胡桂萍 李堯軍 李鑫 成君 楊鈺鳳
[摘 要]在探尋提高高專大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學習方法的過程中,該研究主要以小組討論及匯報的學習模式為主。針對其匯報成績和考查類成績進行探討分析,試尋在該學習過程中哪些主要因素對成績構成影響,同時小組討論學習模式中學生擔任的要素職責是否影響知識點的掌握度。
[關鍵詞]小組匯報;相關因素分析;高職教育
[作者簡介]胡桂萍(1996—),女,四川德陽人,學士,四川天一學院護理系助教,主要從事??平逃芯?。
[中圖分類號] G71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33-0329-02[收稿日期] 2020-01-16
一、引言
以本文為例,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一種“小組討論和匯報的自主學習方法”,針對匯報情況使用過程性考核的方式進行給分,著重分析在此過程中哪些因子影響小組匯報的成績,哪些因子影響學生對知識點的把握度。從另一方面來說,課程成績評定在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它能表現出人才培養(yǎng)的最終結果。目前,大量研究表明,現有大學過程性成績評定普遍存在著更加注重對學習結果的評價,而忽略過程性評價,這樣的形式評定效果比較單一,成績反饋效果也缺乏有效溝通。
二、統(tǒng)計方法
統(tǒng)計軟件:SPSS 22.0;統(tǒng)計方法:方差分析、因子分析。
三、小組匯報模式基本介紹
采用小組匯報自主學習方法的樣本容量有209,采取實驗法的學生學習進度及學習層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進行小組自主學習模式后進行知識點測驗,測驗試題均為該章節(jié)的重點知識點,知識點考查形式主要為選擇題型。
通過上述比較,分析在小組匯報過程中,分為PPT質量、精神儀態(tài)、語言表達、熟練度、內容豐富度、亮點突出、互動氛圍、創(chuàng)新特色等方面(以下按此順序排列),研究匯報過程中的八大主要因子對知識掌握度及匯報成績的權重影響。
四、小組匯報模式實施標準
在實際執(zhí)行本文采取的小組自主學習的匯報模式時,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參數選擇
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匯報的環(huán)節(jié)中,將匯報成績構成的分值按10的權重值標準打分計算,通過調查分析,并將影響匯報成績的因子進行歸納主要分為8類。
(二)規(guī)則講解
與傳統(tǒng)模式課程成績評價系統(tǒng)相比,本文采用的小組自主學習匯報較復雜些,此過程涉及學生在此課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建議在采用此方法時就向學生講解清楚,確定好各權重比和分數的數值分布,并督促學生提前分組,本文采取的為自主組合,每組8—9人,共分為24組。本文采取的小組匯報形式打分標準嚴格按評分細則處理,一名教師及每組推選的組代表進行每組評分,每組有7份評分結果,每組評分成績去掉極值用平均數表示,做到評分的原則:公平、公正、公開,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分析結果及討論
(一)分析擔任不同任務對成績的影響
將小組匯報中擔任不同任務同學的知識點考查成績進行分析,試尋找在小組擔任不同任務是否對知識點的掌握有影響。每組學生歸類擔任三種不同的任務,資料收集者、PPT制作者、匯報者,對三種任務的成績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Duncan法),levee檢驗結果P=0.10,數據方差齊,方差分析結果可信。從數據可以看出資料收集者、PPT制作者和匯報者的考核得分分別為:39.32±1.68、42.26±3.10和48.4±2.57;其中,匯報者的成績顯著高于資料收集者的成績,而PPT制作者的成績趨于兩者之間,與兩者都沒有出現顯著的差異,但是可以看出PPT制作者的成績依然略微高于資料收集者的成績。
上述結果可以看出,三類擔任不同任務的學生中,大多同學認為對知識點掌握最牢靠的是收集資料并進行整理的學生,而進行匯報的同學應是對知識點的掌握度應是最低,因匯報者更加注重匯報過程的表現,而不是知識點的掌握。通過數據顯示分析,匯報者的測試成績最高且顯著高于收集整理資料者。由此可以看出,高職類的學生在學習知識中依然對已經整理后的知識較為敏感,同時,作為匯報者認為自身承擔的任務更加艱巨,在其心理上對榮譽感的追求積極地影響著知識內容掌握的積極性。以此,高職類學生在學習上,更容易接受已經整理完整后的知識,而自學能力相對較弱,但高職學生更容易受到榮譽感的影響。通過因素分析結果,此因素可應用于課堂提升高職類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小組匯報過程性成績各項目因子分析結果
為了尋找高專學生在知識學習中的關注點,將在各小組隨機抽取1名學生代表,對各組匯報分別進行評價給分,打分項共分為8個內容,分別代表不同的關注點,最后將得分經過z-score標準化(zero-mean normalization)處理后進行因子分析,以求找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不同關注點。通過KMO和Bartlett球形檢驗結果,數據可得出KMO值>0.5,P=0.00,此因子分析結果有效;因子分析結果見下表。
表中給出了因子分析中特征值大于1的3個成分,它們的合計占比達到了67.32%。因此,可以選擇因子分析的前三個成分作為公共因子來解釋整體數據。
從表中可以看出,成分1中PPT質量、精神儀態(tài)和語言表達的得分最高,這三個方面體現了高職學生對匯報者的關注度;成分2中內容豐富度和互動的得分最高,這兩個因素影響高職學生對知識點的關注度;成分3中匯報者的熟練度和亮點突出因素的得分最高,這兩個主要因素體現了高職學生對內容傳播過程中質量的關注度較高。
綜上可以得出,高職學生在接受知識的時候,主要關注點是PPT的質量及知識的概括性,當然這對知識的概括和PPT的制作能力及要求較高,在匯報過程中,PPT分數偏低者都存在PPT頁面字數較多,背景單一,不能吸引高專同學的注意力的問題。第二大關注點是匯報者的臨場發(fā)揮能力,精神儀態(tài)和語言表達,通過數據可得知,高職類同學更注重視角的表達方式,以視角的舒適度及美觀度為重點,這樣同學才會被吸引學習知識,而不是以知識的豐富度為重點。這也解釋了很多高職院校課堂沒有互動交流,課堂氛圍不活躍的問題,通過上述,教師可更加注重PPT的整體效果。
六、結果
通過口頭匯報或寫作的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組織表達能力。從學生的感知視角角度分析,相較于其他因素,對規(guī)制教育的重視水平較低,因此,對優(yōu)化課堂環(huán)境的角度而言,除了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外,可以適當地提高對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過程。[1]
參考文獻
[1]朱蓮花,張聰,楊連生.大學生感知的課堂環(huán)境、學習方式對學習成果的影響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 40(05):114-120.
Analysis of Group Report Model f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U Gui-ping1, LI Yao-jun1, LI Xin2, CHENG Jun1, YANG Yu-feng1
(1. Sichuan Tianyi University, Mianzhu, Sichuan 618200, China;
2. School of Nursi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 Chengdu, Sichuan 611137, China)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ing the learn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nthusiasm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study mainly focuses on group discussion and report.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report results and examination results, tries to find out which main factors affect the result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discusses whether the essential responsibilities of students in group learning model affect the mastery of knowledge points.
Key words: group report; analysis of related factor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