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嘉俊
摘 ?要:作為一種心理訓練的方法,表象訓練法在體育運動教學,尤其是跆拳道品勢教學中的有效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受訓者總結(jié)跆拳道運動經(jīng)驗,并提升其運動審美的品位,強化心理素質(zhì)的同時,為優(yōu)化身體組織及競技技能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就表象訓練法在跆拳道品勢教學中的應用進行闡述,主要從表象訓練法的基本內(nèi)容及優(yōu)勢、表象訓練法的實際內(nèi)容、跆拳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表象訓練法在跆拳道品勢教學中的應用4個方面進行,以期為相關(guān)學者帶來一定參考。
關(guān)鍵詞:表象訓練法 ?跆拳道 ?品勢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886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7(b)-0021-03
Abstract: As a method of psychological training,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representational training method in physical education, especially Taekwondo performance teaching, can help trainees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Taekwondo sports to a great extent, and enhance their sports aesthetic taste and strengthen At the same time as psychological quality, it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optimizing body organization and economic skill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presentation training method in Taekwondo performance teaching, mainly from the basic content and advantages of the representation training method, the actual content of the representation training method, the problems in Taekwondo teaching and the representation training method in Taekwondo performance teaching four aspects of the application are carried out, with a view to bringing some reference to relevant scholars.
Key Words: Appearance training method; Taekwondo; Character teaching; Application
跆拳道運動開始于朝鮮半島,然后以其干凈利落的動作結(jié)構(gòu)及瀟灑的運動風格,很快在全世界流行開來。但是看似非常利落干脆的品勢運動,其本身去具有很強的復雜性,要求受訓者要摒棄雜念,集中注意力,否則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實際的跆拳道品勢教學中,可以適當加入一定的表象訓練內(nèi)容,遵從受訓者的內(nèi)心,強化其綜合素質(zhì),繼而為提升訓練效果打下基礎。
1 ?表象訓練法的基本內(nèi)容及優(yōu)勢
表象訓練法,最早起源于美國,是一名心理學家在其著作中提出的,是指利用人們所適應的感覺,以及能夠承受的經(jīng)驗或者是心理情緒等,在其腦海中進行演練,然后經(jīng)過不斷的重讀和演練進行記憶修正和發(fā)展,從而創(chuàng)造出更為完善和有效的經(jīng)驗內(nèi)容。將表象訓練法應用跆拳道教學當中,也就是對運動員進行品位強化及經(jīng)驗加強的環(huán)節(jié),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完善運動員對于跆拳道姿勢的熟練度和靈敏度。同時,運動員通過在想象中模擬實際的切磋場景和戰(zhàn)術(shù)場景,也能將一些看似危險的、不同尋常的動作深化到腦海中強化記憶,保障其能夠在日后的訓練或?qū)崙?zhàn)中有所應用。
2 ?表象訓練法的實際內(nèi)容
2.1 準確度
準確度是跆拳道品勢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動作的基本評價標準。在規(guī)定中要求,受訓者每出現(xiàn)一次失誤,就會被扣除相應的分數(shù),而針對一些細小的失誤,扣的分數(shù)也會相應減少。從數(shù)據(jù)結(jié)果來看,一般學生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品勢的基本動作基本可以完成。也就是說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表象訓練法中有明確的關(guān)于強化訓練者肌肉記憶的作用。而且經(jīng)過長時間的訓練,受訓者的心理穩(wěn)定結(jié)構(gòu)及積極性也會大大增強。
2.2 熟練度
作為跆拳道品勢動作節(jié)奏和穩(wěn)定性的反映,受訓者無論是其動作的細節(jié)變化還是動作的精準化,都是品勢評分的重要指標。主要的評判標準包括訓練者的重心移動是否有節(jié)奏、進攻或防守的方式是否有失誤、每一個招式的動作和幅度之間是否存在連續(xù)性,以及視線和動作的方向是否一致等。根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受訓者能夠很好地平衡招式中動作和幅度之間的關(guān)系,而且動作和眼神方向也相對一致。但是在進攻或防守方式的判定中卻存在一定的問題,節(jié)奏差異較為明顯[1]。
3 ?跆拳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的跆拳道教學中往往會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會影響運動員的情緒,甚至會決定比賽的輸贏,主要表現(xiàn)在4個方面:第一,運動員情緒不穩(wěn)定;第二,教學模式相對死板;第三,教練員和跆拳道運動員之間的溝通相對較少;第四,理論和實踐的割裂,詳情如下。
首先,運動員情緒不穩(wěn)定,在比賽當中運動員的情緒對于比賽的結(jié)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但是由于我國跆拳道發(fā)展起步較晚,再加上缺乏專業(yè)化的訓練,導致部分運動員在實際比賽的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緊張焦慮的心理,這樣在對決的情況下就很容易出現(xiàn)問題,進而輸?shù)舯荣怺2]。
其次,教學模式相對死板。在跆拳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大多對單一的運動技巧和姿勢進行講解,而缺乏對學生心理素質(zhì)、專業(yè)能力、基礎技巧及比賽規(guī)則等全方位的講解和論述,這種相對單一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所獲得的知識系統(tǒng)不夠完善,進而影響到最終的教學效果。
再次,教練員和跆拳道運動員之間的溝通相對較少,在日常的訓練中教練員的身份較為崇高,因此在實踐的訓練過程中大多以發(fā)出指令為主[3],運動員普遍被動地接受教育,不僅無法做到有針對性的練習或?qū)嵺`,而且還會導致彼此之間存在信息孤島的情況,嚴重影響了教練員和運動員之間的溝通效率,難以實現(xiàn)預期的訓練效果。
最后,理論和實踐的割裂。跆拳道的教學是一項理論與實踐結(jié)合度相對較高的綜合性教學體系,在實踐中要求教練員有效并能夠針對運動員的個性身體素質(zhì)等基礎要求,有針對性地設計訓練方法和訓練體系[4]。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理論和實踐的結(jié)合度不高,運動員難以獲得更高效的訓練任務,影響最終的教學結(jié)果。
4 ?表象訓練法在跆拳道品勢教學中的應用
4.1 強化運動員的技術(shù)標準和熟練度
隨著我國經(jīng)濟體育地位的逐漸升級,及時處于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依然能夠占據(jù)較大優(yōu)勢。究其原因就是無論大小比賽,我國教練員對于運動員都是嚴加訓練,無論是技術(shù)標準還是動作要求都要到位[5]。因此,在跆拳道品勢教學中,采取表象訓練的方法,對運動員動作強度、身體的柔韌性及體態(tài)的連貫度進行有效的訓練,能夠有效地改良傳統(tǒng)跆拳道教學中模式單一及刻板僵化的局面。教練通過有效的心理示范和保準的動作引導,運動員能夠在腦海中形成較為連貫的跆拳道動作系統(tǒng),對于鞏固和溫習來講具有重要的價值。
例如,在跆拳道品勢“太極”的講解和訓練中,為了能夠讓學生對弓步連續(xù)沖拳動作有一個深刻的了解,可以在做完熱身運動的基礎上,先組織運動員觀看正確操作的視頻,使其能夠?qū)Ω黜梽幼饕I(lǐng)做到心中有數(shù)。在反復觀察之后再進行動作的分解,然后由教練員進行親自示范。隨后,運動員在進行實際演練操作的過程中,教練需要就其不連貫的動作進行分解和引導,讓運動員對于一些細節(jié)進行把握和解讀,使其腦海中能夠呈現(xiàn)出連貫的圖像,繼而強化訓練效果。
4.2 緩解運動員的焦慮,提升學習興趣
無論是其他賽事的運動員,還是跆拳道運動員,在賽前都或多或少地會存在焦躁的情緒。為了能夠緩解這種緊張的情緒,教練可以在賽前適當?shù)貫檫\動員緩解緊張的情緒,利用表象訓練法,幫助運動員喚醒肌肉的記憶,使其心理活動能夠產(chǎn)生一定的規(guī)律性,從而克服在賽場上的緊張情緒。而隨著運動員對于動作的逐漸熟練,再加上在賽場上的優(yōu)越表現(xiàn),其對于跆拳道學習的興趣也會逐漸增強,對于提升教學效果、培養(yǎng)運動員體育精神來講都具有重要的影響。
5 ?結(jié)語
表象訓練法在跆拳道品勢教學中的有效應用,能夠有效地鍛煉運動員的身體和心理素質(zhì),為其在日后的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奠定基礎。因此,在實際的應用訓練中,教練應該切實根據(jù)運動員的身心素質(zhì),設計有針對性的表象訓練法,強化運動員的技術(shù)標準和熟練度、提升運動員的心理素質(zhì)和控場能力、緩解運動員的焦慮,提升學習興趣,強化表象訓練法在跆拳道品勢教學中的應用效率,繼而為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跆拳道運動員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廣靜.表象訓練法在跆拳道品勢教學中的實證探究[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2(28):178-179.
[2] 趙強.表象訓練法在跆拳道品勢教學中的實證研究[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7,37(6):80-83.
[3] 曲淑群.跆拳道品勢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探討[C].2018年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專題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1647-1648.
[4] 陸森召,李龍.體育教育專業(yè)體育技術(shù)教學改革新思路[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59-65.
[5] 杜慧敏.跆拳道技術(shù)教學微課程手段與效果的實證研究%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Micro Course in Taekwondo Technical Teaching[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8(5):96-99,126.
[6] 游攏.表象訓練法在跆拳道品勢教學中的相關(guān)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9,9(30):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