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自平
很多人都喜歡吃雞蛋,特別是青少年,幾乎每天1個,因為雞蛋被稱為“全營養(yǎng)食品”,富含蛋白質(zhì)、維生素以及人體所需的礦物質(zhì),蛋黃中還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固醇類、蛋黃素以及鈣磷、維生素A、維生素D及B族維生素,有助于增進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功能。然而,這種做法簡單且營養(yǎng)價值高的食物,一旦用錯誤的方法吃,就會變成一個“定時炸彈”,隨時危害人體健康。
1.生吃。有些人喜歡雞蛋生吃的口感,殊不知,生吃雞蛋很可能會把雞蛋中含有的細(xì)菌,如過量的大腸桿菌等吃進肚子,造成腸胃不適,甚至引起腹瀉。而且生雞蛋的蛋白含有對人體有害的堿性蛋白質(zhì)——抗生物素蛋白,需要高溫加熱進行破壞,否則過量食用將導(dǎo)致身體出現(xiàn)渾身無力、肌肉疼痛、眉毛脫落等癥狀。
2.隔夜食用。很多人都喜歡吃半生不熟的溏心蛋,一下吃不完就會放進冰箱里,留到第二天吃。然而,雞蛋如果沒有完全熟透,在保存不當(dāng)?shù)那樾蜗氯菀鬃躺?xì)菌,造成腸胃不適、脹氣等癥狀。
3.空腹吃雞蛋。大部分人都喜歡在早餐時吃上1只雞蛋,以補充一天所需的能量,但不宜空腹進食。因為空腹過量進食豆?jié){、雞蛋、肉類等蛋白質(zhì)含量高的食品,蛋白質(zhì)會“被迫”轉(zhuǎn)化為熱能被消耗掉,起不到營養(yǎng)滋補作用。
4.食用過量。雞蛋的蛋白含量非常高,一旦過量食用,可導(dǎo)致代謝產(chǎn)物增多,增加腎臟的負(fù)擔(dān),從而損害腎臟的機能。所以,普通人一般一天吃1個雞蛋就足夠了,孕婦、產(chǎn)婦、乳母、身體虛弱者以及進行大手術(shù)后恢復(fù)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優(yōu)良蛋白質(zhì),每天可以吃3~4個雞蛋,但不宜再多。
5.煎炸雞蛋。很多人都喜歡吃香氣四溢的煎雞蛋,特別是邊緣煎得金黃的那種。可實際上,被烤焦的雞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質(zhì)會變成低分子氨基酸,其營養(yǎng)成分已經(jīng)被破壞,甚至?xí):θ梭w健康。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關(guān)于烹煮雞蛋的做法,掌握這些小知識,雞蛋會更好吃!
1.拒絕沸水煮蛋。盡量不要將雞蛋放入沸水中煮,否則不但造成蛋殼破裂,蛋液流出,而且易燙傷手指。正確做法是,雞蛋冷水下鍋,慢火升溫,沸騰后微火煮3分鐘,停火后再浸泡5分鐘。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清嫩,蛋黃凝固又不老。
2.煎蛋餅前不可使勁攪蛋液。使勁攪蛋液煎出的蛋餅口感偏硬。攪蛋液不需要用太大力氣,如果攪時加點水或奶油,煎出的蛋餅不容易糊鍋,還松軟可口。
3.煮荷包蛋時適當(dāng)加醋。煮荷包蛋時,只需在熱水中加少許醋(而非食鹽)。煮3~4分鐘后,即可將雞蛋撈出,這樣的荷包蛋口感更嫩。
編輯 陸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