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在幼兒語言教學中使用游戲不僅可以激發(fā)幼兒的熱情,還可以使幼兒更快地掌握語言知識。因此,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認知能力,使用教科書中的游戲元素,靈活運用游戲策略,激發(fā)幼兒對語言學習的興趣,幫助幼兒快速掌握語言知識。目前,游戲活動已廣泛用于幼兒的語言教學中,這就要求教師更新教學理念,設計語言游戲活動,并根據(jù)幼兒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條件調(diào)整教學計劃,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教學;游戲活動;融合
幼兒語言形成的關鍵時期是三歲至六歲之間,幼兒語言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在幼兒教學中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學齡之前是重要的時期,也是“游戲期”,在游戲的作用下能夠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同時游戲教學也是尊重兒童的一種教學理念。此外,游戲教學對幼兒語言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筆者重點闡述幼兒語言教學與游戲活動的融合策略。
一、營造輕松的游戲氛圍
為了在語言教學中營造一種輕松的游戲氛圍,教師需要對幼兒的狀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在游戲過程中,教師通過與幼兒進行交流,密切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系。此外,通過游戲交流,教師可以清楚幼兒更容易接受哪一種教學方式。教師通過游戲營造輕松歡快的氛圍,更容易讓幼兒投入其中,在游戲中掌握對語言的了解,并可以引導幼兒規(guī)范自己的語言表達。
二、積極開發(fā)有益語言游戲
在幼兒園將語言教學和游戲活動相融合的重要前提是選擇具有文化意義和教育功能的游戲活動。這類活動可以從別的幼兒園游戲中吸收借鑒,也可以從網(wǎng)絡上查找抽取,或是由具有游戲活動經(jīng)驗的幼師自行創(chuàng)造。而能夠結(jié)合本園幼兒的成長特點和素質(zhì)基礎,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游戲的編排與開發(fā),則最有利于本園幫助幼兒接受和吸收游戲中蘊含的語言文化知識。如在繪畫和游戲中做必要的書寫準備,通過把虛線畫出的圖形輪廓連成實線等游戲,促進手眼協(xié)調(diào),同時幫助幼兒學習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運筆技能,讓幼兒成功地找到“學”與“玩”之間奇妙有趣的鏈接。
三、合理引導游戲活動開展
教師有必要對游戲教學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要將游戲和游戲教學區(qū)分開來,明確游戲教學的目標。此外,幼兒園還應開展相關的教學培訓和會議交流,使幼兒園教師能夠相互溝通和學習,從而更好地將游戲活動融入語言教學中,合理引導幼兒參與語言游戲活動。教師在進行游戲語言教學活動時,應遵循以下指導原則:第一,主體性原則。幼兒是語言游戲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引導作用,所以幼兒可以通過教師的引導來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第二,開放性原則。游戲教育的意義在于讓幼兒可以輕松快樂地學習,而不是被游戲規(guī)則束縛。教師應該為幼兒留出玩耍的空間和時間。由于語言類游戲教學既好玩又具有一定的指導性,這就要求教師在干預游戲的同時,又要有適度的放寬,以確保幼兒在語言游戲中的主體性和開放性。
四、合理指導語言游戲活動
積極地開發(fā)語言類游戲是促進中班幼兒語言學習的重要活動前提,而如果教師不能在幼兒進行游戲活動的過程中給予及時準確的指導,那么即便將語言教學和游戲活動相融合,也不能使得幼兒的語言水平獲得顯著提高。因此,教師在幼兒的游戲活動中需要積極發(fā)揮游戲規(guī)則介紹者、游戲活動組織者和游戲結(jié)果裁判的多重身份作用,在游戲開始前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幼兒們介紹具體的游戲規(guī)則,在游戲過程中清晰表達游戲指令,在游戲結(jié)束后做出客觀公正的裁斷。值得注意的是,在游戲過程中,一旦發(fā)生幼兒因不愿參加游戲而哭鬧的現(xiàn)象,教師要及時將哭鬧的幼兒帶離游戲現(xiàn)場,做好安撫工作,切不可為了照顧其他幼兒的游戲情緒而對哭鬧幼兒置之不理。
五、整合語言教學方式
與其他教學活動相比,語言教學具有較強的滲透性和實用性。語言不僅是幼兒學習的對象,還是幼兒學習的工具。因此,教師在語言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提高幼兒的語言教學效率。隨著幼兒詞匯的積累,他們會越來越喜歡游戲這種學習方式,并且可以更加積極地參與其中。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玩“捉蜻蜓”的游戲,這是一個聽說游戲,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讓幼兒可以正確發(fā)出“天、靈、捉、蜻蜒”等音。教師讓一個幼兒將手掌張開扮演“網(wǎng)”,其他的幼兒扮演“蜻蜒”,并用手指去碰“網(wǎng)”。教師在旁邊邊唱兒歌一邊指導游戲的進行,當兒歌停止后,扮演“網(wǎng)”的幼兒要快速把手握緊。扮演“蜻蜓”的幼兒也要快速把手指抽回來,被抓住的幼兒就要扮演下一張“網(wǎng)”。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準確地糾正幼兒念準兒歌中的字音。由此可見,教師應該不斷改變教學方法,通過新穎的語言游戲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每一個幼兒都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游戲?qū)W習當中。
六、積極評價幼兒語言游戲效果
游戲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語言教學活動,但對幼兒的語言教學不應完全依賴游戲,更不能為了游戲而游戲。游戲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采取簡單的口頭提問等形式檢測幼兒對語言的學習效果,或是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游戲后開展復習回顧的課程環(huán)節(jié),考察幼兒對之前進行的語言學習的記憶程度。通過此類方式,教師可以準確了解到語言游戲的開展效果,對于開展效果不佳的游戲,教師應該仔細分析游戲本身或游戲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游戲或具體實施環(huán)節(jié)加以改進。
總之,為了提升教學效果,通過游戲的形式進行語言教學活動能夠幫助幼兒很好的接受,教師應引導幼兒主動的學習語言,在幼兒語言教學中多給予鼓勵和表揚,給幼兒更多表現(xiàn)機會,發(fā)現(xiàn)幼兒的閃光點,使幼兒變得自信,更喜歡說話,從而讓兒童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提升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