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小晶
【摘 要】《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中對健康生活作了明確闡述,包括珍愛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本地體育健康的獨特文化資源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增強健康意識,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構建健康衛(wèi)生生活方式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地方文化資源;健康生活;小學英語
地方文化資源具有一地的地域特色,包括自然景觀、民俗風情、名人軼事、語言文化等。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體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追求健康生活也成為當?shù)刂匾奈幕Y源?!吨袊鴮W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中對健康生活作了明確闡述,包括珍愛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點。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將教學內容和地方文化資源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生活意識,成為備受小學英語教師關注的課題。筆者在此基礎上結合教學實踐作如下幾方面探究。
一、結合英語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生動趣味情境
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出現(xiàn)了個人情況、家庭人員、日常生活、學校生活、節(jié)假日活動、體育和文娛等20多個話題以及問候、介紹、告別、感謝、道歉、打電話、就餐、就醫(yī)、購物和問路等約40個語言功能項目?;谶@些內容,小學英語課堂應該是豐富多彩、充滿樂趣的。對于剛剛開始學習英語的小學生來說,良好的教學氛圍是學好英語的必要條件。充滿趣味的、活潑的課堂氛圍,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的引領下,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給學生滲透一些健康生活常識的教育。例如,在教學“3A 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時,教師可以在最后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情景:你去參加朋友的聚會,你們一起分享美食,然后有個朋友吃了太多的“pie”,你勸告朋友“Eating too much is not healthy.”……同學們在表演的過程中提升了健康飲食的意識。再如,在教學“4B Unit 3 My day”時,教師組織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聊天的情境,在這個練習過程中學生運用了剛學到的知識,交流了各自時間的安排,增強了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的意識。
二、傳播積極健康理念,構建英語文化課堂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健康意識比較淡薄。作為小學英語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健康生活,還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意義。例如,疫情假期過后,開學的第一堂課,教師可以以“健康理念”為主題與學生一起交流。教師可以先通過英語的問答的形式,了解學生在疫情假期中的作息、飲食、感受等。再結合疫情中的事例,給學生講一講“健康第一”的理念:第一,每個人都要重視健身,學會一項體育運動,使之陪伴我們一生,良好的體魄才有抗體,這次新冠肺炎的多個病例再次證明了這一點。身體素質好的人對疾病的抵抗力強,就不易被感染;第二,要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吃野生動物;第三,要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習慣。對于這些內容,我們的英語教材中幾乎都已經涉及到了,如“A healthy diet”“Good habits”“Protect the Earth”等。我們只有擁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保證學習效率和生活質量。通過這樣的開學第一堂課的講解,學生對健身理念進一步增強了。
三、啟發(fā)引導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健康生活品質
在平時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將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結合起來,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明白,健康是一切的基礎。想要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有用之才,必須加強體育鍛煉,具有健康生活意識、運動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成長經歷、家庭背景、健康狀況等存在較多差異,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不同情況開展教學,無論在課堂教學中,還是在課余時間,教師都不能把學習和健康教育兩者分開。小學生求新、求變的心理很強烈,教師可以結合這一特點,在英語教學中融入體育鍛煉的內容,例如,創(chuàng)設一個?? “趣味英語”隊列訓練的教學活動,以“Turn left”“Turn right”“Stand at ease”“Number off”等口令即興練習。讓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中,培養(yǎng)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再如教師為了鍛煉學生蛙跳的動作要領,提升學生大腿和小腿的力量,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的教學情境:出示一張青蛙圖片,提問學生,這是什么?學生回答出是青蛙后,教師再提問學生,青蛙用英語怎么說?青蛙怎么跳呢?誰來學一學?……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教師善導啟智,激趣促學,使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增強對體育鍛煉的興趣,激發(fā)對健康生活品質的追求
四、利用英語交際活動,培養(yǎng)健康生活方式
校園內“Everyone is responsible for health”“Environmental health,from me.”之類的標語很多。但是,對于正處在良好習慣培養(yǎng)時期的小學生來說,對于如何形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和健康的衛(wèi)生方式,還有些茫然。這就需要教師的用心引導。例如,在教學“6B Unit 2 Good habits”時,教師利用課件給學生播放了視頻資料,讓學生來討論什么是好習慣,什么是壞習慣,視頻資料中,主要介紹的好習慣有:早起洗臉刷牙、跑步鍛煉、飯前洗手、早餐吃的營養(yǎng)豐富、勤換洗衣服,不熬夜,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不隨手亂丟垃圾等,然后組織學生圍繞“Good habits”展開交流,使學生逐步認識到養(yǎng)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意義。
五、結語
梁啟超先生說:“少年強則國強”。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祖國建設的主力軍,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生活品質必須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本地體育健康的獨特文化資源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增強健康意識,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構建健康衛(wèi)生生活方式的重要意義,從而有效推動了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生活品質教育目標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