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軍霞
在保健食品行業(yè),包裝存在重量差異或者是裝量差異是十分普遍的現象,通常是由于比較基準的不同而產生差異,一般基準包括重量、體積等。
一、重(裝)量差異和凈含量與負偏差指標的制訂目的
隨著近些年來國家對保健食品的監(jiān)管力度不斷加大,出現了保健食品的重量或裝量差異這一設定指標,按照《中國藥典》的規(guī)定,將質量控制和有效成分的凈含量與負偏差指標區(qū)分開來。凈含量與負偏差一般情況下是用作監(jiān)控質量,防止出現“缺斤少兩”,設置了用量的最低限度,對最高限度沒有明確要求,主要是因為在對保健食品進行管控時,要求不能夠出現急性、慢性等危害人體健康的現象。
二、商品凈含量檢測存在的問題
1.生產企業(yè)計量法律意識淡薄。大多數生產企業(yè)對定量包裝的計量缺乏法律知識,如定量包裝允許偏差、凈重標記方法等。大部分從事生產的單位由于平均凈工資概念不明而不透明,從而使包裝在貨物凈工資控制方面的負擔加倍減輕,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2.忽視包裝的特殊性和包裝容器的影響。由于制造和包裝過程中一些定量包裝的特殊特點,往往會影響最終產品的凈值。例如,在方便的情況下,配料、叉子等不算為凈數量;包裝中可能包含多個商品代碼,需要為不同商品代碼指定凈工資;容器對液體的影響通常導致凈體積不符合要求,例如飲料瓶、油桶,由于形狀或壓力要求的液體量不符合體積,導致液體溫度影響下貨物凈含量出現變化。
三、提升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工作水平的相關建議
1.合理劃定檢驗批次。檢驗批次在貨物流動后,分為生產地點的檢驗批次以及倉庫和銷售地點的檢驗批次。對于生產抽樣批次,必須從生產線或產品包中抽樣,將生產線上的工序視為定量工序,然后檢查產品凈數量,并集成整個生產線的生產速度和產量,以便進行全面分析和備份。對于來自庫存和商品銷售地點的抽樣批次,必須選擇商品作為檢驗訂單,并排除已發(fā)運的貨物,盡可能確保數量和重量控制在10000以下,以確保測量數據的準確性。
2.加強對商品凈含量標注的檢驗。檢驗人員要對產品的說明書進行檢查,還要檢查保健食品中每類成分的含量是否都被標注出來,標注是否清晰明顯,包括位置是否合理、字體大小是否合規(guī)等。
3.明確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的計量要求。首先要確定定量包裝突出位置處計量包裝凈重的要求,選擇法定單位和最小凈重,字符高度符合檢查規(guī)則的要求。其次要對包裝金額凈額進行定量記錄,例如,單個項目的凈數量與零部件包裝的凈數量完全匹配,并且凈值與實際值之間的差額不得超過允許凈值。在計算瓶頸時,尺寸的凈數量將乘以100%;如果存在十進制數,則將十進制數舍入為整數;如果數字大于百分之一,則假定條目數不是十進制數字,而只是一個整數。串聯(lián)貨物的平均實際值必須大于或等于其尺寸的凈值,同時考慮到修正因子的影響,小于或等于兩倍允許瓶頸的零件數以及大于兩倍允許瓶頸的零件數,也必須滿足檢驗規(guī)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