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梅
【摘? 要】建構(gòu)并完善融合教育支持體系,讓融合教育步入高質(zhì)量發(fā)展軌道,是目前以及今后的重要任務。融合教育支持體系中,家庭是至為關鍵的一個組成部分。給予特殊兒童家長在知識、技術(shù)、心理層面上以支持和幫助,可以更好地幫助特殊兒童進行教育和康復訓練。
【關鍵詞】特殊兒童;融合教育;支持體系;建構(gòu);家庭
當前,不管是國際還是國內(nèi),融合教育已蓬勃發(fā)展起來,隨著融合教育的不斷深入推進,如何使融合教育步入高質(zhì)量發(fā)展軌道是目前以及今后相當一段時間的重要任務。筆者認為,建構(gòu)并完善融合教育支持體系是其中的一個勢在必行的基本任務。
融合教育支持系統(tǒng)包括法律政策的宏觀部分、學校的黨建行政管理、資源中心(教室)和群團組織等構(gòu)建中觀部分,以及以學生為中心的融合教育個別化支持方案的微觀部分。而微觀部分則是由學生、家長、教師、相關服務人員和行政管理干部等相關人員組成的融合教育支持團隊,這個團隊為融合教育的實施提供了充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其中,家長是這個團隊中至為關鍵的一個組成部分。
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中指出:家庭與學校需密切配合,共同承擔教育的重任,在教育活動中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并聯(lián)動發(fā)展,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使學生在接受學校教育的同時也能從父母那里得到正確的支持與引導。
特殊兒童由于其獨特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大部分特殊兒童大量的時間都是待在家里與父母共同度過的。家長是特殊兒童社會化的主要推動者,也是特殊兒童文化價值觀、信念和傳統(tǒng)的主要傳達者;家長比教師或醫(yī)生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此是不可替代的寶貴信息資源;家庭成員能幫助特殊兒童將學習從學校延續(xù)到家庭和鄰里;成人的期望能保持連續(xù)性,這將在特殊兒童在長期的康復訓練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家長是很多令人愉快的物品和必需品的來源,因此對特殊兒童來說,取悅家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長掌握了家庭教學,特殊兒童將能更好地康復和學習。父母對其實施的補救措施和教育直接關系到兒童未來的康復情況及后續(xù)發(fā)展,特殊兒童家庭教育質(zhì)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相關家庭的和諧,影響特殊兒童的健康發(fā)展,所以特殊兒童的成長離不開家庭,離不開家庭教育。特殊兒童融合教育支持體系中,家庭教育的支持尤為重要。
一、現(xiàn)狀分析
筆者在擔任巡回指導教師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特殊兒童的家庭普遍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家長的教育理念與社會不斷發(fā)展的特殊教育理念不匹配。一部分家長不能正視孩子的身心障礙,不配合老師的康復訓練,認為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文化知識,其他的不予理會;另一部分家長對于特殊兒童的教育價值存在不正確認識,認為這些兒童將來不會有多大的出息,再多的教育與康復訓練也毫無意義,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配合學校和老師的教育計劃;還有一部分家長對學校的期望值過高,認為老師是專家,孩子交給學校一定會變得更好,將孩子的教學和康復訓練完全托付給老師,而自己缺乏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沒能力參與學生的教育,只負責孩子的生活,不關心學校的各項活動。
2.家庭重心偏離特殊兒童。有的家庭既有普通孩子,又有特殊孩子,于是家長會把主要精力放在普通孩子身上,對特殊孩子的教育問題不做過多關注與要求。有的父母甚至把特殊孩子扔給爺爺奶奶,不聞不問。
3.家庭結(jié)構(gòu)導致家長無暇顧及特殊兒童。單親家庭、離異家庭或外出務工家庭中的孩子常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顧,老人家由于年齡的原因,精力有限,不能配合學校對孩子進行康復訓練和教育。
二、構(gòu)建家庭支持
融合教育的本質(zhì)在于對人類多元化的認可和尊重,融合不僅是指接納所有的兒童,也包括接納他們的家庭,并為他們參與課程學習與康復訓練提供支持,使每一個兒童和兒童的家庭都能在他們選擇的項目中得到實踐的機會。因此,筆者認為:家長也需要學習,要讓他們了解特殊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學會如何幫助特殊兒童進行長期、有效的康復訓練,要讓他們在指導中心老師的幫助下提升教養(yǎng)孩子的能力。
針對以上現(xiàn)狀,筆者在工作實踐中進行了以下嘗試:
1.設立家長資源中心,為特殊兒童家長提供知識、技術(shù)和心理疏導等支持與服務。聯(lián)合特殊教育教師、心理輔導老師、康復訓練老師等相關人員,定期舉辦家長培訓班,為家長們傳授特殊兒童生理特點、家庭教育理論、特殊兒童康復訓練技能、問題行為矯正、不良心理疏導等方面的知識,幫助家長直面特殊兒童存在的障礙和特殊性,合理看待兒童的教育、康復和以后的發(fā)展;以兒童的整合型發(fā)展為出發(fā)點,樹立正確的特殊教育觀念;以兒童的教育和康復為己任,積極了解學校的教學計劃和培養(yǎng)目標、干預方法;結(jié)合對特殊兒童的了解與希望,向?qū)W校提出有助于兒童發(fā)展的可操作性建議;并配合老師的教育和康復計劃,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
2.成立家長支持團體,給家長們提供彼此討論和相互學習的機會。相似的育兒經(jīng)歷,讓家長們有共同語言。他們可以互相分享喜悅、傾訴煩惱,借鑒別人的成功經(jīng)驗、分析彼此遇到的困難并嘗試提出解決方案,在長期的康復訓練過程中互相鼓勵,攜手前行。
3.定期開放課堂,鼓勵陪讀家長進課堂觀摩,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康復和學習進程,及時學習新的康復訓練方法,以便在家進行同步康復訓練。
4.定期召開家長會,播放兒童教室活動的錄像,展示兒童提高或掌握特定發(fā)展技能的大量實例,向家長匯報兒童近期的康復、學習情況,讓家長有機會適時地對此進行評論、提問并表達他們的想法,重申兒童長期和短期的學習目標,闡述兒童獨特和寶貴的品質(zhì)。
5.不定期家訪,家訪是以家長為核心的融合教育的一種重要策略的反映。如果家中照顧兒童的家長不止一位,盡量安排他們每個人都定期會面。家訪中,指導老師可以了解兒童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進行活動的能力及功能性技能的水平,并且及時對家長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以便幫助家長為兒童營造出豐富和安全的家庭學習環(huán)境,反復練習所有的發(fā)展技能。
6.與家長長期保持聯(lián)系,頻繁交流。對特殊兒童家庭來說,康教之路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沖刺。指導中心老師給予特殊兒童家庭的支持關鍵是幫助他們采取應對策略以度過撫養(yǎng)子女的整個過程,因此需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如:接送孩子時短暫的接觸、或以電話、微信、留言條等方式,交流孩子臨時發(fā)生的事情或取得的小小進步、對某個教育項目需要進行的一些改動,方便家長掌握兒童的動態(tài),以便更好地進行家庭教育。
有了家庭的支持,融合教育才能夠真正實施到位,才能夠就特殊兒童的教育和康復訓練和內(nèi)容等方面實現(xiàn)無縫對接,才能夠更好地幫助特殊兒童實現(xiàn)潛能開發(fā)和功能改善。
【參考文獻】
[1]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2019-05-01
[2]許家成.權(quán)利、融合和支持:我國融合教育推進的基本架構(gòu)[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9(7):1
[3]馮秋燕.我國特殊教育家校合作中的問題及提升路徑探析[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9(7):9-13
[4]王童心.特殊教育學校家校合作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9(7):68-79
[5]艾倫,施瓦茲.特殊兒童的早期融合教育[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海安市特殊教育學校,江蘇 南通 22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