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美琴
摘 要:學生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主要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而寫作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點,更是難點。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立足教材,讓學生寫經典故事、寫日常生活、寫風土人情、寫夢想職業(yè),用語言表達中外文化,用語言體現真、善、美,用語言進行文化交流,用語言暢想美好未來。
關鍵詞:英語教學;寫作教學;能力培養(yǎng);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24-0085-02
寫作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而且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是一個漫長且艱辛的過程,需要教師加強指導。在學生還不具備一定詞匯量的階段,教師可以設計多種形式的寫作訓練,如改編英語歌曲、補白英語歌謠、仿寫小短文、看圖寫話等,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到了高年級,基本上每個單元就有一個話題,涉及朋友、學校、日常生活、動物、愛好、職業(yè)、童話故事、環(huán)境保護、疾病、健康飲食、度假、交通規(guī)則、理想等,每個話題都貼近學生生活,教師應指導學生參考課文結構,寫自己的生活,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本文立足教材,對基于能力培養(yǎng)的英語寫作教學進行探討。
一、寫經典故事,用語言表達中外傳統(tǒng)文化
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學習語言時,其深厚的文化內涵能使語言更富有魅力。也往往是因為某一門語言具有豐富、令人心動且為之陶醉的文化內涵,才更能激發(fā)學習者的積極性。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生對中外文化的接觸和了解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與熱愛,有益于接受全人類先進文化的熏陶。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六下第一單元是一個經典故事,改編自著名的寓言故事《獅子和老鼠》。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較為獨立的思考和判斷能力,通過自學以及教師的引導,能意識到故事所表達的兩個寓意:一是小人物也可以發(fā)揮大作用,二是人人都需要朋友,即便他很強大。在本單元的寫作指導中,教師除了可以讓學生寫寫自己的朋友,感受朋友間相互幫助的珍貴、真誠而美好的情感外,還可以引導學生試寫經典故事,如伊索寓言故事《農夫與蛇》《狐貍與葡萄》《狼與小羊》《龜兔賽跑》《烏鴉喝水》和中國故事《猴子撈月》。用英語來寫中外經典故事,將文化知識與英語寫作有效整合,使得寫的內容更豐富多樣,也使得寫作更具有挑戰(zhàn)性和趣味性。這些經典故事,寓意深刻又易于理解,能保持學生對中外文化和英語學習的持續(xù)興趣,使學生在提升語言能力的同時積累文化知識。教師應通過寫故事、讀故事、交流故事內容,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與語言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學生對中外文化的認識和熱愛。
二、寫日常生活,用語言體現真、善、美
一個人可以沒有知識,但不能沒有道德,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人有道德。一切有道德的定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學生處在性格塑造期,教師應該盡可能給學生展示真、善、美,傳達正能量,塑造有健康、活潑、向上的個性特點的學生。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六下第二單元的主題是對好壞習慣進行分析和判斷,幫助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摒棄壞習慣,形成好習慣,更有效地學習,更健康地生活。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六下第三單元的主題和學生的生活、健康密切相關,教師應通過對照健康飲食金字塔,引導學生樹立合理飲食、健康生活的觀念。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六下第四單元主要圍繞“行路安全”這一話題,幫助學生掌握安全知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過馬路的安全意識,做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社會公民。在這三個單元的寫作指導中,教師可指導學生書寫生活習慣、學習習慣、飲食習慣以及安全行路,通過寫作反思自我,爭取超越自我,成就自我,從而追求至真、至善、至美,在內心播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逐漸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寫風土人情,用語言進行文化交流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優(yōu)秀的文化需要傳播,通過傳播促進交流。在英語教學中,以語言為載體,通過對話、閱讀、寫作等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積累深厚的文化底蘊,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促進文化的交流傳播。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六下第六單元的話題是關于一個位于南半球的主要英語國家——澳大利亞。文章介紹了一些關于澳大利亞的風土人情:特有的動物、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熱情的澳大利亞人。在本單元的寫作指導中,教師可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寫一寫他們熟悉國家的風土人情,如英國、美國和中國。介紹英國時,可以寫英國的氣候、著名的景點,也可以寫中英兩國交通的不同之處。介紹美國時,可以寫景、寫體育運動以及主要城市。介紹中國時,可以寫國寶大熊貓、全民參與的體育運動乒乓球、中國飲食文化、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國主要城市以及勤勞善良的中國人民。教師還可以布置學生寫俄羅斯、意大利、新加坡等國家,寫作結構可以參考關于澳大利亞的介紹。寫各國風土人情,用語言進行文化交流,可以幫助學生拓展視野,了解中外文化異同,培養(yǎng)學生的鑒別和鑒賞能力。學生在文化交流中,也能更好地提升語言能力和寫作能力,并激發(fā)學習英語的興趣。
四、寫夢想職業(yè),用語言暢想美好未來
因為夢想,小溪匯成了大海;因為夢想,期盼到春的綠葉;因為夢想,人類助長了山峰的高度。學生思想逐漸成熟,他們有主見、有期待、有夢想。英語教師作為學生英語寫作路上的啟蒙人,承擔著重要的使命,應通過讓學生寫夢想職業(yè),使學生用語言暢想美好未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六下第八單元的話題是“我的夢想”,教師應通過此話題的討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心懷夢想并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斗。在本單元的寫作指導中,教師可讓學生暢談各自的夢想,并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努力奮斗,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教師要讓學生通過寫作明白:美好的未來必須靠拼搏奮斗去爭取。
綜上所述,學生應通過英語寫作,提高語言能力,培養(yǎng)思維能力,通過了解中外文化和習俗開闊視野,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因此,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立足教材話題,思考并選取適合學生的寫作內容,讓學生寫經典故事、寫日常生活、寫風土人情、寫夢想職業(yè),用語言表達中外文化,用語言體現真、善、美,用語言進行文化交流,用語言暢想美好未來。
參考文獻:
[1]季興東.讓英語課堂因寫作而精彩——淺談英語寫作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9(21).
[2]符建紅.扎實推進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教學[J].江西教育,2019(09).
[3]彭冬妮.淺談小學英語寫作教學策略[J].英語廣場,2019(01).
[4]黃小燕.小學英語寫作能力指標體系與培養(yǎng)策略[J].江蘇教育,201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