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愛陽
摘 要:啦啦操是體育運動中一個新興項目,其動作豐富,類型多樣,具有很強的健身性、團隊性。文章通過在學校試點實施“啦啦操大課間”的活動模式,來檢驗和證明在小學開展啦啦操大課間活動,既能豐富學校的課程內容,又能激發(fā)學生大課間活動興趣,達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增強體質的目的。
關鍵詞:啦啦操;大課間活動;教學策略;教學實踐;體育素養(yǎng)
一、 啦啦操大課間活動的實施意義
2001年國家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和《體育課程標準》的特點之一,是加大了教學內容的彈性和選擇性,從選修教材的內容看為了適應學生的身心特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根據本地區(qū)實際情況增選或置換體育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一些學生喜愛的新興運動項目。
啦啦操是體育運動中的一個新興項目,雖然開展的時間不長,但發(fā)展速度較快,如今已發(fā)展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競技賽事,隨著體育教學的不斷改革和發(fā)展,啦啦操運動正以全新的面孔走進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獨具魅力的啦啦操在張揚個性的同時更加注重團隊間的默契配合和協(xié)作能力,重視團隊凝聚力,追求集體榮譽感。因此,通過對啦啦操運動的接觸與學習,會對正在成長中的兒童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yǎng)與他人合作的精神和發(fā)展團隊協(xié)作能力,完善健全的人格和促進健康的心理。
二、 啦啦操大課間活動的實踐研究
(一)問卷調查、激發(fā)興趣
為了更好地開展課題,了解小學生對啦啦操的認識和感受,更好地調動小學生參與啦啦操活動的熱情,增強啦啦操進校園的效果,課題組向本校學生發(fā)放了問卷調查,收回問卷調查表并對收回的有效問卷調查表逐一、逐項進行了詳細統(tǒng)計,進行了結果分析:①學生對啦啦操的知識了解甚少。學生中只有9%的學生對啦啦操較為了解,而46%多的學生對啦啦操了解一些,44%的學生對啦啦操完全不了解。由此可見普及啦啦操知識的重要性。②學生喜歡的啦啦操類型從排位上看,體現(xiàn)青春活力的占到47%,動作簡單易學的占到24%,舞蹈類的啦啦操占到29%。這一方面體現(xiàn)了小學生喜歡啦啦操的類型,這為以后的創(chuàng)編啦啦操套路動作和教學活動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③88%的女生、28%的男生愿意參加學校組織的啦啦操特長班學習,由此可見,調動男生學習啦啦操的興趣對于啦啦操進校園活動的開展至關重要。
(二)反復探究、提升策略
課題組通過對啦啦操校園示范套路的教材分析,更深層次地認知到在啦啦操教學中,動作的力度感、手臂動作的準確定位以及身體核心的控制能力,是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內容。考慮到現(xiàn)有的校園啦啦操示范套路動作,肢體變化動作較多,技巧動作較難,學校大部分學生現(xiàn)有的協(xié)調性、柔韌性等身體素質,如果照搬現(xiàn)有的校園啦啦操套路動作進行教學,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畏難情緒,就不能激發(fā)學生對啦啦操運動的興趣,于是課題組根據學校學生實際情況,根據循序漸進、鞏固提高等基本教學原則,創(chuàng)編簡化版的啦啦操套路動作作為學校啦啦操大課間活動內容。
課題組圍繞啦啦操展開教學研究活動,及時做好課后反思及總結,根據教學中遇到的困難提出問題,通過反復的教學嘗試,探討出根據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在啦啦操教學中應較多地運用直觀性教學原則,在不同的教學階段依次采用講授示范法、糾錯重復法、分解變奏法、小組學習法、分組比賽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學策略,極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活動中,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試點研究、豐富課間
課題組通過邊研究、邊試點的辦法,在學校試點實施“啦啦操大課間”活動模式,在實施過程中做好觀察、記錄、分析,收集反饋信息。
1. 豐富大課間活動內容,初步形成具有“啦啦操”特色的大課間活動模式
(1)基本模型
(2)模式的實施策略
要求:所有教師全程全員參與,其中班主任、輔導員全程跟隨本班參與。
①入場——韻律節(jié)奏練習——隊列隊形整理
②常規(guī)養(yǎng)成教育——隊列隊形整理——花球啦啦操
③隊列隊形整理——花球趣味跑操練習
④整理退場
(3)模式的拓展延伸(家庭練習)
一個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往往是一個由外向內、從他律到自律的漸進過程,要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習慣,也離不開這個過程。他律環(huán)節(jié),就是由家長督促完成的體育鍛煉家庭作業(yè)。家庭作業(yè)由學校設計項目,規(guī)定每日練習時間,家長記錄練習成績。每月第一天下發(fā)記錄表,每月最后一節(jié)體育課交體育老師檢查,達成“學校學習回家練”的目的。
(4)模式的考核評價
大課間及課外體育活動專項檢查評比,是指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的檢查評比,分組織學生入場退場、學生集體活動表現(xiàn)、學生分班活動表現(xiàn)、教師跟班及管理指導活動情況4個指標進行,總分50分。采用值周行政、值周教師、值周學生綜合評比檢查的辦法進行。該項檢查評比結果教師個人參與計入績效考核,團隊評比結果進行專項獎勵。
三、 啦啦操大課間活動的實踐成果
(一)課程層面:豐富了學校的課程內容
1. 豐富了學校大課間活動內容
教師將啦啦操運動充實到現(xiàn)行教材中去嘗試,構建了一個以“啦啦操”活動為載體的具有本校特色的的大課間活動模式。它所表現(xiàn)出來的趣味性、普及性、簡便性、健身性等特點,提高了學生大課間活動興趣,達到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增強體質的目的。說明啦啦操大課間活動與傳統(tǒng)課間操相比,更能適應學生心理要求、能更有效地落實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的陽光體育鍛煉要求。
2. 豐富了學校少年宮社團活動
學校創(chuàng)立啦啦操社團,一、二年級以柔韌、拉伸練習為主,學習簡單的花球啦啦操套路動作;三、四年級以啦啦操簡單動作為主,強化從肩上、胯下傳遞花球的動作,學習花球啦啦操套路組合動作;五、六年級以啦啦操互動配合為主,結合跳躍動作,強化技術技巧練習,學習有技巧性的花球、爵士、街舞啦啦操表演套路。啦啦操社團經常參加鯉城區(qū)、學校舉辦的大型演出,舞臺上動感的音樂,強勁的節(jié)奏,啦啦操隊員魅力四射的肢體語言,高超的運動技能技巧,朝氣蓬勃、健康向上的團隊精神,深深吸引著學生的眼球,學生從中得到許多美的享受。2019年12月7日,我校啦啦操社團參加2019年泉州市青少年校園啦啦操比賽獲得小學乙組二等獎。
3. 豐富了學校學科整合的實驗內容
由啦啦操引發(fā)的一系列活動,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熱情,實現(xiàn)了學科之間相互溝通,較大程度地豐富了學校學科整合的實驗內容,給其他學科的研究帶去啟示。
(1)學會欣賞美。例如,我校美術骨干教師莊俊芳老師執(zhí)教公開課《線條的魅力》,教師要求學生自由選擇設計內容,可以是靜物,也可以是活動。結果,大部分學生形象生動地畫出了日常開展的啦啦操活動。由此,可以發(fā)覺到,獨具魅力的啦啦操運動,得到學生的喜歡,極具鼓舞性,感染性的啦啦操動作的身體線條魅力,早已經印在學生的腦海里,學生胸有成竹,要畫出來并不感到困難了。
(2)學會聽音樂。我校英語骨干教師程瑜峰在英語課堂上引導學生欣賞啦啦操英文歌曲,在學英文的過程中感悟啦啦操音樂的韻律、節(jié)奏。
(3)學會認識身體。我校科學骨干教師蘇曉云整合小學科學“生命科學”領域知識,引導學生認識骨骼、關節(jié)、肌肉的運動,了解自己的運動機理以及骨、關節(jié)、肌肉的位置,懂得如何提高自己在啦啦操運動中的技能,保護和鍛煉自己的運動系統(tǒng)。
(二)家校層面:有效架起了家校溝通的橋梁
學校開展啦啦操教學以來,為考查學生對我校體育組自創(chuàng)啦啦操套路動作的掌握、熟練、規(guī)范程度,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增強班級凝聚力,制定了“活力體育伴我行 爭做陽光好少年”體育節(jié)花球啦啦操比賽。課題組老師把啦啦操的正面、背面的正確動作示范拍成視頻傳到家校溝通群,家長們督促學生每天都認真練習一遍啦啦操并將拍成視頻上傳到家校溝通群。課題組老師們不落下每個視頻,將不正確的動作一一圈畫并指正。最頂真的是家長們,一定會讓孩子們糾正動作后再上傳視頻給課題組老師再次檢查。在家長、老師的通力配合下,學校成功舉辦了花球啦啦操比賽。比賽當天,學生鏗鏘有力的口號,魅力四射的動感啦啦操,無不彰顯出健康向上、團結一致的風采!此次比賽勾畫出校園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熱心的家長把此次視頻上傳到騰訊視頻,獲得了兄弟校老師的一致好評!相信,有這樣的家校力量,必將會進一步推動學校體育工作乃至全校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易波.舞蹈演員力量訓練的基本原則與訓練方法[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18).
[2]王利紅.淺析大眾健美操的訓練[J].體育科技,2011(2):9.
[3]馬鴻韜.健美操創(chuàng)編理論與實踐(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