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少蕊,肖培芬
(陜西省人民醫(yī)院骨科病院,陜西 西安 710068)
隨著醫(yī)療水平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護理服務已經(jīng)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醫(yī)療模式的改進,護理服務更趨于人性化,也對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骨科患者的特殊性,護理人員需將骨科專業(yè)知識與人文關懷相結合,以患者為中心進行護理服務工作[1]。本文研究立體化人文關懷護理服務模式在骨科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我院2018年6月~2019年8月收治的88例骨科患者,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均33例。觀察組: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齡22~83歲、平均(51.45±5.67)歲;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齡24~84歲、平均(51.25±5.35)歲;比較兩組性別和年齡,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立體化人文關懷護理服務,具體內容包括:①成立人文關懷小組:由本科室的護理骨干組成人文關懷小組,組長由骨科教學組長或者護士長擔任。②人文關懷內容:對小組成員進行骨科護理方面的培訓,調動小組人員的積極性,按照“三定”、“四階段”、“五要素”的工作狂階多維度的實施護理,三定為定時、定人、定方法;定時是每班至少5 min專門時間和患者在床邊溝通,進行心理疏導;定人是指責任護士固定1個月的白斑,不參與中夜輪班;定方法是根據(jù)華生十大關懷要素,制定人性關懷措施,改進服務流程,增加人性關懷行為和言語;四階段是入院、術前、術后、出院四個階段,入院時笑臉相迎,熱切接待,消除患者的陌生感,讓其感受被關愛、被尊重;術前和患者在一起聊天,解答患者的疑慮,對患者鼓勵;術后是靜心護理;出院是一番叮囑、一段相送、一次回訪;五要素是強調人、環(huán)境、健康、護理、護理目標。③環(huán)境護理:創(chuàng)造良好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讓患者感受濃厚的人文氛圍,制作人文關懷服務展板,公示在病房走廊醒目的位置,為患者、護理人員、提供交流的機會,在軟環(huán)境上,責任護士除了講解住院事宜之外,在床頭放有責任護士的聯(lián)系電話和姓名,便于聯(lián)系。④護患交流:定期召開護患溝通聯(lián)誼會,對患者提出的可行性建議或者意見進行采納,增進彼此交流,提高護患關系。⑤個體化健康教育:評估患者各方面的情況,推行1對1幫助患者恢復自理能力訓練活動,使患者在住院期間不但能得到悉心的照護,出院以后還能提高其自理能力。⑥護理人員關懷呢李的構造:對護理人員進行相關人文關懷的培訓,護士長對護理人員進行關懷,讓護士之鑒進行自我關懷和相互關懷的實踐,營造團隊人文關懷的分為,組織人文活動緩解護士工作壓力,促進身心健康,對有困難的護士進行及時的排憂解難,對護士生日給予溫馨卡片囑咐和生日蛋糕,建立人性化的排班制度,讓護士充分體現(xiàn)到醫(yī)院給予的人文關懷,更好的釋放壓力。
對比兩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評分;對比兩組護士應對壓力的方式評分。
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評分量表調查兩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該量表中有基礎護理、立體化人文關懷、護理操作、護理質量等4項內容,每項內容0~100分,分數(shù)越高,患者的滿意度越好[2]。應付方式評分采用簡易應對方式問卷評估護理人員的應對方式,該量表有積極應付和消極應付,每項0~3分,積極應付分數(shù)越高,則護理人員的積極性越高;消極應付分數(shù)越高,則護士的積極性越差。
兩組滿意度評分相比較,P<0.05,見表1。
表1 兩組滿意度評分對比表(±s,分)
表1 兩組滿意度評分對比表(±s,分)
組別n基礎護理 護理操作 護理質量 人文關懷觀察組4495.25±3.5794.47±3.6295.51±2.8995.85±3.69對照組4490.46±2.8389.51±4.2590.63±2.7488.74±3.51 t-6.9745.8938.1289.261 P-<0.05<0.05<0.05<0.05
觀察組護理人員的積極應付評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消極應對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人員壓力應方式評分對比表(±s,分)
表2 兩組護理人員壓力應方式評分對比表(±s,分)
組別n積極應對 消極應對觀察組441.92±0.681.31±0.35對照組441.37±0.421.83±0.71 t-4.5654.357 P-<0.05<0.05
從人的本性出發(fā),將人文關懷滲入到護理工作中,最大程度的滿足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上的需求,使其以最佳的身心狀態(tài)來接受治療和護理。人文關懷在臨床護理中非常重要,特別在提高患者滿意度、改善護患關系上有著很好的效果,是保證良好護患關系的關鍵[3]。
骨科護理中,專業(yè)性很強,因此,需要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操作水平、人文關懷知識以及綜合能力,通過組建人文護理小組,進行技能、知識、人文方面的培訓,使護理人員更加充實了自己的知識結構,特別是在人文知識方面,使護理工作變得更加人性化[4]。同時,人文關懷不僅僅體現(xiàn)在護理人員對患者的關懷,也體現(xiàn)在醫(yī)院對護理人員的關懷,讓護理人員也感受來自院方的呵護,使其以更好的心理狀態(tài)面對護理工作,提升護理人員應對壓力的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人員積極應對壓力評分高于對照組,消極應對壓力評分低于對照組,由此得知,立體化的人文關懷護理服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提高護理人員應對壓力的心理能力。
綜上所述,骨科患者的臨床護理中,采用立體化人文關懷護理模式,有助于使患者體會到優(yōu)質的人文護理,使其患者和護理人員感受到被關愛、被重視,豐富護理內涵的同時,提高了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