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玲
摘 ?要:隨著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思想文化水平也不斷提高,更加重視學生的多元化教育。鑒于初中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音樂知識和技巧的積累,所以在初中音樂課堂中加入了聲勢律動教學方法。聲勢律動教學方法不僅能有效改變傳統填鴨式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更能有效提高學習效率,提升教學質量,從而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音樂學習中來?;诖?,本篇文章首先簡要介紹了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作用和意義,隨后從兩個方面分析了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研究,以供專業(yè)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聲勢律動教學方法 ?初中音樂教學 ?研究
對于初中音樂教學最主要的目的是使學生可以在音樂中獲得獨立的感悟與感受,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身對音樂理解力,提高學生欣賞美的水平,達到提高審美能力的效果。因此,初中老師在上課期間可以營造出較為輕松的環(huán)境,讓學生自由的感知聲勢律動中的韻律,感受不同音樂段落的思想感情,鼓勵學生展開想象與思考,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更能培養(yǎng)學生對聲勢律動的把控力。因此聲勢律動教學方法值得在初中音樂教學課堂中推廣。
一、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作用和意義
聲勢律動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通過聲勢律動讓學生更加清楚音樂的旋律,從而鍛煉學生對音樂感知的能力,使學生思維更活躍,在聲勢律動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正確意識到自己音樂方面的專業(yè)水平,進行更好的學習。
初中階段正處于培養(yǎng)音樂細胞的關鍵時期,將聲勢律動教學方法引入初中音樂課堂,可以提升學生的反應能力。聲勢律動教學方法主要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肢體運動和節(jié)奏感運動,利用身體造出聲音,學生通過拍手跺腳等動作,不僅可以迎合音樂的節(jié)奏,還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教師利用聲勢律動教學方法,不僅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音樂環(huán)境,營造出一個寬松的氛圍,更能使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學習音樂當中。這對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學生在學習有關軍人的歌曲時,教師可以充分引導學生做一些有關軍人方面的動作,比如踢正步、站軍姿等,會讓學生身臨其境,更能提高節(jié)奏感[1]。
二、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研究
(一)充分開發(fā)學生藝術天賦,提高音樂學習興趣
由于聲勢律動教學方法對身體部位并沒有特殊要求,教師可以利用其自由性來鍛煉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精神,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尋找適合音樂節(jié)奏發(fā)聲方法。教師不需要指定統一動作,可以由學生自主思考尋找合理配樂方式,最后可以根據每個學生選擇的動作,找出最有創(chuàng)新的發(fā)聲方式作為優(yōu)秀作品,鼓勵大家積極學習開發(fā)音樂天賦。同時教師也要積極了解關于提高學生音樂想象力以及對音樂的感悟力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2]。例如在學習《我愛你,塞北的雪》時,教師可以先借助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方式播放一遍音樂,提高其對音樂的興趣并傳授一些增強想象力的方法,讓學生在對音樂知識的建設過程中,更好地了解音樂所表達的情感,從更深層次把握作者通過節(jié)奏和韻律表達的獨特情感,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己采用何種動作表達作者情感,由學生找出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從而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興趣[3]。
(二)發(fā)揮學生優(yōu)勢,提高其欣賞及創(chuàng)造力
音樂不僅具有語言表達的功能,更具備深厚的情感價值。因此音樂作為一種聲音藝術,在不同國家和不同民族的交流中都將音樂藝術作為共同語言進行交流學習。教師可以根據音樂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造音樂情境。利用音樂律動引導學生感知不同地區(qū)和民族在情感上表達的共同性,從而提高音樂理解能力。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首先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意識和思維能力。是學生重視音樂學習的理念,并將理念與實際相結合,使身體的律動和音樂的節(jié)奏能夠更好地契合,在身心結合中感受其中樂趣。聲勢律動教學方法通常采用即興教學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隨著節(jié)奏來完成動作,充分滿足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力。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不同表現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從而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也會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時為學習其他學科營造良好提升空間。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較為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編排,在音樂課的教學過程中加入學生感興趣的一些課外音樂,這樣可以使初中音樂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從而提高整個音樂教學的效果。例如,在學習第一單元《拉起手》時,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尋找包含在其中的節(jié)奏,比如當聽到間歇音的時候可以拍手等,在聽到拉起手時可以組織學生互相拉起手,還可以隨著音樂跳舞等,這充分滿足學生的表現力和創(chuàng)造欲望,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和鑒賞能力,同時會使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力大大增強[4]。
結語
音樂教育注重的是對學生進行聽覺方面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通過音樂表達自己的情感。在初中音樂學習中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音樂知識和音樂技巧的積累,教師可以通過引入聲勢律動教學方法,在課堂上積極進行引導,鼓勵學生參加音樂教學活動,在實踐中更好地把握音樂節(jié)奏感及韻律。在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同時提高學生感官能力,吸引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陳月娥.音樂教育新體系——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北方音樂,2018,038(002):181.
[2]李雅婷.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新課程(中學版),2018(003):26.
[3]賀立芳.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009):61.
[4]孫曉宇.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04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