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桂云
[摘? ?要]運動參與是保證學生運動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沒有運動參與,就沒有學生運動能力的提升。文章從教師層面與學生層面探索如何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運動參與,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為一線體育教師的教學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與借鑒。
[關(guān)鍵詞]中學生;運動參與;運動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33.96?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058(2020)24-0030-02
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中,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輔相成。本文對學生運動參與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探討提升學生運動能力的策略,從而為學生今后的體育學習或運動乃至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
一、教師層面的影響因素
1.教師的講解示范方面
教師的講解示范是學生習得體育運動技術(shù)技能的前提條件。學生從對一項運動項目的無知狀態(tài)到精通狀態(tài)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在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形成直觀認知的基礎(chǔ)上的。因此,教師完美的示范與精煉的講解是讓學生對某一項運動項目形成良好認知的基礎(chǔ)。如果教師的示范不到位,或者講解煩瑣,講解了半天也沒有清晰地闡釋運動技術(shù)動作要領(lǐng),怎能激發(fā)學生運動參與的積極性呢?如在體育教學中,在示范劍術(shù)套路時,教師的示范給人以行云流水的感覺,整套劍術(shù)表演下來,學生在心中會默默地對示范教師豎起大拇指,而且他們也會暗下決心:我也要做得像老師做的這么漂亮。這樣,教師的講解示范教學就為學生的運動參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
2.教師的教學組織方面
教師的教學組織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十分重要。一節(jié)體育課不可能只有一次隊形的變化或者沒有隊形的變化,因此,教師對課堂的整體調(diào)控與隊形變化的組織尤為重要。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不同形式的教學組織、不同隊形的變化使得學生在新鮮多樣的環(huán)境中進行學練,這樣對學生的運動刺激要強于單一的運動組織形式。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更高效地參與到運動實踐中去,這樣對于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也有實效性作用。
3.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方面
教師與學生是體育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缺一不可,教師要發(fā)揮好主導作用,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實現(xiàn)教學相長。教師在日常體育教學中,要與學生形成一種亦師亦友的關(guān)系,不能一味地將自己的地位擺放得過高,否則會導致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一種距離感。教師如果想要與學生達成共識,就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既不能讓學生看不起,也不能讓學生覺得有距離感。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有一定的互動,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一定的幫助,讓運動技術(shù)技能相對較好的學生發(fā)揮帶頭作用,要將課堂教學調(diào)節(jié)到輕松、和諧的狀態(tài),這樣學生在學練環(huán)節(jié)才會更加積極、主動。
4.教師的教學評價方面
教師通過對學生的教學評價,能讓學生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學習目標達成度。如教師對學生跨越式跳高的練習情況進行評價,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在跨越式跳高的不同環(huán)節(jié)的表現(xiàn)情況,這樣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練環(huán)節(jié)可以更好地進行自我調(diào)整。再者,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評價得到本節(jié)課的教學反饋,通過分析、歸納、總結(jié)一節(jié)課的得與失,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進行修正與完善,這樣教師的教學能力會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會隨之不斷改善。因此,教師的教學評價不僅會對學生的運動參與產(chǎn)生影響,也會對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影響。教師要利用教學評價的作用,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體育學習中來,更高效地提升自己的運動能力。
5.教師的教學反思方面
教師的教學反思是對一節(jié)課的教學分析、歸納與總結(jié)。如果教師上完一節(jié)課就放下一節(jié)課,那么就永遠不會有提升,而且久而久之,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度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在上完每一節(jié)體育課之后,都要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不管是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反思,還是對學生的學練情況進行反思,只要教師靜下心來好好思考本節(jié)課的得與失,總會找到課堂中的優(yōu)點與缺點,這樣便能在以后的教學中做出改變。改變后,教師依然會在課堂中發(fā)現(xiàn)不同的問題,如學生學練情況沒有之前課堂的好、學生在學練環(huán)節(jié)的積極性沒有之前高、學生的學練效果并沒有預期的好等,這樣教師會在不同的課堂中發(fā)現(xiàn)不同的問題,通過一次次的教學反思,教師的教學能力得以提升,學生的運動參與積極性會更高,最終學生的運動能力也會有所提升。
6.教師對學生的保護與幫助方面
教師對學生的保護與幫助能讓學生在鍛煉過程中較為放松。體育課程學習相較于文化課程學習有其特殊性,不僅僅需要學生進行腦力勞動,還需要學生通過身體練習的途徑習得相關(guān)運動技術(shù)技能。因此,針對一些具有一定危險性的體育運動,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保護與幫助,讓學生的心理恐懼感降到最低。如體操器械學習,練習山羊分腿騰躍動作,學生最初面對這樣的器械,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恐懼,此時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保護與幫助。在第一次課時,教師可通過保護與幫助使學生建立一定的信心,待學生基本掌握技術(shù)動作之后,再發(fā)揮學生骨干的力量,這樣讓學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適應與過渡過程。
二、學生層面的影響因素
1.學情方面
學情是教師在體育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是現(xiàn)實存在的,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學情。如教師在組織學練環(huán)節(jié)時,可根據(jù)學情為不同的學生安排不同的學練任務,這樣讓學生不管是在身體上還是在心理上都能接受。所以,教師在備課時,要考慮學情,要對自己所教授班級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有清晰的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針對不同的學生安排不同的學練形式,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提升運動能力。
2.學生生理與心理方面
學生的生理與心理也是影響學生運動參與的重要因素。在體育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不管我們運用何種方式方法,有的學生就是不喜歡運動。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先與學生進行交流談心,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了解清楚他們?yōu)槭裁床幌矚g體育運動。是因為他們不喜歡劇烈運動或者不喜歡流汗的感覺,還是他們自身身體方面的先天性原因等。教師只有摸透學生的真實情況,才能有針對性地處理他們的問題。如有的學生就是不愛運動,那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先讓他們嘗試有趣的運動形式,或者讓他們選擇散步的形式,先改變他們一直請假坐在教室里的狀況,繼而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參與到運動中來。
3.學生自我與相互評價方面
學生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也是影響學生運動參與的因素。學生通過對自己的練習情況進行評價,能清晰地知道自己哪一部分做得不夠好,在接下來的練習中應該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完成相關(guān)技術(shù)動作。也可以開展同伴之間的相互評價,學生先自己完成一遍動作,讓同伴幫忙看清自己的動作,然后通過同伴的評價,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與缺點,從而在接下來的練習中,更有效地完成技術(shù)動作。這樣,學生通過自我評價與同伴之間相互評價,更好地參與到運動中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運動能力。
4.學生自我保護方面
體育項目是有一定危險性的運動項目,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除了依靠教師與同伴的保護與幫助之外,其自我保護也是不可忽視的。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保護與幫助之外,還要教會學生自我保護。如在耐久跑教學中,有的學生會出現(xiàn)運動中腹痛的情況,所以教師在平時的體育課中,要告知學生運動中腹痛的處理措施與辦法,這樣學生在體育運動中,面對一些突發(fā)情況時,就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自我調(diào)整與保護,從而將運動傷害程度降到最低,這樣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運動參與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體育運動,從而提升運動能力。
總之,體育教師應結(jié)合實際教學經(jīng)驗,通過不斷的分析、反思、歸納,總結(jié)影響學生運動參與和運動能力提升的因素,從而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
(責任編輯? ?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