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
摘 要:伴隨我國社會建設進程不斷加快,我國教育界也迎來了全新變革與優(yōu)化契機,傳統(tǒng)教學方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時代發(fā)展所需,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需轉變自身教學方式,而混合式教學方法能夠充分發(fā)掘學生學習積極性。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如何在學前教育理論課程當中開展混合式教學展開分析,以期為相關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學前教育;理論課程
一、引言
站在學生角度上來看,學前教育理論課程是其學習過程當中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學前教育理論課程不僅是教育工作開展關鍵所在,同時也是為學生樹立正確學習觀念與未來發(fā)展方向的重要構成部分。在我國現(xiàn)階段學前教育理論課程當中,學前教學原理、學前心理教育、學前衛(wèi)生教育等課程皆包含其中,教師若想將此課程效果充分發(fā)揮,便需對自身傳統(tǒng)觀念加以轉變。
二、學前教育理論課程面臨問題
(一)教學形式落后
現(xiàn)階段,大部分教師在學前教育理論課程當中仍然采用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方法,這一教學方法在可課堂當中所能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并不能夠與時代發(fā)展相匹配,而學生在這一教學方式之下往往會對理論課程形成枯燥、乏味、不重要等印象,導致其理論知識學習效果大幅度降低。
(二)師生交流不足
經(jīng)過可靠數(shù)據(jù)表明,通過對我國大部分學校在學前教育理論課程當中的研究發(fā)現(xiàn),大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當中,極度缺乏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令課堂教學整體處于較為沉悶的氛圍中,導致學生無法在課程當中集中注意力,使現(xiàn)階段學前教育專業(yè)整體教學質(zhì)量無法得到提升,同時對于教師自身工作的高效開展也造成不利影響。由于學前教育專業(yè)自身特點便是在于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展開對于知識的學習,因此,教師不僅需令學生在課堂當中提升自身理論知識層次,同時教師自身也應通過這一課程實現(xiàn)與學生之間的良好溝通,為學生打造積極而活躍的課堂氣氛,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對于學前教育理論知識點的學習提供有力幫助。但是就現(xiàn)階段來看,我國大部分學前教育理論課程在開展過程當中都對上述要求尚未充分而有效實施,令此課程課堂教學效率底下。
(三)基礎理論知識與探索能力偏弱
通過對我國現(xiàn)階段大部分學校中學前教育專業(yè)課程現(xiàn)狀分析,不難看出在大部分學校通常會拿出將近六個月的時間讓學生展開實踐,同時為學生安排在社會當中的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通過實踐活動充分發(fā)揮所學知識。然而這一教學方式往往會里讓學校存有重實踐、輕理論這一問題,學生在進行實踐活動中,由于自身不具備過硬理論知識,縱使通過大量實踐,仍然無法達到理想效果。除此之外,大部分學生在實踐活動過程中,無法將自身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內(nèi)容相結合,從而使實踐活動質(zhì)量無法行之有效的提升[1]。
三、混合式教學在學前教育理論課程當中的應用。
通過上文對我國現(xiàn)階段學前教育理論課程教學當中所存有的問題分析與研究,教師需針對學前教育課程當中所存有的各類問題采用適宜方法加以解決,并且能夠令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效轉變。通過混合式教學這一新型理念,能夠使學生線上線下的知識積累不斷提升,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具備優(yōu)質(zhì)理論基礎,從而為學生各方面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提供一定保障。
(一)混合式教學方法的有效應用
混合式教學法泛指在課堂當中課后通過各種不同教學資源的整合為學生提供教學資源最大化的教學方式,同時通過課堂與課后雙方向教學理念的結合,使學生提升自身動手能力與理論積累,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混合式教學法自身特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在課堂中使用混合式教學方法,并不是教師通過現(xiàn)有網(wǎng)絡資源展開教學活動,而是將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作為基礎,使課堂與課后雙向教學相結合;第二,在課堂中通過混合式教學方法,使得教師成為課堂主導,將學生自主學習作為重點工作,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若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便需發(fā)揮自身引導的作用。教師在使用混合式教學法的過程中,需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當中所存有的靜態(tài)優(yōu)勢有效延續(xù),同時將其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從而令學生專業(yè)理論基礎能夠得到有效提升[2]。
(二)混合式教學在學前教育理論課程當中的運用
在學前教育理論教學中融入混合式教學方法,不僅能夠充分發(fā)掘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能夠為學生構建一種新型理論學習方式,突破傳統(tǒng)理論教學工作中所存在的局限性,使學生能夠在積極而活躍的課堂氣氛中更好地完成學前教育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在這一過程當中,首先應在學前理論教學課堂內(nèi),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并在課堂之中向學生提出與課程相關的教學問題,使學生能夠自行展開探究;其次,教師可在課堂上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與微課等新時代授課形式讓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內(nèi)容深層含義擁有更加直觀的感受[3]。
(三)教學活動的安排
在教學活動安排這一方面,教師應通過網(wǎng)絡資源展開線下教學與輔助學生理論知識學習,同時將網(wǎng)絡實踐內(nèi)容與混合式教學法相結合,令學生能夠對這一課程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從而高效完成學習。
在網(wǎng)絡教學資源查找這一方面,教師可通過網(wǎng)易云課堂、新東方網(wǎng)絡課堂、網(wǎng)易公開課、騰訊課堂等幾大具備權威性的網(wǎng)絡課堂,尋找符合學生現(xiàn)階段學習情況的教學資源,同時將能夠對學生學習理論課程有所幫助且高效的資源加以整合,在課堂中為學生展示,要求學生通過對此類線上課程知識的接觸,完成自身認知深化與理解。
在學習問題設置這一方面,教師為主導,通過對問題的設定為學生對線上視頻的觀察與學習深化提供幫助,同時借助所設置問題讓學生能夠豐富對于知識的理解,從而促進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能夠具備針對性的觀看學習視頻。
在學生自主探究這一方面,學生可通過借助教師所設置問題與所提供視頻教學資源完成自主學習,通過自主思考與合作探究等多種方式,對自身所遇到的問題使用掌握知識加以解決。學生開展自主探究不僅能夠對其學習能力有效培養(yǎng),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高效的學習狀態(tài),憑借自己所學知識更好地完成自主思考與探究。
(四)成績考核方式
教師通過混合式教學對學生成績進行考核的過程中,不僅要應用傳統(tǒng)試卷考試,同時也要將線上筆記與學習感悟相結合對學生學習日常進行考核。由于學前教育理論知識課程較為細化,并且對學生日后學前教育能效有著最為直接的影響,因此教師應對學生展開定期線上總結與學習感悟的考核,并通過考核掌握學生當前的學習與心理狀態(tài),從而為學生更加高效完成學前教育理論課程知識提供最為有力的保障。
四、混合教學的反思
綜上,教師應對混合式教學在課堂當中產(chǎn)生的教學能效不斷完善,同時對課堂中所出現(xiàn)的各項問題在第一時間總結與反思。首先在網(wǎng)絡教學這一方面,應與當前課堂教學主題相符合,不可盲目采用與本課程并無太大關聯(lián)的視頻吸引學生學習興趣,這一錯誤做法只能令混合式教學應用起到反效果。其次,教師在應用混合式教學法時,應做好與學生線上與線下的互動,及時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從而為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提供有效幫助。
五、結語
通過探究混合教學法在學前教育理論課程中的運用,不難看出,在學前教育理論課程中應用混合教學法能夠進一步加強學生自身理論知識基礎與掌握效率,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實踐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應用混合式教學法過程中,應始終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使學生自身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fā)揮,同時教師也應充分發(fā)揮自身引導作用,從而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楊桂花.新型混合式學習模式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探討[J].好家長,2019(6):40.
[2]李娟.混合式教學在學前教育理論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52):23-24.
[3]董悅.混合式學習在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智庫時代,2018,163(47):23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