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摘要】目的 探討心力衰竭患者采取β-受體阻滯劑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聯合治療的效果。方法 篩選78例本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用數字標注法分組,各39例,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別采取β-受體阻滯劑聯合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治療與常規(guī)治療,對比組間治療效果。結果 經治療,組間心功能改善情況對比,觀察組更優(yōu),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力衰竭患者經β-受體阻滯劑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聯合治療,可穩(wěn)定各項心功能指標,保證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指心臟舒張或收縮功能出現障礙,從而導致快速下降心臟有效排血量,若表現出嚴重病情,無法對組織代謝的生理需求加以滿足,且會在臨床中表現出皮膚青紫、胸悶氣短等癥狀,無法保證患者身體健康。強心利尿為心力衰竭患者臨床中的主要治療方法,這種形式很難實現預期治療效果。此次我院圍繞心力衰竭患者采取β-受體阻滯劑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聯合治療的效果展開研究,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篩選78例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用數字標注法分組,各39例。觀察組,男21例,女18例,年齡35~82歲,平均(57.24±2.37)歲;對照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34~81歲,平均(56.26±2.15)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對比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西藥治療,給予患者洋地黃及利尿劑,并依據患者血壓、心率、肝腎功能、電解質及藥物反應,對用藥劑量進行合理調整,若出現特殊情況,需停止用藥。
觀察組:β-受體阻滯劑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聯合治療。β-受體阻滯劑選用倍他樂克(生產批號:國藥準字H32025391;生產廠家: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藥物劑量為6.25 mg,1天2次。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選用依那普利(生產批號:國藥準字H31021937;生產廠家:上海現代制藥股份有限公司),1天15 mg,行1年持續(xù)用藥,并每個月給予患者2次門診隨訪及3次電話隨訪,詢問患者病情,并對患者心率、血壓詳細記錄。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觀察并記錄78例患者心功能改善情況[1]。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數據用SPSS 21.0軟件整理,定數資料用[n(%)]描述,行x?檢驗,定量資料用(x±s)描述,行t檢驗,P<0.05表示組間差異呈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比84例患者心功能改善情況 未治療時,組間心功能改善情況對比,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組間心功能改善情況對比,觀察組更優(yōu),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心力衰竭疾病常見于臨床中,主要因降低心肌收縮功能導致心排量無法對機體代謝需求加以滿足,從而引發(fā)肺循環(huán),若未在發(fā)病后及時治療,很容易引發(fā)其他疾病。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對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漿進行有效控制,預防心肌肥厚,減少心肌纖維化,穩(wěn)定患者心功能。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還可對緩激肽的下降速度加以抑制,平復心臟前后負荷,改善血流動力。β-受體阻滯劑具有較好的耐受性,可保證治療安全性,有效預防心肌代謝,改善患者心功能。聯合應用兩種藥物,可促使患者病情進展得到有效緩解,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降低病死率,經長期治療,可提升患者生活質量[2]。本次試驗結果顯示,經治療,觀察組比對照組心功能改善情況更優(yōu),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心力衰竭患者經β-受體阻滯劑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聯合治療,可穩(wěn)定各項心功能指標,提升治療總有效率,值得臨床實踐。
參考文獻
[1] 涂菲.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聯合β-受體阻滯劑對治療心力衰竭患者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9,17(6):13-16.
[2] 陳嘯,笪月芳,張嘉瑋,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改善作用[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9,16(8):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