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不想死,我想活著...”《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執(zhí)導,寧浩、徐崢共同監(jiān)制,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于2018年7月5日在中國上映。該片講述了神油店老板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制藥“格列寧”獨家代理商的故事。徐崢確實是一位深諳人心的好導演,很清晰的認識到,想要打動觀眾,就要讓觀眾設身處地的融入電影中去。電影中的很多片段,都會把觀眾拉入一個現(xiàn)實場景之中。
關鍵詞:“藥神”;“神藥”;呼吁世界重視疾病患者
作為國產(chǎn)電影十年來第一個九分片,藥神勇哥的故事改編自「中國抗癌藥代購第一人」陸勇的故事。
電影中提到的治療白血病的藥物原型,是諾華制藥公司的明星抗癌藥:格列衛(wèi)。
一、“神藥”格列衛(wèi)
格列衛(wèi)是一種偉大的藥物,它成功地把致命的慢粒白血病,變成了一種像糖尿病或是高血壓一樣,僅需規(guī)范服藥即可控制病情的慢性病。
影片中,徐崢飾演的保健品店老板程勇從印度帶回了仿制“格列寧”,低價賣給患者?,F(xiàn)實中,慢粒白血病患者主要用于控制病情的藥物名為格列衛(wèi),與片中的名稱僅一字之差。
人類與慢性粒細胞白血?。–ML)作斗爭,已經(jīng)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的“救命藥”原型格列衛(wèi)(Gleevec,imatinib)就是人類在慢性白血病的治療上取得的巨大成功,被譽為是人類抗癌史上的一大突破。
值得強調(diào)的是,在格列衛(wèi)研發(fā)歷程中,直接或間接造就了兩項“世界第一”,5位美國科學院院士,5位Lasker臨床醫(yī)學研究獎得主(美國的諾貝爾獎)以及1位美國國家自然科學獎得主。
根據(jù)實驗結果,格列衛(wèi)在對加速期和急變期患者的治療中,也具有一定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有效率仍低于慢性期療效,國內(nèi)文獻亦報道格列衛(wèi)對加速期、急變期患者療效明顯差于慢性期。由此,我們也不難理解為什么片中的慢粒白血病患者會通過各種手段獲取藥物,持續(xù)服藥對他們而言,就是生存的希望。
二、“藥神”陸勇
現(xiàn)實中的“藥神”陸勇,是一名慢粒白血病患者,在他去印度前的兩年里,光吃這種藥,就花了 56.4 萬。
后來他接觸到了印度藥企生產(chǎn)的一款仿制藥,并把自己作為實驗對象,測試這個藥物的有效性,幸運的是,他覺得效果不錯。
陸勇開始把這個藥物推薦給更多病友,并幫他們從印度代購仿制的格列衛(wèi)。
正版的和仿制的,價格從每月 2 萬,變成了每月幾百或幾千。這讓很多普通家庭的慢粒白血病人,看到了一線生機。
幾年之后,陸勇被捕,罪名是「涉嫌妨礙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在中國,格列衛(wèi)是受到專利法保護的,從法律的角度看,印度產(chǎn)的格列衛(wèi),是假藥。
陸勇被關了 135 天,有 1002 名癌癥患者為他聯(lián)名寫信聲援,檢察院最后作出了不起訴的決定,陸勇被釋放。
但在現(xiàn)實生活里,他只是一個飽受慢粒白血病折磨的病人,同時,他始終對病友們抱有深深的理解和同情。
電影,是經(jīng)過藝術加工的產(chǎn)品。對于中國的癌癥病人來說,他們的真實生存處境,更是行走在刀鋒邊緣。
三、呼吁世界,關愛患者
《我不是藥神》這部影片播出以后的目的以及作用就相對明顯了,博取了世界大眾的眼球,而電影的價值就在這里:開拓問題,引發(fā)討論。讓慢粒白血病被更多人看見,讓癌癥病人的困境,被更多人知道。
無論是奮力掙扎的病人、被臉譜化的制藥公司,還是作為規(guī)則制定者的各國政府,這都不是一場容易的戰(zhàn)爭。
與白血病相對比,更多癌癥病人面臨的,是一場更漫長、結局更加未知的戰(zhàn)斗。
在衛(wèi)生經(jīng)濟學里有一個名詞——災難性醫(yī)療支出。當一個家庭自付的醫(yī)療費用超過家庭可支付能力的 40% 時,就認為這個家發(fā)生了災難性的醫(yī)療支出。
我們把自己代入這任何一個人物身上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無論我們個體存在如何的差別,在面臨“絕癥求藥”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都和他們一樣,不見得能做的更好,就像電影中藥販子孫長林說的,這個世上只有一種病“窮病”,想活,就在犯病之前,把病治好。所以前路不熄,奮斗不止,徐崢又給了我們一個努力的理由。
四、總結
劇作和小說一樣,終極表達都是時間,而白血病就像生命催化劑,將時間進度加快了數(shù)倍??床‰y,看病貴,極具中國特色的設定。不得不說句題外話,片尾格列衛(wèi)進醫(yī)保了,但這又能怎么樣。城鄉(xiāng)報銷比例不同,醫(yī)保和養(yǎng)老保險資金虧空,我們這一代甚至下一代,仍需努力為過去付出代價??床‰y看病貴這座大山,從來就沒從肩膀上卸下過。人們觀影時的哭泣,也許正是這種痛心疾首的積累。
我們應該慶幸生活在21世紀這個美好的環(huán)境當中,我們也應該慶幸自己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份子,在世界醫(yī)療界有我們的一席之地,可能某些時候?qū)@幍膬r格依然那么昂貴,但我國政府的藥價談判是有目共睹的,中國由醫(yī)保基金出面的國家藥價談判,經(jīng)過了 16 年和 17 年的兩輪,將十幾種抗癌靶點藥實現(xiàn)了大幅的藥價下降并進入了醫(yī)保目錄。比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易瑞沙,從 15000 元降至了 7000 元?!段也皇撬幧瘛愤@部電影足以撼動社會...作為中華人名共和國的公民我們更應該感激自己的國際給予我們的資源,對于世界,我希望終有一天讓每一條生命都不再那么渺小。電影的藝術性可以揮發(fā)出來取決于觀眾,處于觀眾席的我們欣賞于此也感嘆于此。
參考文獻
[1]《藥物發(fā)現(xiàn)的未來:誰來決定治療哪些疾病?》 , 科學出版社。
[2]《印度藥品專利強制許可制度分析及對中國的啟迪》,俞鋮航 中國新藥雜志。
作者簡介:
王森,2000年10月,男,漢族,山東棗莊人,??圃谧x,現(xiàn)就讀于煙臺南山學院商學院,工程造價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