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岷妍
摘 要: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通過各種途徑來培養(yǎng)小學生誦讀古詩文的興趣,使學習古詩文成為小學生自己的意識和行為。
關鍵詞:小學古詩教學 興趣 情感 方法
中國古典詩詞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滋養(yǎng)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所以誦讀古詩對我們特別是小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何讓小學生準確理解詩中內(nèi)含,品出詩人所表達的那種情感和意境,這對我們小學生古詩詞教學提出了一個相當嚴肅課題。走進古詩的意境很難,當從興趣入手,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如何提高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呢?經(jīng)過這幾年對古詩詞的教學后,淺談一下我的教學實踐和總結!
一、利用講故事理解詩意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很喜歡聽故事,特別是我們農(nóng)村的孩子,他們父母很少為孩子講故事,有的家長忙農(nóng)活,忙完農(nóng)活,出外打工,把孩子交給了老人,所以對孩子的照顧很少。身為教師的我們就是講故事的最佳人選了。很多古詩里都蘊藏著那個時代的特定軼事,并伴隨其精典的佳句流傳至今,有著其旺盛的生命力。雖然簡短意賅的幾詩句,如若用以前死背硬記的老教學方法,孩子們自然學的枯燥無味,老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很痛苦。如果把古詩適當?shù)木幊缮鷦拥墓适拢切Ч筒粫@樣了。
講故事我們首先要了解古詩的歷史背景,根據(jù)歷史背景編輯故事。所以我們在學習每首古詩之前,都是要找資料備好它們的歷史背景。比如,在教學古詩《七步詩》的時候,上課我就直接和孩子們交流起來:“大家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嗎?”同學們異口同聲“曹植!”“你們想不想聽聽關于曹植的故事呢?”孩子們的積極性被調(diào)動起來了,“那么聽老師給大家講起這個故事:曹丕和曹植他們都是曹操的兒子,曹植很小的時候就很聰明,學習也很用功。會寫文章作詩,大家都很佩服他的才能。有一天曹植來看望哥哥,曹丕見到他說:“你這么有才氣,你走七步,能作出一首詩嗎?如果做不到,那么我就把你處死”而曹植沒等話音落下,就編出了四句詩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本褪沁@首著名的《七步詩》。孩子們聽了這個故事,他們的學習欲望更濃了。他們興致勃勃地開始有趣的學習這首古詩。
二、詩畫結合趣學古詩
我們小學古詩書中每一首古詩配一幅圖畫,這種圖文結合的設計非常適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既有利幫助理解,又可以大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根據(jù)書中的圖畫學習古詩。在學習《春曉》這首詩時,我就用了圖文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孩子們,你們看看圖上畫了什么呀?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睂W生答:“春天,我們到處都能聽到小鳥的叫聲,花兒開得好漂亮,春天的景色真美呀!”這種方式不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從而也提高了孩子們的口語表達。學生基本了解了這首古詩的大意。
2.看圖猜詩。準備幾幅圖畫,讓學生說說“都是哪首古詩里的圖片?”這種形式本身也是一種游戲,學生不僅能在玩中學,還能在訓練中了解孩子們對古詩內(nèi)容的理解和對古詩的積累程度。最后,讓學生們在右邊寫出這首詩。借此檢查孩子們的書法進展狀況。
3.根據(jù)古詩引導學生繪畫。平時我注意觀察了,孩子們經(jīng)常用彩筆畫卡片,下課時候他們自豪地展示著自己的作品,學生用簡筆畫同樣可以描繪出古詩內(nèi)在的美。孩子們這個愛好給了我啟示,那就讓學生給詩配畫,于是我就用《詠鵝》這首詩,讓孩子配圖。孩子們邊讀古詩邊去琢磨我們要以什么樣的畫面來表現(xiàn)出古詩的內(nèi)容呢?當孩子們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拿出彩筆畫出了浮在水中伸出了一只曲項向天歌的白鵝,紅掌撥動著綠波,水面還泛起了輕輕地漣漪……!我明白了,他們讀懂了這首古詩,用一幅美麗的畫面將這首詩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至。意想不到的收獲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我很驚訝!且更欣喜。
三、競賽形式積累古詩
競賽,能檢驗學生的積累情況,我們學校的活動每個月進行一次古詩詞有獎大賽。學生們對這個競賽很感興趣,都想在全校取得好成績,這種方式觸動了孩子的心靈,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學習的熱情。有了這種激勵,孩子們背古詩的興趣更濃了,學校的早自習有十五分鐘就是我們背誦古詩的時間,你會聽到校園里朗朗的背誦古詩聲音,這種環(huán)境和氛圍,孩子們便不知不覺地投入了學習古詩中去。
四﹑肢體表演情感交融
有很多學生平時很喜歡看電視劇,喜歡學舞蹈。特別我們班孩子,在上語文課的時候,他們經(jīng)常不自覺得就隨著文章的內(nèi)容動起來,特別是學到動詞就敏感,有著好動的天性。所以在學習古詩的時候,我就利用這個可愛的天性,用肢體表演來體現(xiàn)出古詩的意境,孩子們可以從中加深固化詩中的的意境。比如在學習《回鄉(xiāng)偶書》中,我給學生準備了道具。一名孩子戴上胡子,拄著拐棍,扮成一副老人的模樣(賀知章),蹣跚的回到家鄉(xiāng),有一個較小的孩子跑過來,問他:“老爺爺,你是哪來的呀?”老人說“我是賀知章啊,來自京城?!毙『簡枺骸奥犇愕目谝?,你是我們這里的人吧!可是我怎么不認識你?!薄笆前?,我也是這里的人,只是離開家很久了,現(xiàn)在大家都不認識我了?!本瓦@樣這首《回鄉(xiāng)偶書》?!吧傩‰x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焙⒆觽兊那楦袑⒆呷牍旁?,帶入了情景中。情感學詩,效果顯著。
五、配曲唱誦趣記古詩
音樂能給我們帶來美好的心情,優(yōu)美的旋律,讓人心情愉悅。如果把詩譜上曲,和著曲調(diào),則更能感受到古詩韻味的美妙!其何樂而不為呢?我找來了《春曉》、《詠鵝》、等幾首有配曲的古詩,借用現(xiàn)代化媒體手段,制作音視頻進行演唱。編排上一些簡單動作,讓學生跟著歡快的音樂旋律邊唱邊舞,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詩,在趣味中達到熟記古詩的目的。
學習古詩,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能神話般地讓孩子們愉悅的接受古詩詞的學習。孩子們不僅愿意學,且還能快樂的學。真心希望他們能在古詩詞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享受著中國古典詩詞的美,從而讓傳統(tǒng)文化滋潤著他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