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偉紅 廖星雨
摘 ? ?要: D.H.勞倫斯深受母親和多位女性的影響,他的創(chuàng)作中大多通過書中人物體現(xiàn)出了他的婚戀觀:相互獨立又相互融合,追求靈魂與肉體的和諧統(tǒng)一。本文通過分析《虹》中湯姆·布朗溫一家三代人的婚姻戀愛故事及各代人對待婚姻的態(tài)度解讀勞倫斯的婚戀觀。
關(guān)鍵詞: 勞倫斯 ? ?《虹》 ? ?婚戀觀
一、引言
戴維·赫伯特·勞倫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是二十世紀英國最具爭議性的作家,他所著的《兒子與情人》《虹》《戀愛中的女人》等作品中含有大量直白的性愛描寫,因此受到當(dāng)時英國社會的猛烈抨擊,其作品被視為“禁書”,以至于英國法院以“猥褻罪”立案審查,其中1915年的《虹》第十二章《羞恥》(羞恥,是那個時代提到同性戀常用的詞)在法庭訴訟中被特別指出內(nèi)容不適。勞倫斯通過這些作品表達出的婚戀觀更是強有力地沖擊了傳統(tǒng)的婚姻思想觀念中的兩性關(guān)系,其放在現(xiàn)在都是值得思考的。勞倫斯強調(diào)婚姻生活中,兩性關(guān)系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交融,即男女雙方既要保持獨立性,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又要尊重自然,回歸到大自然最原始的狀態(tài)(這從《虹》中大篇幅的自然環(huán)境描寫中可以看出)。特別是在《虹》這本書中,通過對祖輩以諾丁漢郡的土地為生的布朗溫一家三代人的戀愛婚姻生活的描寫,勞倫斯向讀者傳遞出了他追求靈魂與肉體相統(tǒng)一的理想婚姻狀態(tài),這一婚戀觀的形成更是與勞倫斯的家庭和戀愛經(jīng)歷密切相關(guān)。
二、勞倫斯自身家庭及戀愛經(jīng)歷對婚戀觀的影響
勞倫斯出生于二十世紀英國的一個礦工家庭,父親沒有受過教育,是個文盲,母親出身小資產(chǎn)階級家庭,受過優(yōu)等教育,身份地位差距巨大導(dǎo)致的爭吵與打罵給勞倫斯童年生活籠罩上了一層陰影,同時開始讓他思考什么是理想的婚姻生活??嘤跓o法結(jié)束這段婚姻,母親只好將所有心血都傾注在兒子身上。她教導(dǎo)勞倫斯知識的可貴,認為只有知識才能讓他成為上層社會的人。她強大的占有欲和控制欲讓勞倫斯從小就對母親十分依賴崇拜,甚至形成了嚴重畸形的戀母情結(jié)。勞倫斯對女性特殊的感情可以從《虹》中湯姆青少年時被妓女勾引到酒樓后的心理描寫中看出來:“這事可把他嚇壞了。在人與人親密相處的農(nóng)家村舍里,女人是占有重要地位的。男人們在家敬重女人……女人是未來生活中宗教、愛情和道德生活的象征……女人是他們的避風(fēng)港和保險箱,是上帝約束男人的手?!闭沁@份對于母親的崇拜,對于女性的崇拜,讓勞倫斯意識到必須擺脫這種狀態(tài),所以他把對母親的特殊情感轉(zhuǎn)移到戀人身上,以追求自由獨立的人格。1904年,他遇到了初戀女友杰西·錢伯斯(Jessie Chambers),杰西的聰明開朗吸引著勞倫斯,勞倫斯的幽默風(fēng)趣也讓杰西心生好感,然而這段戀情卻在勞倫斯母親強大可怕的控制欲下宣告終止。之后在1912年,他遇到了一生摯愛,他的語法課程老師的妻子,三個孩子的母親弗里達,兩人一見鐘情、一拍即合。受過高等教育的弗里達不僅有成熟女人的魅力,還有獨特深刻的思想見解,兩年后,弗里達拋棄家庭,隨勞倫斯私奔意大利。弗里達不論是對勞倫斯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對他獨立人格的形成,還是對他的婚戀觀的形成都有著強烈的影響。在弗里達的影響下,勞倫斯認識到:“男女兩性是唇齒相依的,但又要保持自己的特異性和獨立性,完全的占有或無保留的給予都是不合理的。”
三、《虹》中三代女性的婚戀觀
《虹》這本書中,D.H.勞倫斯描寫了世代住在瑪斯農(nóng)莊,以土地為生的湯姆·布朗溫一家三代人的戀愛婚姻故事。每一代人對待戀愛和婚姻的態(tài)度都有所不同。
(一)第一代人:麗蒂亞
麗蒂亞是一個波蘭地主的女兒,年輕時嫁給了一個德國醫(yī)生。她雖然受過高等教育,對待婚姻卻還是傳統(tǒng)守舊,缺少自己的思想,婚后完全聽從丈夫的宣講,投身于十九世紀的俄國民粹運動,成了一個愛國主義者,跟隨丈夫四處奔波,支援戰(zhàn)場,丈夫死后一個人帶著安娜來到了瑪斯莊園,遇見了湯姆。但受到死去丈夫的影響,麗蒂亞一直被熟悉的陰影所籠罩,少言少語,時而會因為孩子而心煩意亂,躲進暗淡的個人世界里,時而又沉迷于周圍環(huán)境的美妙中。在遇見湯姆時,麗蒂亞的多面性格更是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她一邊感覺到自己對他強烈的呼喚和占有欲:“她感到他是非??煽康娜耍械搅怂麅?nèi)在的活力。他年輕、精力充沛,她喜愛他眼睛里生機勃勃的藍色光芒?!币贿呌趾芊锤袦?,因為他跟她不是一類人,總是在強烈沖動后又陷入自己渾渾噩噩、無動于衷的世界里。面對湯姆的求婚,她搖擺不定、反復(fù)糾結(jié),最后才答應(yīng)求婚?;楹?,麗蒂亞掩飾著自己,自我封閉,對湯姆冷漠疏遠,湯姆因為少年時受母親的影響,對女性有著極大的尊重和敬畏,他感到了一種深深的失望和絕望。兩人雖有著肉體上的狂熱,卻在親密過后因身份地位的差距貌合神離。湯姆苦惱于不了解麗蒂亞的過去,麗蒂亞則沉迷于自己的世界,滿足于莊園的小圈子。即使懷孕后,麗蒂亞依然遠離湯姆,一個人孕育著生命,湯姆覺得妻子自私冷淡,離家次數(shù)越來越多,但心底里對妻子的愛還是不愿讓自己離開她太遠。結(jié)婚兩年后,兩人終于在矛盾中達到了婚姻和性生活的和諧,但精神層面一直存在巨大鴻溝。深受第一任丈夫的影響,麗蒂亞膽小、寡言、少語,總是把自己籠罩在黑暗的陰影下,對待感情猶豫不決、陰晴不定,她和湯姆雖然達到了肉體上的和諧,但精神方面仍然沒有共鳴。
(二)第二代人:安娜
從小喪父,跟著母親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安娜極度缺乏安全感,渴望浪漫的愛情。她一方面想掙脫父母,另一方面對外面的世界感到十分恐懼。堂哥威爾的出現(xiàn)把她從恐懼中解脫出來。威爾身上關(guān)于外面世界的東西讓安娜越發(fā)沉迷于愛情中?!笆撬顾玫搅私饷?,是他拆除了她經(jīng)歷中的墻界。他是墻上的一個窟窿,透過這個窟窿她看到了外部世界的陽光”。這一腔熱情,兩情相悅的沖動感情很快修成正果。剛結(jié)婚的安娜和威爾沉溺于肉體的放縱無度中,可之后婚姻的失敗證明一刻的沖動激情產(chǎn)生的婚姻終究是個錯誤。威爾不善與外界交流,蜜月的數(shù)日放縱讓他想繼續(xù)保持原來的狀態(tài),與外界永遠斷絕關(guān)系,但安娜對于外部世界的渴望讓他害怕、憤怒又痛苦,這種不滿的情緒讓威爾認為安娜會為了外面的世界而拋棄自己,于是他想切斷安娜與外部世界的聯(lián)系。大男子主義的威爾一直認為女人就應(yīng)該臣服于男人,安娜認為人應(yīng)該找點事做,不應(yīng)該無所事事,所以她厭惡威爾的沮喪懶散。于是,兩人之間的斗爭不可避免地爆發(fā)了:“他們倆怒目相視,他氣得攥緊了拳頭。她呢,打心眼里高興,她勝利了。他倆勢均力敵,非一決雌雄不可。”安娜完美遺傳到了麗蒂亞多面的性格,爭吵后的威爾出走一方面讓她萬分內(nèi)疚,恐懼他的離開,另一方面討厭威爾對自己過多的干涉。多年的爭吵、控制、攻擊和猜疑讓威爾不得不服從于安娜的“統(tǒng)治”之下,自己則投身于教堂和雕刻,甚至背叛了婚姻,而安娜則在無數(shù)次的爭吵又和好之后沉浸于做母親的熱情中,二十六歲上下的威爾已經(jīng)是四個孩子的父親了。最后兩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妥協(xié),只有肉欲上的激情和契合:“他們的愛情就變成了這樣,肉欲之強烈和偏激如同死亡一樣。他們之間沒有清醒的親昵,沒有愛的溫柔,只有欲望,感官之無止境、瘋狂的沉醉,這是死亡的激情。”在這里,勞倫斯也表示出沒有精神上的契合,只有肉欲上的激情的婚姻就如同死亡一樣。對比于第一代的麗蒂亞,安娜雖然沒有擺脫和母親一樣的狀況,但也算在不斷的爭吵反抗精神上的隔閡之處有了進步。
(三)第三代人:厄秀拉
作為安娜的第一個孩子,厄秀拉卻和母親完全不同。少女時期的她開始有了自我責(zé)任感,開始意識到了自我。她希望在這個世界上占據(jù)一席之地,想干出成就來。成年后的厄秀拉雖然極討厭教書生活,卻不愿向?qū)W?;蛘哒f向男性社會低頭屈服?!斑@兒有個世界要去征服,知識有待于掌握,資格有待于獲取。她內(nèi)心的需要在驅(qū)使著她玩命地干?,F(xiàn)在,她要在這個世界占據(jù)一席地位的愿望高于一切”。厄秀拉對知識的渴望,對在男性社會中追求自我的欲望可以充分解釋她與斯克里賓斯基的分手。斯克里賓斯基是厄秀拉的初戀,他的直率、我行我素吸引著厄秀拉,但是厄秀拉厭惡戰(zhàn)爭,斯克里賓斯基卻甘愿淪為戰(zhàn)爭的機器,他在戰(zhàn)爭中盲目地效力讓厄秀拉感覺到了兩人之間的巨大隔閡。和前兩代人一樣,這兩個人也在肉體上得到了極大的和諧和滿足,但厄秀拉反對斯克里賓斯基的陳舊觀念,不贊同他的價值觀。她面對這份感情很矛盾糾結(jié),一方面沉浸在與斯克里賓斯基的肉欲上,另一方面苦惱于他無法與她達到精神上的共鳴。婚前的厄秀拉始終不確定斯克里賓斯基就是她想攜手一生的男人,卻在某晚突然醒悟過來,結(jié)束了這段感情:“她說:我認為我不想結(jié)婚。那雙天真、憂慮、困惑的眼睛望了一會兒他的眼睛,然后又移開了,出神地望著別處。”分手后發(fā)現(xiàn)懷孕的厄秀拉雖然有一段時間在否定自己的“自以為是”,否認自己的理想和目標(biāo),認為她自己也應(yīng)該像母親和外祖母一樣,安于現(xiàn)實,全身心投入家庭:“她有自己的男人,自己的孩子,在天底下有一塊自己的藏身之地還不夠嗎?既然這些對她母親足夠了,對她就不夠嗎?她要結(jié)婚,愛她丈夫,做個本分的妻子算了。這就是理想……一下子她感到謙卑,謙卑中包含著茍且求安,她把手腳伸出來就縛,喜歡受縛,稱之為安寧。”突然流產(chǎn)后的厄秀拉在恢復(fù)身體的時間段里清醒過來,意識到其實就是孩子把她和斯克里賓斯基連在一起,孩子的失去讓她完全掙脫了世俗的枷鎖,在彩虹下獲得了新生。第三代人厄秀拉不同于前兩代人,她不會一時沖動,為肉體上的和諧而結(jié)婚,而是為愛而結(jié)婚,不再維系沒有實際感情的婚姻,在兩性關(guān)系中,不做男人的附屬品,為自己而活,追求個性自由。雖然書的結(jié)尾厄秀拉并沒有得到靈魂和肉體相協(xié)調(diào)的婚姻,但最后一段中出現(xiàn)的彩虹,象征了生命的希望和無限可能。
四、勞倫斯的婚戀觀
第一代人麗蒂亞對待感情猶豫不決,與湯姆貌合神離,兩人雖有強烈的肉體沖動,但精神上的無法理解還是導(dǎo)致了婚姻的不幸;第二代人安娜從小缺乏安全感,急于從威爾那里收獲愛情,一時沖動的婚后是由懸殊的價值觀導(dǎo)致的無盡爭吵,兩人達到了肉體層面的和諧,卻永遠無法觸及精神層面的共鳴;第三代人厄秀拉聰明勇敢,從小便想闖蕩諾丁漢郡之外的世界,追求獨立自主的她雖然對斯克里賓斯基有著強烈的肉欲沖動,但她明白兩人不能互相理解,不適合婚姻生活,厄秀拉的清醒獨立讓生命彩虹的出現(xiàn)有了可能,結(jié)尾的那道彩虹也預(yù)示著厄秀拉以后理想的婚姻生活。勞倫斯借助《虹》中湯姆·布朗溫一家三代人的戀愛婚姻故事,從而傳達出自己的婚戀觀和理想的婚姻狀態(tài):一種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融合,追求靈魂與肉體的和諧統(tǒng)一的兩性關(guān)系,以及獲得自身幸福的理想婚姻狀態(tài)。通過麗蒂亞、安娜和厄秀拉對待婚姻各自態(tài)度的描寫,體現(xiàn)出他對女性在兩性關(guān)系中扮演的角色的理解:從最初依附男性,為男性而活,到最后依靠自我,注重個人的性格個性不迷失自我,追求獨立,得到真正和諧的婚姻生活。
參考文獻:
[1]王斌.D.H.勞倫斯的情感經(jīng)歷對其作品《兒子與情人》的影響[J].才智,2010(3).
[2]伍厚愷.勞倫斯尋找彩虹的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周亞華.勞倫斯的女性主義與婦女解放運動[J].人民論壇,2016,506(2).
[4]葛有進.勞倫斯《虹》追求理想中的和諧關(guān)系新女性形象分析[J].佳木斯職業(yè)學(xué)院學(xué)報,2013(1).
[5]王海青.兩性婚姻堡壘之戰(zhàn)——勞倫斯《虹》中三代女性的婚姻抉擇[J].世界文化,2017(11).
[6]吳童.論《虹》中勞倫斯的情愛觀及現(xiàn)代意義[J].內(nèi)江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9(9).
[7]D.H.勞倫斯.虹[M].黑馬,石磊,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5.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項目WGW18107系列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