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春梅
摘要:音樂是一種具有陶冶情操等功能的藝術形式,合唱是聲樂演唱形式之一。加強音樂教育不僅可以開發(fā)學生的智力,也可以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與發(fā)展,很多學校都逐漸開展合唱教學。但是,學生的音樂基礎水平不盡相同,不利于開展合唱教學。而柯達伊教學法是世界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應用柯達伊教學法可以提高合唱教學效果,因此本文將對柯達伊教學法在合唱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柯達伊教學法;合唱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J615.1-4;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1-0245-02
一、前言
我國教育目標為“德智體美勞”,其中美育指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提高學生鑒賞美的能力,音樂教育就是開展美育的關鍵手段之一。開展合唱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但是合唱對學生的音樂能力要求較高,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會導致教學枯燥乏味,柯達伊教學法具有較高的教育價值,因此研究柯達伊教學法在合唱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二、柯達伊教學法概述
柯達伊教學法是以佐爾丹·柯達伊這個名字命名的教學法,代表了柯達伊的教學思想。佐爾丹·柯達伊是匈牙利的音樂教育家、哲學家以及作曲家四??逻_伊一生都致力于歌唱品質的改善、優(yōu)秀音樂教師的訓練、人民音樂水準的提升等音樂教育事業(yè)中,推動了音樂教育的發(fā)展??逻_伊比較推崇民謠,且認為人聲才是最好的教學工具??逻_伊教學法的主要教學方法有首調唱名法、節(jié)奏時值字節(jié)讀法、音樂記譜法、柯爾文手勢法等,這些方法都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柯達伊較為注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推崇民族音樂教育;注重合唱教學:注重早期教育;注重教材和教師的選擇。教師需要深入研究這些思想,明確其內(nèi)涵,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柯達伊教學法在合唱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一)利用民歌、民謠進行助教
我國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其中包含大量的民歌、民謠,這些民歌民謠不僅朗朗上口,也蘊含著地域文化,同時柯達伊也比較注重民族音樂教育,因此音樂教師在開展合唱教學時就可以利用一些適合的民歌民謠進行助教。比如說,教師可以將《數(shù)鴨子》、《外婆的澎湖灣》等民謠改成二部合唱曲,然后再讓學生練習。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心理特點開展教學,合理選擇教材,以保證教學的合理性。
(二)利用齊唱的方式開展合唱教學
合唱指的是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充分發(fā)揮了人聲的優(yōu)勢??逻_伊十分注重合唱并認為應該從小進行音樂教育,因此匈牙利很多小學從三年級就設置班級合唱團,并將不同班級的學生結合起來共同訓練一些簡單易學的合唱曲,之后再逐漸增加難度。在這種教育之下,匈牙利大部分中學生都能夠直接看著樂譜唱合唱。為此,我國應該提高對合唱的重視程度,設置班級合唱團。其次,應該合理設計合唱教學流程,以齊唱為始。音樂教師需要先選擇一些歌詞、節(jié)奏等都比較簡單的歌曲,并帶領學生練習齊唱,讓學生學會配合,保持唱聲的一致性。比如說,音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練習《小螺號》、《可愛的藍精靈》等歌曲。此外,音樂教師也可以經(jīng)常給學生播放一些合唱視頻或者是組織一.些小比賽,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三)利用輪唱的方式開展合唱教學
和齊唱不同,輪唱是由兩個、三個或者是四個聲部在不同時間內(nèi)演唱同一個旋律,從而形成一種此起彼落的效果s。輪唱雖然是在不同時間內(nèi)演唱一個旋律,但是不同的聲部結合起來又能夠形成合唱的效果,是一種獨特的演唱形式。在輪唱過程中,每個人不僅需要演唱好自己需要唱的聲部,也需要認真聆聽其他聲部,從而形成配合。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輪唱這種形式有利于培養(yǎng)音感,也有利于培養(yǎng)獨立演唱和合唱的能力。音樂教師在合唱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輪唱這種形式開展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感。比如說,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練習《兩只老虎》這首簡單生動的歌曲。剛開始練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齊唱這首歌,讓學生熟練掌握歌詞、曲調以及節(jié)奏。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唱第一聲部,自己唱第二聲部,讓學生注意第二聲部的進入方式和進入時間。最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兩組,讓兩組學生進行輪唱練習。在練習時,教師需要多給學生講基礎知識,讓學生注意第二聲部進入時的拍子與速度,以保證聲部之間的平衡和穩(wěn)定。
(四)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固定伴奏的輪唱曲
固定伴奏指的是一直重復的簡短樂句,音樂教師在開展合唱教學時可以適當增添固定伴奏。音樂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上找一些適合的固定伴奏,也可以自己編寫。輪唱歌曲具有一定的和聲反復性,比較適合進行樂句的編創(chuàng),所以教師可以運用輪唱歌曲進行固定伴奏的自行編寫。同時,在編創(chuàng)過程中,教師需要從簡短的樂句當中尋找到比較適合導入齊唱的音高。
(五)利用柯爾文手勢開展合唱教學
柯爾文手勢視唱教學法是柯達伊教學法的關鍵構成部分,最初是由匈牙利音樂教育家約翰·朽爾文創(chuàng)造的。柯爾文手勢主要是利用手勢位置的高低來表現(xiàn)不同的音階唱名(如圖1所示),可以將抽象的音高轉變?yōu)槭謩?,在視覺上形象具體地展現(xiàn)音高,幫助學生理解首調唱名體系中音級的關系,因此音樂教師在開展合唱教學時就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運用柯爾文手勢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柯爾文手勢來表達不同的音高,讓學生先理解音高的意思,等到學生熟練了之后,教師就可以利用手勢進行輪唱和合唱練習。比如說,在練習《小螺號》的第二聲部時,教師就可以通過不同的手勢展現(xiàn)不同的音高,讓學生在視聽訓練當中學會配合。
(六)將表演與合唱相結合
單純地練習齊唱、輪唱以及合唱可能會導致教學枯燥乏味,無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加入表演元素,將表演與合唱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增添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和興趣。將表演和合唱結合起來這種形式可以簡稱為表演唱,主要是通過邊唱邊跳來展現(xiàn)歌曲的情感和內(nèi)容,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在教學時,教師不僅需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提高學生的嗓音條件、提升學生的氣質,還需要讓學生勇于展現(xiàn)自我、表達自我、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此,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創(chuàng)一些比較合適的舞蹈動作,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讓我們蕩起雙槳》是一首較為簡單且好聽的歌曲,在學習到《讓我們蕩起雙槳》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歌唱、舞蹈以及伴奏三個小組,讓學生通過歌唱和舞蹈等形式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這首歌曲的內(nèi)容。歌唱組主要通過齊唱這種方式演唱;舞蹈組主要通過群舞來表現(xiàn)歌詞內(nèi)容;伴奏組當中的人聲需要展現(xiàn)波浪等聲音,以完美展現(xiàn)一首合唱曲。
四、結語
合唱這種音樂形式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審美能力和合作能力,因此越來越受學校以及師生的青睞。教師可以將柯達伊教學法應用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民歌助教齊唱、輪唱等方式優(yōu)化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注釋:
①熊倩.柯達伊教學法在合唱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02).
②宗宇暉.淺談柯達伊教學法在中小學合唱教育中的應用[J].音樂時空,2015(12):165.
③張明靖.柯達伊教學法在童聲合唱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藝術評鑒,2018(09):115-116.
④金桂芳.淺談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6(06):113,119.
⑤應道萍.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11):24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