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
摘? 要:思維導圖通過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方法,將各級主體之間的關系用相互隸屬于相關的層級圖表現(xiàn)出來,把主題關鍵詞和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根據(jù)思維導圖中的詞句的重要性以核心詞為主體,關鍵詞匯為輔,等級逐次降低,表述內(nèi)容逐漸具體化的一種輔助性的學習與教學工具。
將思維導圖運用在初中化學教育中,不但能符合新時代教育的發(fā)展要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化學教學改革?;诖?,筆者根據(jù)初中化學的教學內(nèi)容以及思維導圖的特點,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就前者在后者之中的應用策略,展開探討與教學實踐。
關鍵詞:初中化學;思維導圖;教學策略
化學是對學生在抽象思維方面有一定要求的學科,初中化學的教學內(nèi)容廣而且相對雜亂,理論性的知識較多,若不能及時準確的梳理學生的思維邏輯,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課堂教學質(zhì)量,長此以往,還會使他們從內(nèi)心深處對化學產(chǎn)生畏難抗拒情緒,因此,降低初中生學習化學的難度,增強加深他們對于化學知識的整體把握就成為了重中之重。而此刻,依賴于思維導圖的特點以及優(yōu)勢,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既能在一定程度減輕學生學習化學的負擔,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和學習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 使用思維導圖具有非凡的意義和價值。
一、利用思維導圖來作導航,提升課前化學預習的效率
課前預習是開展有效課堂教學活動的第一步,只要學生在課堂之前對于預先所學的知識有一定程度的認知,在預習過程中明確重點與難點,才能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游刃有余地完成課堂學習。然而,部分初中生對于課前預習的作業(yè)并不重視,時常敷衍了事,一晃而過,看似進行了課前預習,實際上經(jīng)不起考驗,難以對預習對象生成客觀且正確的認識。將思維導圖引入到課前預習,不及能夠指導學生的學習,節(jié)省他們課前預習的時間,還能為其提供較為清晰的知識脈絡、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課前預習效率,滿足其對課前預習高效快速的要求,逐漸糾正他們對于課前預習的看法。例如,在學習“碳和碳的氧化物”這一章節(jié)時,筆者就沒有進行直接教學,而是考慮到學生接觸化學課程學習的時間并不長且章節(jié)知識略微有點難度,就先讓他們進行課前預習該部分知識,并將關于該單元的思維導圖以微課的形式展示給了學生,輔助其學習活動;又如,在學習“燃料及其利用”這部分知識時,因為此部分的學習難度相對簡單,并且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存在一定程度的聯(lián)系,筆者就要求學生在進行此部分知識的課前預習時,以小組為單位,自己制作思維導圖。這樣的課前預習不僅可以節(jié)約初中生的學習時間,為他們的課前預習活動提供一定指導,還可以增強其課前預習成效,為他們的課堂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借助設計思維導圖,進一步提高并優(yōu)化課堂教學質(zhì)量
課堂教學質(zhì)量是學生學習化學的關鍵所在,其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不僅關系到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認知與掌握,還對他們的人生成長和心理健康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設計思維導圖,不僅能在這個過程中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認知,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還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化繁為簡的思維轉(zhuǎn)化能力,激發(fā)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興趣,達到“舉一反三”,促進其良性發(fā)展。譬如,學習“溶液”時,為了提高初中生的學習效率,筆者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就要求學生根據(jù)對于所學內(nèi)容的掌握,先獨自列出思維導圖(簡圖),然后再在小組成員內(nèi)討論協(xié)商,得出相對完整的思維導圖(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在這個過程中,有小組以溶液為核心詞句,以形成、溶解度和質(zhì)量分數(shù)為關鍵詞,通過曲線將這些內(nèi)容連接起來,接著繼續(xù)列述概念、公式等次級關鍵詞;也有小組通過提前進行的課前預習,將下一課的酸堿性引入其中,又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擴充。又如,在學習“金屬和金屬材料”這一章節(jié)時,筆者讓學生在課堂學習時,根據(jù)教材所引述的內(nèi)容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再與自己課前預習時設計的思維導圖進行對比、比照,以此來糾正自己的不足。這樣的教學模式將思維導圖的充分利用落實到了實處,對提高并優(yōu)化課堂教學質(zhì)量有著顯著的效果。
三、通過糾錯填補思維導圖,深層次地加深知識把握程度。
思維導圖不但在課前預習與課堂教學中有著顯著的作用,其在初中化學復習教學的過程中的應用效果亦不容小覷。其不但能夠幫助學生在知識系譜圖上構(gòu)建系統(tǒng)性的理論知識框架,還能幫助查漏補缺,增加學生對其所學知識的整體把控程度,以此來增強初中化學復習教學成效。為此,筆者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填補思維導圖的方式,來開展有關教學方案,以推動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譬如,在學習完九年級上冊的化學教學內(nèi)容后,為了提高學生了的復習效率,筆者首先自己制作了一副相對完整的思維導圖;緊接著,將該圖中一些關鍵重要的部分(如原子結(jié)構(gòu)、氧氣的制取步驟以及其化學反應式等)進行涂改或者刪除留出空白。隨后讓學生通過自己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來進行糾錯與填補。然后,通過分析糾錯填補的結(jié)果,了解他們對于化學學習過程中的掌握程度(如對制取氧氣的步驟不夠熟悉,集氣裝置的選擇錯誤等);最后,根據(jù)分析掌握程度的結(jié)果,引導學生認識到自我知識的掌握不足,從而在復習階段更加具有針對性,也有利于加深其對于知識的整體把握程度。
結(jié)論
總而言之,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教育中的應用,是契合當下時代對于教學要求的體現(xiàn),亦是滿足學生對于學習與生長的表現(xiàn),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時,要認真掌握分析思維導圖的特點,揚長避短,采用合理且科學的教學方法,開展有效切優(yōu)異的教學活動,以此來實現(xiàn)化學教學的突破,在迎合新時代教學改革打造高效課堂的同時,督促學生全面正確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趙振鋒.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04.
[2]? 李明山. 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幾種類型[J]. 學周刊,2017(18).
[3]? 米春陽. 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金屬”單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