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丹
【摘要】學習英語的前提是要理解英語的文化背景,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是培養(yǎng)的主要目標,跨文化交流意識作為語言運用能力的主體,應加深對跨文化交流意識的重視程度。本文就2012部審人教版7年級英語教材展開分析,分析中學英語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現(xiàn)狀,探究其對策,以期能夠為中學英語跨文化交流意識培養(yǎng)提供借鑒。
【關鍵詞】中學英語;教學;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
在傳統(tǒng)教育中,中學英語教學多注重提高學生語言知識的儲備,雖然這樣學生的語言知識在現(xiàn)階段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但語言的綜合能力卻無法得到顯著的提高,多數(shù)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只停留在書本中,在使用語言和實際的交流中無法發(fā)揮英語的語言價值。新課程指出,義務教育要培養(yǎng)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提高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和國民的交際能力,英語跨文化交流意識是英語學習的關鍵,唯有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跨文化交流意識,加強學生對英語的文化背景的理解,才能夠發(fā)揮出英語學習的價值。
一、培養(yǎng)跨文化交流意識的重要性
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增強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閱讀學習能力。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交流和閱讀理解英語文章,每個國家都具有自我的文化傳統(tǒng),了解其文化傳統(tǒng)才可以更好的交流。同樣在閱讀英語文章時,僅僅理解其字面意思是不夠的,還要對其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產物。中西方文化是存在較大差異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導致道德價值觀念、思考方式、地方風俗等不同,文化背景的差異導致語言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讓學生充分了解到英語的文化背景,更好地學習英語。
二、培養(yǎng)跨文化交流的內容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目的主要為考試為主,更為注重學生的應試考試能力,許多學生學習英語就是為了考試,一旦脫離了試卷,英語就沒有用武之地。這樣的教學學生的寫作能力雖然較強,但是學生在應用英語的實際能力較差。如今,我國隨著持續(xù)開放,學生必須擁有良好的語言交際能力,這就需要在中學教學中奠定良好的跨文化意識基礎。在中學英語教材中,會出現(xiàn)許多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教師需運用這些內容讓學生了解到跨文化交流內容。另外,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形成跨文化交流的意識。中國沒有培養(yǎng)跨文化交流意識的西方環(huán)境,需要我們自己進行創(chuàng)造,讓學生感受到西方文化。
三、中學英語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
第一,教學內容與方法問題。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初中英語教師在運用教材時,主要教授語法結構和單詞的讀法,以記憶理解為主,忽略了語言的文化背景,導致學生只是較為生硬的照搬應用語法規(guī)則。同時學生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較為枯燥無味,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另外,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往往套用中文的語法格式,造成“中式英語”的形成,學生在這兩種語言的思維轉化能力較弱,造成學生的英語學習較為困難,并且學習效率較低。最后,初中英語教師自身的英語文化水平存在一定的限制,對于英語的文化背景和語言駕馭能力對學生英語學習具有較大的影響。
第二,文化語言環(huán)境缺乏?,F(xiàn)階段,我國初中英語教學缺乏英語語言環(huán)境,只有少數(shù)初中學校擁有英語外教,多數(shù)學校英語教師為中國英語教師,自身身處的文化環(huán)境與學生并無差異,這就導致學生較為缺乏跨文化交流的語言環(huán)境。而少數(shù)擁有外教的中學學校,雖然其英語語言文化環(huán)境優(yōu)于無外教的中學學校,但是無法營造出較大范圍的英語語言文化環(huán)境。所以我國中學現(xiàn)階段的英語語言文化環(huán)境較為缺乏,對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并無實質性的促進。
四、中學英語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對策
第一,靈活運用教材內容。中學英語教材中包含了許多英語國家的文化,教師在應用教材時應充分去挖掘教材內容。例如7年級英語上學期第一單元教學中,依照課文內容建立學生的認知目標,讓學生掌握英語國家的問候方式,例如介紹自己和問候他人的句型,掌握數(shù)字0-9及電話號碼的問答,同時對比我國通常的問候方式,比較我國與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的不同,加深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的掌握。
第二,優(yōu)化教學方法。中學英語教學的難點就是培養(yǎng)學生西方文化素養(yǎng),這其中涉及到飲食文化、交談文化、地方習俗文化等,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優(yōu)化其教學方法。在7年級英語下學期第一單元教學中,首先教師在對本章內容進行備課時,找尋本章內容可介紹的文化背景,并教材內容進行分析確定本章學習重點,本章內容主要學習國家名稱和where引導的特殊疑問句,依照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首先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應用多媒體教學,向學生展示這些國家的一些特征事物并配上相應的英文單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掌握國家與城市的讀法和拼寫。其次,本章圍繞“談論國籍”這一話題,要求掌握一些語言結構,同時通過和別人交流了解世界,在教授學生相應的語法格式時,重點介紹這些國家一些文化背景內涵和國家名稱的內涵,以及一些語法格式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識。
第三,營造文化學習氛圍。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課程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進行課程排演,加深學生對于語言文化背景的理解,增強學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識。例如在7年英語下學期第8單元教學中,本課程主要為生日,學習生日和日期的表達,相應的情景教學較為容易開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此次情景教學,如為某位同學慶生,讓學生運用課堂學習知識,詢問其生日日期,同時對比我國傳統(tǒng)的慶生方式,了解英語國家的慶生方式,將其應用到情景教學中,加深學生對其文化背景的理解,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另外,在課外活動時間,英語教師也可開展其他方式,讓學生體驗中西文化的差異性,增強其跨文化意識。
第四,準確認知課堂教學主體。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正確定位自我,遵循新課程中“以人為本”的觀念。教師要正確定位自身在課堂上的身份,去促進學生主動理解英語的文化背景,細心傾聽學生各種想法,滿足學生對于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的好奇心,豐富其課外知識儲備。在課堂上要將中心放在學生的學習上,不能將知識醍醐灌頂?shù)慕淌诮o學生,也不能過于讓學生自主,教師將學習內容進行淺顯的分析,利用教材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在適當?shù)幕钴S教學氛圍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學習愿望,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中學英語教學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對中學英語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學英語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跨文化交流意識。語言是從文化中產生的,要想掌握一門語言,就必須要掌握該語言的文化背景。所以,中學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要引導學生去理解和學習英語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參考文獻:
[1]孫衛(wèi)衛(wèi),趙玲麗.中學英語教學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J].中學生英語,2018(006):66.
[2]辛俊霞.中學英語教學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現(xiàn)狀與對策探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9(0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