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蓉芳
小學班主任認真肩負起德育教育的責任,這是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務。為了完成這一任務,小學班主任有必要挖掘有效的德育素材,將其巧妙地融入到自身的德育教育過程中來。其中,針對小學生愛國主義意識不強、奉獻意識和服務意識薄弱等方面的問題,小學班主任要積極挖掘愛國素材,利用合適的愛國素材推進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因為德育是小學教育的基礎,所以小學班主任在開展自身教育工作時要突出德育。而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要求小學班主任要貫徹落實愛國知識的教育,并激發(fā)小學生的愛國情感,也要注重引導小學生的愛國行為。如今,繼承與發(fā)揚愛國主義精神,并將其體現(xiàn)在個人的實際行動中,這已經(jīng)成為學校德育育人的重要主題,意味著愛國主義教育是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的主旋律。因此,小學班主任要在自身德育工作中以愛國行為嚴格要求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小學生能夠逐漸增強熱愛祖國之心,使其在長大以后以赤誠之心為祖國做出奉獻。
小學班主任承擔著從小抓好德育工作、提升小學生素養(yǎng)水平的重要任務。而要保障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教育的質量,則要將德育教育擺在班主任工作的首位。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班主任應該形成一套有效的德育教育素材,讓素材“說話”,推進德育教育工作的健康發(fā)展。
一方面,小學班主任在自身德育工作中巧妙地融入素材,有利于增強德育內(nèi)容的說服力,讓小學生在德育素材閱讀的過程中獲得德育感悟,幫助其更好地內(nèi)化德育知識,體會德育內(nèi)涵,領悟德育情感。另一方面,小學班主任將素材與德育教育相結合,可改善當前僵化的德育氛圍。尤其是德育素材源自于生活,小學生在班主任的德育指導下,可更深刻地體會到德育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學會將自己在德育學習過程中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使其潛移默化地養(yǎng)成良好的德育素養(yǎng)與行為習慣。
因此,小學班主任若是要圍繞著愛國主義教育為中心推進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則可挖掘豐富的愛國素材,在愛國主義教育讓愛國素材“說話”,以提高愛國主義教育的質量,切實拓展小學生的愛國知識結構,讓小學生內(nèi)心產(chǎn)生更強的愛國情感,并形成正確的愛國行為。
愛國主義教育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的愛國情懷,使其從小樹立起忠于國家和人民的責任意識,并樹立起民族自尊心與民族自豪感,成長為積極為國奉獻的優(yōu)秀人才。為了實現(xiàn)愛國主義教育的德育目的,小學班主任要從愛國素材與德育教育相融合這一路徑入手,開展有效的班主任德育教育活動。
3.1構建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德育素材體系
小學生的在校學習時間長達六年,班主任要保障德育工作的長效運行,并讓素材“說話”,就要注重在德育工作指導綱領的框架下思索如何構建德育素材體系,增加德育教育的“含金量”,讓班主任德育工作取得理想中的教育效果。為此,小學班主任若要開展有效的愛國主義教育,則可積極挖掘豐富的愛國素材,將其融入到愛國主義教育知識體系之中,構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德育素材體系。
例如,小學班主任可抓住新生開學、期中或期末等關鍵教育階段,自主挖掘愛國素材,或者大力組織學生主動挖掘愛國素材,建立起愛國素材專欄,為構建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德育素材體系提供充足的素材。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可以與小學生進行互動與交流,征求小學生的意見,特別是一些優(yōu)秀學生干部對德育素材體系構建的相關意見,融入更有效的愛國素材。比如小學生從自身喜好出發(fā),提出將愛國素材精簡地展現(xiàn)在圖片中,讓愛國素材一目了然、生動形象、易于理解。比如在某一圖片中,我們可以鮮明地標注“紅領巾,愛國夢”這一主題,并附上紅領巾的畫面,讓小學生清晰認識到“紅領巾”的內(nèi)涵,理解自己身為紅領巾,實現(xiàn)愛國夢的責任與義務。通過這樣的方式,班主任可帶領小學生建立起愛國圖片素材庫,將其巧妙地融入到德育素材體系之中。又比如小學生提出以小抄報為載體,定期讓班上的同學在小抄報輪流更新愛國主義的相關知識。這也是構建德育素材體系的重要途徑,班主任可將其納入到德育素材體系之中,幫助小學生拓展個人的愛國主義知識。
3.2開展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素材型班會
開班會一直以來都是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徑,小學班主任可充分利用開班會的活動形式貫徹落實德育教育。因此,班主任要在德育教育中巧妙地融入素材,則可讓“素材型班會”成為一種常態(tài)性的班會活動形式,讓小學生在參加班會的過程中,針對性地閱讀豐富的德育素材,有利于提高小學生對德育素材的閱讀與理解能力,并且激發(fā)小學生的德育情感。
小學班主任若要以愛國主義為主題展開班會,并融入豐富的愛國素材,則可相應地開展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素材型班會。因此,班主任可在班會課上為小學生播放愛國故事PPT,融入岳飛精忠報國、屈原負石投河、梁紅玉隨夫出征、崇禎皇帝焦勞成疾等歷史故事類型的愛國素材,讓小學生產(chǎn)生視覺上的震撼,再讓愛國主義精神直擊小學生的心靈,使其產(chǎn)生愛國情感。在這一素材型班會上,班主任可讓小學生圍繞著相關歷史故事,講述這些歷史人物在自己心目中的愛國形象,并討論他們身上的愛國行為,再闡述自己對愛國主義的認識,談一談個人對愛國主義精神的理解。
小學班主任也可以從備受關注的抖音視頻平臺上挖掘愛國素材,如警察勇猛抓壞人、消防人員奮不顧身救人、科學家的英雄事跡簡報等方面的視頻,讓小學生從警察、消防員、國家科學家等等不同角色的人物形象入手,討論他們身上體現(xiàn)的愛國主義精神,解讀各種職業(yè)崗位的愛國行為,讓小學生更好地意識到愛國主義的廣泛內(nèi)涵,并學會思考如何通過個人的行為體現(xiàn)自己的愛國主義精神。
3.3以愛國素材引領愛國主義德育實踐活動
在小學班主任的愛國主義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認識到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性,正視愛國主義教育中實踐性不足的問題,積極帶領小學生參與到德育實踐活動之中。為了提高德育實踐活動的有效性,班主任應以素材引領德育實踐活動,讓小學生在認識到德育知識與德育生活實踐之間的聯(lián)系的基礎上,主動投入到德育實踐活動之中,使其漸漸增強個人的愛國情感,并形成正確的愛國行為。
例如,班主任可先帶領小學生參觀本地區(qū)的革命烈士陵園,讓他們自主通過多種渠道來了解這些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探尋真實人物的愛國情感與愛國行為。而這些革命烈士相關的歷史故事可以作為愛國素材,引導學生正確樹立起愛國主義精神。班主任也可以在重大節(jié)日活動中,融入豐富的愛國素材,引領小學生參與到愛國主義德育實踐活動中。例如班主任可積極挖掘和搜集國慶節(jié)這一重大節(jié)日相關的愛國素材,組織小學生參與到“迎國慶愛國衛(wèi)生活動”、“紀念建國七十周年活動”、“愛國主題親子跑活動”等愛國實踐活動之中,有利于小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更深刻地感悟愛國主義精神的內(nèi)涵,增強自身的愛國情感,并學會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個人的愛國行為,使其在長大以后真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踐行愛國行為,真正做到忠于國家、為人民服務、為國家積極做出貢獻。
總之,小學班主任要認識到愛國主義教育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并注重在愛國主義教育中讓素材“說話”,巧妙地融入豐富的愛國素材,增強愛國主義教育內(nèi)容的說服力,拓展小學生的愛國主義相關德育知識,增強小學生的愛國情感,讓小學生形成正確的愛國行為,實現(xiàn)小學班主任愛國主義教育的德育目標,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江蘇省太倉市沙溪鎮(zhèn)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