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高中英語人教版必修二Unit1 Cultural Relics的閱讀教學實例,將思維導圖用于英語閱讀教學中,促進學生在閱讀中提升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關鍵詞】閱讀教學;思維導圖;核心素養(yǎng)
【作者簡介】覃矜(1984-),女,廣西南寧人,南寧市第三中學,中學一級,教育碩士,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
一、 引言
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高中英語課標首次將思維品質納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將其作為基本學科能力之一。
思維導圖是一種利用圖形幫助學生學習語言的工具,是用來構建知識、發(fā)散思維、提高學習能力的可視化思維工具。思維導圖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幫助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構建思維導圖,從而鍛煉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本文結合高中英語人教版必修二Unit1 Cultural Relics的閱讀教學實例,闡述如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效運用思維導圖,達到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二、 教學過程
Step 1: 讀前——引入主題。
1. Presentation:教師展示一些文化遺產(chǎn)的照片后提問:What are cultural relics?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問題提煉關鍵詞,如old、 rare、valuable等,形成以下頭腦風暴圖(見圖1)。
學生了解文化遺產(chǎn)的特征后,引出文章中的文化遺產(chǎn)主題——琥珀屋。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amber? What words would you use to describe the Amber room?
[設計意圖]引出主題,激活學生已有知識,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的欲望。
2. Predicting:教師引導學生關注文章標題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插圖和文章的第一句話“Frederick William I, the king of Prussia, could never have imagined that his greatest gift to the Russian people would have such an amazing history”,隨后要求學生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預測文章內容,從而得出圖3。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預測文章內容,直觸主題,激活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Step 2: 讀中——梳理文本,把握細節(jié)。
1. Skimming: 學生速讀,結合相關問題與段落,梳理關鍵問題并歸納,從而把握文章的基本框架與主要內容,并檢測讀前的預測是否正確。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根據(jù)文章的框架結構,梳理出條理清晰的信息。
2. Locating detailed information:教師展示思維導圖的一部分,引導學生分析內容,適當整合文章的零散信息。下面以appearance和history部分為例,解析如何利用思維導圖訓練學生找到細節(jié)、整理相關信息的能力。
Part1: appearance: What words would you like to describe the amber room?
為了提高閱讀效率,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思維導圖從material、color、style、decorations四個方面來獲取細節(jié)信息,在語境中聯(lián)系和對比物品描述的表達方式,為后續(xù)開展讀后活動奠定語言基礎。
[設計意圖]本部分讓學生在完成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把描述物品的信息有效提取出來,學生初步了解描述琥珀屋的信息,為后面完成寫作任務作鋪墊(如圖5)。
Part 2:history:What was the amazing history?這部分主要分析琥珀屋的歷史,教師以歷史發(fā)展和影響作為兩個思維導圖的核心,逐步帶領學生填充相關知識點。
在學生對琥珀屋的具體歷史有所了解后,可引導他們總結這段歷史:The amber room was an amazing treasure with an amazing history.
[設計意圖]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學生能很快把相關信息提煉出來,鍛煉學生尋找關鍵信息和歸納信息的能力。
Step 3: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
1. mindmapping facts and opinions
2. Summarizing facts and opinions
[設計意圖]通過思維導圖對比細節(jié)、關注語言,讓學生深入文本,體會這些描述的意義,使學生在理解語言的同時形成自己的見解,體驗學習的樂趣,訓練語言敏感度。
Step 4:利用課上所學的思維導圖,遷移寫作。
本環(huán)節(jié)聚焦facts and opinions的描述,讓學生口頭作文。內容如下:
假定你是李華,自制了一些中國結(Chinese knot)。給開網(wǎng)店的美國朋友Tom寫封信,請他代賣,信中內容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 外觀(尺寸、顏色、材料);2.象征意義;3.價格。
[設計意圖]學生回憶文章脈絡,模仿語言精華,并把文章的主題語言遷移到新的主題中,實現(xiàn)創(chuàng)新。這樣的作業(yè)設計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創(chuàng)造力,促進課堂教學情感目標的達成,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三、反思和感悟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能夠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在閱讀中,學生應積極思考,鍛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遷移創(chuàng)新所學內容到中國文化內容中,又能增強文化自信,進一步落實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鄒必影.例談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0(2):33-38.
[2]賈傳安.利用圖表的英語語篇策略研究[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6(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