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麗 高悅敏 宋玉紅
摘 要: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模式,各個層次的教學因此轉入了線上教學模式。本文根據(jù)自身教學實踐,闡述了遇到的問題及對策,希望能拋磚引玉。
關鍵詞:應用文寫作; 線上教學;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H193.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0)8-168-002
我教研室擔負著全院公共基礎課的教學任務。按照我院《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育教學工作方案》要求,我們已于2月24日開始新學期應用寫作課程線上教學。根據(jù)學院教學工作計劃要求,開課前每位任課教師為線上教學準備了至少二周教學內容的教學資源,開課后利用“教學平臺+QQ/微信”的模式在線上指導學生學習,我們線上教學使用的平臺主要有藍墨云班課、騰訊會議、微信/QQ群,大部分老師都綜合使用了多個平臺授課。
一、線上教學具體情況
為全面掌握我教研室線上教學實施以來的總體情況,積極搭建師生間的溝通平臺,匯總學生和教師對于線上教學的體驗和教學反思,基于課程特點,我們同頭課教師對當前授課情況進行了交流,重點對如何確保教學進度和質量進行了討論。具體情況如下:
1.教師授課情況
我教研室專任教師7人,校內兼課教師5人。延期開學期間的線上課,25%由老師獨立建設;50%由課程團隊共同建課;25%使用網(wǎng)絡現(xiàn)成課程資源。75%的老師采用輕直播+平臺討論+答疑的方式進行線上教學;25%的教師采用全程直播的方式進行線上教學。
2.學生學習情況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對線上教學方式表示滿意,也越來越配合;也有部分同學表達了希望盡快開學,回到現(xiàn)實課堂的愿望。學生認為最好的線上教學平臺是騰訊會議、藍墨云,并輔以微信群;學生認為線上課程對學習幫助最大的環(huán)節(jié)是課前教學資源上傳和課上直播。
3.線上教學進度和質量
教學進度方面,線上教學與線下基本不存在差異;線上教學能很好的落實授課計劃;只要準備好相應的教學材料,線上教學能與線下教學同等質量,甚至有些課程內容感覺比面授效果更好。根據(jù)《應用文寫作》課程特點以及教學目標要求,教師需注重學生寫作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及寫作技能的實際提升,因此需要大量實實在在的寫作實操訓練?,F(xiàn)在的在線教學因學生一切學習活動均需在家完成,大部分學生具備使用電腦進行寫作實操的條件,利用這一有利條件,教師強化了課前預習任務的布置、課中寫作任務的指導、課后拓展訓練的跟進。同時,指導學生課前對硬件及軟件環(huán)境做好充分的準備;課中講練結合,進一步有效落實“做中學”;課后利用時間及環(huán)境優(yōu)勢使寫作延伸訓練得以充分實現(xiàn)。因為教學影音資料可以回看,比線下教學多了可以反復聽課的機會,因此,學生的寫作理論學習更加扎實,與寫作技能訓練得以充分結合,實操訓練扎實落地,寫作素養(yǎng)及技能相較以往得到了更大程度上的提升。當然,任課教師課前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充分的準備,精心設計課程環(huán)節(jié),搜集豐富的教學資源,是保證教學進度和質量的根本前提。
二、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
各位任課教師也普遍提到線上教學的局限性及對教學質量的影響。
1.在線教學模式下的教師對學生存在監(jiān)控盲區(qū),無法全方位、無障礙地監(jiān)督全體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從學生課堂練習及作業(yè)的完成情況來看,自主學習能力與學習效果基本成正比。部分學習動力不足、學習形式隨意、學習狀態(tài)不佳的學生會出現(xiàn)學習情緒倦怠;個別自律性比較差的同學,只簽到,參與部分活動,但不進入線上課堂,抄作業(yè)、胡亂上傳作業(yè)的情況都可能存在。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不能像平時課堂那么隨時提問隨時解決問題,教師的管理能力隔著屏幕也下降了一個等級。
2.上課高峰期,網(wǎng)絡卡頓問題的集中出現(xiàn),影響正常教學進度和效果。
3.由于平臺自身缺陷、部分老師對教學平臺使用不夠熟練、教師學生設備故障或操作失誤等原因,導致教師和學生在上課時偶爾會遭遇資源上傳或下載困難、平臺數(shù)據(jù)更新異常等問題。
4.課程平臺線上教學資源不夠豐富,更新不到位。缺少與訂制教材相匹配的電子教材,給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造成了障礙。
三、應對措施
1.建立有效的線上教學督導機制,規(guī)范教師教和學生學
教研室教學督導員不定期檢查每位老師的線上教學情況,要求任課教師在每一次課程結束后及時提交《課堂情況記錄單》。各教研室組織教師在課程群就線上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如何有效利用網(wǎng)絡教學平臺和教學資源等進行定期交流研討,交流分享線上教學經(jīng)驗,特別是就線上教學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探討解決的方案,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果。
2.合理解決網(wǎng)絡卡頓問題
任課教師要對網(wǎng)絡平臺的即時可用性、穩(wěn)定性有一定的預判,在主選平臺外,要確定備用平臺或手段,在網(wǎng)絡不暢、平臺卡頓的情況下,啟用其他教學方案,保證在課程進行時始終與學生保持聯(lián)系,確保教學穩(wěn)定。
3.保持師生溝通交流
隨時征求學生意見,研究并改進教學方法。上課前一天提醒學生下載所需資源,提前預習授課教材掃描版,提出問題,課堂上集中剖析教學重點和難點。在線課堂還采取了按組提交任務的做法,每個人的表現(xiàn)都與整個團隊成員在本次教學中的成績息息相關,這樣促使組內同學互學互助,共同提高,團隊合作精神得到培養(yǎng)。
4.強化在線互動
適當增加課中搶答、限時完成練習、課堂討論和小結測試等教學活動檢測學生學習效果;對學生提出問題、解答問題都增加額外的經(jīng)驗值,以激勵學生參與。
5.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調整教學
針對高峰期平臺卡頓嚴重的情況,可以在保證學生出勤率和學習效果的前提下,向教務處申請,嘗試臨時調整上課時間進行授課。
四、學生返校后課堂教學與線上教學有效銜接的保障措施
正式開學后,我們將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確保課程學習和考核標準的延續(xù)性。具體措施:(1)為保證開學后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效銜接,多數(shù)老師計劃利用一定課時,小結線上教學內容,對重點知識進行檢查與回顧,通過課堂檢測或填寫調查問卷等多種形式,查漏補缺,以確保后面的教學工作能夠正常開展。(2)各位任課教師對學生線上教學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完成情況進行總結,發(fā)現(xiàn)共性和個性問題,正式開學后對學生進行當面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