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兆清
【摘要】有效課堂是指學生們能在課堂中有所收獲和成長的課堂,是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和目標。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語作為培養(yǎng)學生們語言能力的重要學科,要基于有效教學打造有效課堂,實現教學方式的轉型和優(yōu)化,讓初中英語課堂更生動,讓初中英語教學更精彩,更適應教育改革發(fā)展需要。本研究結合筆者的工作經驗,分析影響初中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的原因,以及如何利用有效教學讓初中英語更精彩。
【關鍵詞】初中英語;有效教學;高效課堂
有效教學是指教師的教學活動展開能實現“成本-收益”比的最優(yōu)化,以最少的投入發(fā)揮實現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充分實現英語教學的目標,對學生智力發(fā)展和思維拓展能產生積極導向作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需要針對教學要求作出快速且有效反應,調整傳統(tǒng)的被動牽引式教學方式,實現引導和開放型的初中英語教學,為初中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支撐。
一、影響初中英語有效教學的原因分析
(一)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不到位
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英語老師占據主體者的角色,容易忽視學生們在語言學習中的體會與感受,導致學生日益成為英語老師和英語課堂的附屬者。學生們日益接受跟隨教師的思路,總是囫圇吞棗般地將知識點“吞咽”,知識的理解與消化并不到位。學生們缺乏創(chuàng)新學習和靈活學習的方法,常死記硬背的學習英語單詞和英文課文,根據艾賓浩斯記憶曲線得知,時間稍長學生們容易對知識點失去印象和記憶,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也明顯受阻,影響初中英語的有效教學。
(二)英語教學方法的局限
新課程改革推動傳統(tǒng)英語教學理念和模式在新的教育體系下落幕,但系統(tǒng)化教學模式仍是大多英語老師的教學偏好。初中英語老師的教學活動常受到教室、教材等因素的限制,難以借助多元的現代教學技術和教學手段活躍英語課堂,新時代的青年們對教師一味的“講”缺乏好感,而英語老師單調的教學方法影響學生們對英語知識的深度理解,阻礙學生們英語學習技能的發(fā)展,長期“授之以魚”的教學風格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師生間有效互動缺位
英語是大多學生的第二母語,語言學科的學習需要學生們動手、動口和動腦,從字母、詞匯和短語中不斷累積語言學習技能。英語課堂中師生間的有效互動能針對性的解決學生們口語表達問題、語法思路問題等等,但部分老師的英語課堂留給學生們表達的時間是少之又少,難以實時獲得學生們英語學習的反饋,整個英語課堂在英語老師的“一言堂”下沉悶且乏味,打造精彩的英語教學僅僅是“空想之談”。
二、構建有效教學,讓初中英語教學更精彩
(一)情境教學,吸引學生們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
教學活動的組織開展離不開情境的支撐,以情境教學為依托能實現有效教學。初中英語課堂中常因句式結構復雜或易混詞匯而增加了學生們的理解困難和學習難度。為解決這一難題和困境,英語老師們需要融合情境教學,圍繞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能讓英語教學更精彩的體驗式情境,利用初中生們的心理機制獲得態(tài)度體驗,引導學生們在情境下理解文章,產生英語學習的長久興趣。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下冊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的3a部分時,英語老師設計簡單的體驗式角色扮演情境,學生們分別扮演旁白和“The Monkey King”,旁白將“The Monkey King”的一些基本特征英文介紹時,“The Monkey King”負責用夸張的表演詮釋這些特征,角色情境的演義中,學生們積極理解文章內容和翻譯句式,對關鍵詞和詞組的掌握程度不斷強化,在詼諧的表演中學生們對短文的閱讀理解積極性大大提升,強烈激發(fā)了學生們對英語的學習情感,還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
(二)合作探究,實現“理論知識”向“英語技能”的轉型
合作學習是以多個體間配合和交流為主的學習方式和方略,合作探究方式倡導學生們主動探索和挖掘,強調教師們作為輔助者地位,是有效緩解應試教學模式不足的選擇,能明顯激發(fā)學生們作為課堂真正的主體意識。合作探究是讓初中英語教學更精彩的重要方式,在英語學科中合作探究與其他學科存在一定差異,更強調學生們從英語知識記憶到英語技能掌握的轉變。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What color is it?》時,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發(fā)現身邊的顏色并進行英語發(fā)音和詞匯練習,以組內提問的形式對顏色詢問的句型和基本答法有深度掌握。組內學生英語口語水平和綜合實力參差不齊,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導學生組內共同進步,對顏色相關詞匯做到爛熟于心,快速反應,一方面可以凸顯合作探究的精神,另一方面能實現小組中互幫互助,整體上把握單詞的發(fā)音。
(三)生活化教學,推動“知識學習”向“知識應用”的調整
陶行知先生對生活教育提出了獨有的看法,他說:“生活即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而教育?!鄙罱逃m用于各個學科的教學,挖掘各個學科中蘊含的生活內涵并實現知識與學生生活的融合,實現課程教學知識點的生活化,才能引導學生養(yǎng)成在生活中運用英語知識的習慣,發(fā)展學生們英語學習能力。七八年級的英語教材中基本都是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為英語老師生活化教學提供了便捷和支持。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內容時,以交通方式為主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們很有發(fā)言權。英語老師為學生們提供不同的生活化模擬場景,去學校時的生活場景、去鄰居家的生活場景、去旅行時的生活場景,引導學生思考在不同生活化情境下的交通方式選擇,在學生們有親身體驗和親身經歷的生活化模擬活動下,學生們對英語學習打破固有的刻板印象,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活動中實現與生活日常的銜接,做到知識學習到知識運用的調整與轉變。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要適應改革的趨勢,構建有效的英語課堂。一線英語老師需要全面且深刻的認識英語課堂中方法的局限性,師生互動的不足及學生主體地位落實不到位的狀況,打造合作探究、生活化教學和情境教學的精彩英語課堂,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的澆灌,促進學生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的全面提高,為學生們長遠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馬麗英.初中英語課堂有效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J].才智,2020(10).
[2]孫瑞學.創(chuàng)新教法運用,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能[J].學周刊,2020(19).
[3]頡瑞虎.探討如何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J].學周刊,2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