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
肛瘺是肛腸外科常見疾病之一,但是很多患者由于發(fā)病部位的特殊性,不愿去醫(yī)院診治,也有部分患者把肛瘺當成普通發(fā)炎自行服藥治療。這些不恰當?shù)淖龇ㄊ够颊咤e過最佳治療時機,延誤病情。
肛瘺,也稱為肛門直腸瘺,是肛門周圍的膿腫潰破后的瘺管。最典型的肛瘺是瘺管貫穿肛門括約肌,瘺道口一端在肛竇,一端在直腸壁。非典型性肛瘺只有一個口,有內口、無外口,或有外口、無內口,或內外兩個口都有,但是瘺管中間閉塞或者是只有一個硬結。
肛瘺較難診斷,不僅容易與其他肛門周圍的疾病混淆,而且肛瘺的內口也不好判別。在進行肛瘺診斷時,醫(yī)生首先要準確找到瘺管的位置。瘺管內口定位一般有兩種方法,根據瘺管查找或者直接查找瘺管,但臨床上僅有極少數(shù)的病例可以直接查找瘺管,大多數(shù)還是需要順著瘺管或者根據外口查找。醫(yī)生主要通過看、摸、探、灌、照、切這六種方法來尋找內口,指診時觸到硬結、凹陷或者按壓時有膿性分泌物流出則可判斷為肛瘺的內口。
1.看。是肛瘺診斷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最初步的診斷。一般情況下,肛瘺外口在后半部分時,內口在后正中齒線處。當外口在前半部分時以距離肛緣5cm處為界限,分為兩種情況:①肛瘺外口在肛緣5cm范圍內時,肛瘺的內口位于外口對應的齒線上;②肛瘺外口在肛緣5cm范圍外時,內口通常在后側后正中齒線。
2.摸。即指診,肛瘺診斷通常都需要進行指診。醫(yī)生通過瘺管觸摸到硬結、堵塞或者按壓時留出膿液即可判斷為肛瘺。若是瘺管沒有形成典型肛瘺,或者沒有完全形成瘺管,就要通過其他方法進行下一步的檢查。
3.探。醫(yī)生采用探針進行檢查,通過將探針深入瘺管并觀察管壁周圍的情況。除了瘺管中間閉塞、瘺管彎曲等瘺管不通暢時探針無法深入,其余的的情形均可通過探針診斷肛瘺的內口。
4.灌。對于彎曲瘺管來說,指診和探針均無法作出診斷,只能通過灌的方式來檢測。醫(yī)生通過將雙氧水、亞甲藍等液體從肛瘺外口灌入瘺管中,觀察液體從何處流出,液體流出的位置就是肛瘺的內口。
5.照。醫(yī)學影像檢查對于肛瘺診斷也具有重要的意義。B超、X線、CT以及磁共振等檢查可以清晰地顯示出肛瘺內口的位置以及瘺管的位置、范圍以及長短等。影像檢查對于深部肛瘺的診斷,作用更加明顯。
6.切。若以上五種方式均無法準確定位肛瘺內口時,醫(yī)生只能通過手術方式,切開瘺管,順著壞死組織尋找內口。
通過上述方式準確定位肛瘺開口后,根據具體情況采取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常見的手術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瘺管切開術。瘺管切開術,即將瘺管全部切開,使其完全開放,暴露開來,并通過新生肉芽組織自然愈合,適用于低位肛瘺。具體手術方法為患者麻醉后采取截石位,醫(yī)生通過從瘺管外口注入亞甲藍或者雙氧水確定內口位置后,再采用探針深入瘺管明確瘺管的位置、走向以及與括約肌的關系。然后在探針的引導下將瘺管壁切開,清除壞死組織,將切口修剪為開口向外的“V”型,并將油紗布填入其中,確保新生肉芽組織向外生長。
2.掛線療法。掛線療法是指利用掛線的方式讓組織缺血、壞死,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作用。這種治療方式適用于單純性肛瘺或復雜性肛瘺。患者采用此方式進行治療時,要注意防止感染,嚴格用藥并且要每天坐浴進行治療,必要時還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3.肛瘺切除術。肛瘺切除術適用于病情嚴重的低位單純性肛瘺。肛瘺切除術就是將瘺管切開后,清除管壁的全部壞死組織。另外,若是切口大、創(chuàng)面大時可做半包扎,填入油紗布,使肉芽組織向外生長,若創(chuàng)面不大時可不予以處理。
肛瘺患者在治療期間要注意控制飲食,多吃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冬瓜、菠菜等。不吃油膩、辛辣以及易上火的食物,如油炸、燒烤類食物。同時要注意戒煙禁酒,少喝濃茶、咖啡等。
以上關于肛瘺常見的診斷方式與治療方式,人們出現(xiàn)肛門處有膿液、瘙癢等癥狀時,要及時到醫(yī)院進行檢查,防止出現(xiàn)更為嚴重的癥狀,影響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