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剛要(試行)》指出:“城鄉(xiāng)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一生的發(fā)展打好基礎。”筆者就職的幼兒園是鎮(zhèn)中心幼兒園,被村落包圍,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其中棉花資源能夠激發(fā)幼兒的興趣。筆者利用棉花資源開展教學,使棉花資源在自主性游戲中發(fā)揮了教育價值。
關鍵詞:棉花資源;自主性游戲;探索與實踐;班本課程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16-0069-02
引 言
陳鶴琴在《活教育》中指出:“我們應當尊重兒童的人格,愛護他的天真爛漫。教育兒童,亦當利用他的好奇心。好奇心為知識之門徑,我們當利導之。游戲是兒童的生命,游戲具有種種教育上的價值,我們更加宜利用的。”[1]自主性游戲是指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選擇游戲內容,以自己的方式投入游戲中,與其他幼兒交流互動,分享自主性游戲帶來的快樂和彼此的經(jīng)驗,促進自身主動性、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
一、關注幼兒的好奇心,在科學活動中探索棉花的秘密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成人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盵2]小班幼兒對新奇的事物往往充滿好奇。好奇心能驅動幼兒去探索未知的知識。
在晨間接待活動中,睿睿帶來了一朵粉色的花,弘弘看到了湊上前來問:“這是什么花呀?”不一會兒,這朵粉色的花就吸引了很多幼兒來圍觀,澤澤擠到人群中問:“老師,這是什么花呀?好漂亮呀!”康康也在一旁問了同樣的問題,幼兒們對于這朵花感到很好奇——這是什么花?筆者就詢問身邊的幼兒:“誰認識這朵粉色的花?”佑佑說:“我在奶奶的菜地里見過同樣的花,但是不知道它叫什么?!庇械挠變阂舱f見到過,但是不知道這是什么花。終于,金雨說:“我聽奶奶說過,這是棉花?!庇變簜兺ㄟ^激烈的討論得知:這是棉花上面采摘下來的花朵,有很多幼兒都在自家菜地里見過這種花。陶行知先生曾說:“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之教育?!倍藁ㄙY源既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資源,又是幼兒感興趣的自然資源之一。
以幼兒的好奇心為切入點,筆者對班本課程“棉花的秘密”進行教學。通過科學活動“認識棉花”,幼兒發(fā)現(xiàn)自己和其他幼兒帶來的棉花花朵有很多種顏色。《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會密切配合,共同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盵3]筆者利用家長資源,指導幼兒了解棉花的花朵顏色是根據(jù)時間發(fā)生變化的,變化的過程是白色—淺黃色—粉紅色—紅色—紫紅色,所以棉花的花朵會有很多種顏色。在和家長一起調查棉花的過程中,幼兒可以用語言表達自己觀察到的情況,鍛煉觀察和語言表達的能力,加深了對棉花的認識,也增進了親子間的感情。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惫P者鼓勵幼兒將自己帶來的棉花花朵放入科學區(qū),讓幼兒觀察棉花花朵的變化。心理學家皮亞杰曾言:“幼兒就是科學家。”通過在科學區(qū)觀察,幼兒發(fā)現(xiàn)花朵在慢慢干枯,于是七嘴八舌地討論:“為什么會這樣呢?”程程說:“感覺它快死了。”筆者以幼兒的提問為契機,開展了科學活動“棉花生長需要什么”。通過活動,幼兒了解到棉花生長需要陽光、水、土壤、肥料,有蟲子的時候需要除蟲劑,長雜草的時候還需要除草。棉花花朵如果離開了棉花植株,就會和科學區(qū)的花朵一樣慢慢干枯。有的幼兒專門從家里帶來棉花幼苗,筆者和幼兒們一起將幼苗種植在自然角。一位幼兒主動拿著噴壺澆水,他告訴筆者:“如果沒有水的話,幼苗就會慢慢干死掉?!惫P者表揚了他的行為。幼兒們決定每天都來給幼苗噴點水。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他們都期待著小苗慢慢長大。
“自然角種植棉花幼苗”活動能讓幼兒每天來園后主動照顧植物,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心,讓幼兒懂得如何照顧幼苗。如澆水的時候,幼兒需要用噴壺給小苗澆水。小苗還很嫩,如果用水杯直接澆灌,水量太大,小苗就會受傷。
在自主性游戲中,幼兒積累了很多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經(jīng)驗,其個體差異得以顯現(xiàn),主動性被激發(fā)。在探究事物時,幼兒的好奇心、興趣、疑問能推進教學活動的開展[4]。
二、關注幼兒的興趣點,在美工活動中創(chuàng)造棉花的美
愛因斯坦曾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及時關注幼兒的興趣點,引導幼兒進行自主探究。例如,某天,思思從科學區(qū)走過來對筆者說:“老師,我看到媽媽在家經(jīng)常把鮮花晾干變成干花再保存。我也想把這些花朵變成干花,這樣就能每天都看到它們了?!惫P者同意了她的提議:“我們把花朵變成干花標本,供大家欣賞?!逼渌變簜儗λ奶嶙h很感興趣,都躍躍欲試。一旦對“做干花標本”產生濃厚的興趣,幼兒就會主動去探索、實踐,并在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從幼兒的興趣點切入,筆者引導幼兒將科學區(qū)干枯的花朵放入美工區(qū)。思思學著媽媽的樣子將干花夾在書本里面,然后站起來用雙手按在書本上,用力壓平,并和身邊的同伴說:“我媽媽就是這樣子把花壓平的?!泵拦^(qū)的幼兒們紛紛效仿她的動作。其間,思思還幫助一些動作不標準的幼兒改正壓花動作。接下來,她用正方形的彩紙做底襯,將壓平的干花貼在上面,又從工具柜中拿出寬的透明膠帶,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封口,就向筆者求助。筆者幫她撕開膠帶后,和她一起塑封干花標本。其間,天天還主動幫忙剪斷透明膠。一個美麗的花朵標本成功制作完成后,美工區(qū)的幼兒們都驚呼:“好漂亮!”兮兮對思思說:“我也想和你一起做標本?!本瓦@樣,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合作探索,將棉花花朵做成了美麗的標本。通過此次動手活動,幼兒發(fā)現(xiàn)了棉花花朵的美,并主動創(chuàng)造了棉花花朵其他形式的美,增強了審美意識,鍛煉了動手能力。
隨著班本課程教學的推進,筆者發(fā)現(xiàn)幼兒在美術活動“可愛的小羊”中對粘貼畫很感興趣。筆者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的興趣點,指導他們將棉花搓成圓球,粘貼在小兔子、熊貓等小動物玩偶身上。有的幼兒將很多棉花團在一起,賣力地搓成一困大圓球,用一次性筷子輕輕地轉進去、插起來,做成了一團棉花糖;有的幼兒將棉花搓成一個稍大的圓球,用紅色的顏料染色,做成了糖葫蘆串。本次活動順應幼兒的興趣,為他們提供了表現(xiàn)的機會和條件,讓幼兒運用材料大膽地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藝術活動。
三、關注幼兒的需要,在角色游戲中挖掘棉花資源
蒙臺梭利認為:“要教育幼兒就要了解幼兒?!苯處煈屑殐A聽幼兒的心聲,及時了解并滿足幼兒的需要,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游戲環(huán)境。例如,在班本課程健康活動“搓棉球”中,幼兒將一團一團松散的棉花搓成一個個小小的棉球?!按昝耷颉被顒蛹儒憻捔擞變旱膭邮帜芰?,又使幼兒掌握揉、搓、捏等精細動作。在活動快結束的時候,瑤瑤走過來對筆者說:“老師,可以放些小棉球在小醫(yī)院嗎?”筆者表示同意,并引導幼兒將小棉球投放到小醫(yī)院。在小醫(yī)院里,幼兒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將小棉球當作止血棉球來使用。在這個角色扮演游戲中,幼兒發(fā)揮了自主性,將想法付諸行動,體驗了動手操作的快樂。
在《兒童智慧的起源》中,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玩中學,學中玩”的教育理念[5]。這一理念旨在通過玩與學的有機結合,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自由地進行探索和學習。為進一步滿足幼兒的游戲需要,筆者將棉花投放到“娃娃家”“甜品店”“小超市”中,讓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盡情地挖掘棉花資源的用途。瑞吉歐教育曾言:“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雙手,一百個想法,一百個思考、游戲、說話的方式?!痹谟螒蛑?,幼兒的想法總是令人驚奇的,如在“娃娃家”進行角色扮演的幼兒,制作美味的食物時,將棉花搓成長條,當成長長的面條,或將棉花搓成湯圓大小,當成美味的湯圓煮給“娃娃”吃;在“甜品店”中,扮演甜品師傅的幼兒將棉花當作蛋糕的裝飾品;在“小超市”中,扮演營業(yè)員的幼兒將小棉球裝在糖果盒里,擺放在貨架上出售。在這次角色扮演游戲中,幼兒的想象力令人稱贊。
在角色扮演游戲中,幼兒以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利用棉花資源,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自由地進行游戲。自主性游戲能夠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提高其人際交往的能力,讓其積累更多的生活經(jīng)驗。
結 語
自主性游戲強調幼兒的自由探索與實踐。以小班班本課程“棉花的秘密”為例,筆者關注幼兒的好奇心、興趣點和需要,設計自主性游戲,引導幼兒主動探索棉花的秘密,挖掘棉花資源的用途。通過這樣的自主性游戲,教師可以關注幼兒的個體特性,深入促進幼兒經(jīng)驗的積累和學識的豐富。
[參考文獻]
陳鶴琴.活教育[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徐瑩暉,王文嶺.陶行知論生活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瑞士〕皮亞杰.皮亞杰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黃雨芬(1994.1—),女,江蘇蘇州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二級教師,從事幼兒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