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倫清
一天上午,初一(4)班的一名學生干部急匆匆地跑進我的辦公室,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郭老師,您快點去,小孫和班主任打起來了……”我趕緊跑到教室,只見班主任站在講臺上,滿臉汗水,一言不發(fā),小孫躺在地上,學生嘰嘰喳喳地議論著誰是誰非。我默默地看著小孫。學生以為我會大發(fā)脾氣,沒想到我沉默不語,沒有什么大動作。
大約三四分鐘后,教室里安靜下來了。于是,我彎下身子,小聲地問小孫為什么要躺在地上。他沒有回答我,眼里噙滿了淚水。我沒有逼問,摸摸他的頭說:“我的課上,你表現(xiàn)得不錯,有幾次檢測你還得了滿分??墒?,你現(xiàn)在的行為讓我有點吃驚!初中生了,怎么還像個小孩兒?如果你繼續(xù)躺在地上,老師、同學們會怎么看你呢?”他邊擦眼淚邊從地上坐了起來,跟我到了辦公室。
其實,事情很簡單,班主任在總結(jié)期中考試時,批評小孫上課時不做筆記,還經(jīng)常發(fā)呆。這句話傷了他的自尊心,他就和班主任起了爭執(zhí),結(jié)果鬧到這個地步。
在學生成長的路上,我們關(guān)注知識的傳授似乎要多于情感的傳遞。小孫之所以能聽我的話,是因為平時我會叫他拿拿書、倒倒水,找他聊聊天,這使得性格孤僻倔強的他能接受我、親近我,也就能聽進我的勸告。
那么,怎樣在師生關(guān)系中營造親近的氛圍呢?
一是守護純潔的童真。初中生還是懵懂少年,一言一行稚氣未脫,許多孩子就像小孫那樣,遇到委屈就地打滾。一位好老師,應該是永遠保有童心的“大孩子”,這樣才能真正把握學生的性格,也能與他們情感共振。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您不可輕視小孩子的情感!他給你一塊糖吃,是有汽車大王捐助一萬元的慷慨……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撻,連在夢里也覺得有法國革命模樣的恐怖……這句話提醒我們,要學會理解孩子,懂得他們的需求。我們只有用童心去和孩子交流,蹲下身子解答他們的疑惑,才會站在他們的角度處理問題。
二是編織美麗的謊言。在德育過程中,為燃起學生努力的火花,我們偶爾編織出“某某老師表揚你上課時發(fā)言積極,哪位同學夸獎你借給他東西,你最近的笑容感染了同學們”等美麗的謊言,不僅能收到意外的效果,還會讓學生終身受益。多用巧用幾次善意的謊言,只要是真情實感,就不會讓學生跑偏。
三是抓住驛動的心。生活中不缺少愛,缺少的是發(fā)現(xiàn)愛的眼睛,德育工作者要能用敏銳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學生“驛動的心”,哪怕是撿起一張小紙片、一句小聲的問候、擦一次黑板等。學生的這些行為可能是短暫的,稍縱即逝。如果老師能及時地捕捉到,并加以肯定和賞識,對成長中的他們來說,是莫大的安慰和鼓勵。尤其是那些所謂的“后進生”,他們更需要老師對自己“驛動的心”加以保護和褒揚!
親近的氛圍能促進師生情感融合,能滋潤學生的心靈。老師溫柔的眼神、親切的舉動、和藹的談話,都可以讓學生銘記于心。如此,還擔心學生聽不進你的教誨嗎?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武鋼實驗學校)
責任編輯 ?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