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巧云
摘要:2014年,由國家教育頒布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了“核心素養(yǎng)”這一概念。而早前,關于地理核心概念,并沒有達成統一的概念定義和說法。通過該意見的落實和推廣,進一步奠定了現代教學課程的改革目標和重點。國家要求將教學的目標,落實到教學質量的改革方面,并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關鍵詞:圍繞;地理學;概念
一、對地理核心概念的與概念教學的研究
“核心”概念同樣被運用于地理教課教學改革中。核心素養(yǎng)的重點,在于教育的DAN改革,而改革必然引發(fā)新一輪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的深入改革探索。鑒于些,我們可以將地理核心概念的教學,當成一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分支部分。
如果對地理教學課程進行追溯的話,可以發(fā)現,它是一門古老的學科,在在古代就被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并有獨特的內涵及形式,而在現代社會,反而隨著時代與物質的不斷變化增長,使人們忽略了它的作用與地位。
要對現代地理課程進行深入調查研究,首先,我們就要對它的概念、定義、內涵、本質有個大概的了解與認知。具體可參見上圖1.1,為我國地理學的體系的基本框架?;谠趥鹘y社會,地理教學課程就已經存在,并有著獨特的內涵與教學作用,因此,如果我們對它更好地加以利用和探索,并進一步提升學術界、理論界、教育界對它的重視和深入教育改革,那么,將會對加強人與地理、人與環(huán)境資源、人與社會的深入和諧發(fā)展,產生極為重要的教化作用。一來,可以促進人與社會及環(huán)保意識的協調進展,二來,可以全面提升青少年學生的綜合發(fā)展,進一步促進地理課程的教學目標與教學質量。
二、構建概念教學體系的策略分析
本文主要以“學習金字塔”模式來構建概念教學體系。“學習金字塔”構建概念體系,是源自于十九世紀西方國家的一種教學模式,是經由美國緬因州國家訓練實驗室實踐的一種實驗成果。主要通過采用不同學習形式,使學習對象能夠在短暫的時間內,記住所要掌握的知識內容。在最初,它是于1946年,由學者愛德加.戴爾所創(chuàng)立并聞名于世的。
從上述示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整個金字塔的構層,共由七個層次構成。其中,自塔頂至底,排序依次為:“聽講”、“閱讀”、“聽與看”“示范/展示”、“小組討論”、“實作演練”、“轉教別人/立即應用”。第一層的“聽講”,這是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但教學效果則最差,實驗表明,兩周后學生的學習記憶,僅能記住其中5%的內容;而后面的教學方式,則分別在兩周后,學生可以依記住“10%、20%、30%、50%、70%、90%的知識內容。因此可見,越底層的教學方式,教能夠記學生深刻領悟,并記住所要學習的知識。
此外,針對“學習金字塔”,學者愛德加·戴爾曾在研究中發(fā)現,對處于30%的幾種學習方法,都是我們較常見的傳統教學方法。同時,這些教學方法,還存在一個明顯的共同特征,即很多學生都是被動在參與學習,而非出于自愿的心態(tài),去學習和掌握知識的。對此,如果轉化教學模式,如教師通過采用小組討論、演練、讓學生轉教或即時應用的新方法,來對學生進行訓練,那么,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加快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學生也有自主學習的意愿和積極性,并能夠快速地提升學習成績。
現代地理課程教學,可以同樣通過轉化傳統的教學方法,從而強化學生對它的概念理解。如改變單一的課堂講課、黑板板書方法,地理教師通過成立學習小組,并結合多媒體教學方法,在課堂與讓學生參與小組學習、討論,為學生播放一些地理課程視頻,結合生動的影像、聲音、圖片,為學生展現動靜態(tài)的視頻教學。一來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看到畫面,迅快速地掌握地理的概念、知識;二來,可以讓學生更直接地進行探討和發(fā)表意見。這不但可增強課堂學習的互動性,同時也可以增強他們的興趣,進一步提升學習記憶。
參考文獻:
[1]王福星.圍繞核心概念組織學習內容[J].教改探索.
[2]張素娟.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J].
[3]唐曉波.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核心概念與問題[J].北京教育出版社.
[4]林月影,孫文革,陳代雄.初中區(qū)域地理核心概念的教學策略[J].福建教育,2013 (7):109.
[5]王朝軍,王思堯.建構核心概念實現高三生物高校復習[J].基礎教育,201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