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恩蘋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在教育活動中所采用的教學方法,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孩子們對學習更感興趣并愛上學習。音樂是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兒園更是離不開音樂,幼兒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樂所帶來的美,從而產生愉悅的心情。那么,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如何將抽象的音樂歌詞、曲譜,變成孩子的語言,讓他們更好地去理解歌曲的內容,將幼兒園的音樂課變得生動有趣呢?就是我們所要說的--圖譜音樂教學法。
一、什么是圖譜音樂教學法
所謂圖譜教學法就是用最形象、最簡單的圖畫形式來表現音樂的一種方法。它可以說是一種視覺符號,可以把音樂內容簡單化、直觀化,是音樂教學活動中一種輔助教學工具,教師根據音樂描述的內容,設計出形象生動的圖片,配合節(jié)奏語言,讓幼兒充分的去體現音樂,快速被音樂吸引,感染。同時,教師根據圖片的內容用優(yōu)美的語言去講述和歌唱,幼兒會跟著圖片,跟著老師進入到音樂情境中,簡單、輕松的掌握歌曲中的內容。各年齡段幼兒使用的圖譜要有不同層次的要求,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來設計不同形式的圖片,讓幼兒真正的去體驗和感受音樂。
二、圖譜音樂教學方法在幼兒音樂教學中的價值
1.形象的節(jié)奏圖譜可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變得簡單了,在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中,如何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呢?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幼兒一看到色彩鮮艷的畫面會很興奮,想去探個究竟?例如:在音樂活動中《在農場》我畫了一個大大的農場,還有豬、牛、羊等各種小動物,當我出示圖譜時,小朋友們都搶著發(fā)言了,基本上能把圖譜中的內容講述出來,在此基礎上,幼兒掌握歌詞就很容易了。老師不用你一句我一問的去教,只要對照圖譜就能唱對。使幼兒能夠在音樂的學習中體會到活動的趣味性,激發(fā)了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
2.利用圖譜教學法可以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
在幼兒音樂教學中,中等難度的歌曲,幼兒至少傾聽四、五遍以后才能形成比較清晰的聽覺表象,特別是大班幼兒的歌曲,有些歌曲歌詞含義比較深刻,有些語言平時孩子們很少接觸,因此較難理解,在教學中靈活地運用圖譜能夠使視覺和聽覺表象進行結合,通過直觀、簡單的圖片內容,也比較符合兒童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的學習特點,可以幫助孩子們理解歌詞,快速識記歌詞,達到音樂教學活動的目的。另外,聲音的強弱變化,對于孩子們來說也是一個難點,利用圖譜教學法,可以將音樂中的強弱變化用大小不同的符號、粗細不同的線條,來幫助孩子們掌握音樂的旋律,提高孩子們的音樂聽辨能力和音樂素養(yǎng)。
三、圖譜教學方法在幼兒音樂教學中的實踐分析
1.圖譜音樂教學法在歌曲《買菜》中的應用
這首歌曲,由說唱兩部分組成,歌詞內容較多,說唱菜譜的部分速度較快,在進行這首歌的教學過程中,難點在于幼兒對于說唱菜譜的內容記不住,因此在利用圖譜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的過程,首先準備音樂、說唱圖片(太陽、小女孩和奶奶、雞蛋、青菜、母雞、魚、蘿卜、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豌豆)教學步驟:首先老師請幼兒進行聽音樂,然后說說奶奶今天都買了什么菜,利用直觀的圖片來進行報菜名,然后老師用說的方法來報菜名,通過圖譜進行歌曲的演唱部分學習,讓幼兒感知說唱的不同,接下來通過所準備的所有圖片進行歌曲的完整演唱,孩子們通過所有的圖片展示學會了歌曲,記住了大量的歌詞內容,并進行開心的表演,教師還通過問答的方式,啟發(fā)幼兒對說菜譜部分進行改編,幼兒自己用圖畫來設計圖譜(圖譜的運用還有很多,猜圖法、填圖法拼圖法等)參與到制作圖譜的過程中,增添了活動的趣味性。
2.利用圖譜法在《太陽喜歡》中教學應用
在利用圖譜法進行《太陽喜歡》這首歌曲的時候,老師需要準備歌曲、圖片(太陽、愛心、蘋果、橘子、田野、彩虹、香蕉、葡萄,紅色、黃色、金色、七色、紫色)等圖片。首先,老師展示太陽的圖片,然后出示心形圖片,讓小朋友來猜一猜太陽都喜歡哪些水果呢?再出示水果圖片,又進行引導太陽會給蘋果什么顏色呢?依次來進行其它水果的對應顏色,讓幼兒進行隨意的創(chuàng)編,孩子們很容易說出其它水果和其對應的顏色,又對小朋友穿的衣服顏色進行創(chuàng)編,很好地完成了教育目標,感受了圖譜教學的快樂。
四、結束語
生動形象的“圖譜教學”模式把原來枯燥的音樂樂譜,變成一張張孩子們能看懂的、易于接受的卡通圖片,讓音樂活動變得更加輕松、有趣。孩子們也非常喜歡參加這樣的音樂活動活動,對音樂的理解、歌詞的掌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再也不擔心記不住歌詞了,音樂素養(yǎng)得到了培養(yǎng),同時促進了幼兒身心合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