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完善,對中職教育的關注程度也在不斷提升,為進一步提升教育水平,有必要積極落實管育并重的現(xiàn)代化教育模式?;诖?,本文對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職班主任管理展開研究,從其內涵與意義出發(fā),結合現(xiàn)階段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教學創(chuàng)新、注重心理疏導以及完善班級管理制度等舉措。
【關鍵詞】管育并重;中職班主任;教學管理
引言:
在中職德育教育中,班主任發(fā)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不僅需要做好學生管理工作,還應加強對其品德以及價值觀念的引領,因此中職班主任的教育成果將會對中職教育事業(yè)產生直接的影響。在實際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班主任要重視對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有效應用,從而推動中職學生的全方位成長與發(fā)展。
一、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內涵與意義
相較于傳統(tǒng)的德育模式,管育并重德育模式體現(xiàn)出了更多的人文關懷性,有助于將班級管理工作的中心集中在學生上,切實提升班級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主要可以分為“管”和“育”兩個環(huán)節(jié),其中“管”指的是班主任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班級管理制度,進而有效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與習慣,保證可以通過則意識約束學生的一言一行,為畢業(yè)后進入社會做好準備;而“育”指的是班主任應不斷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針對學生學習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從而促進學生思想的良性發(fā)展,帶動其道德水平的提升[1]?,F(xiàn)階段,“管”、“育”結合教學是中職教育工作的必然趨勢,只有推動班級管理工作的人性化發(fā)展才能為提升中職教育水平奠定基礎。
二、當前實施管育并重德育模式所面臨的問題
(一)學生的個性問題
中職學生處于青春期往往具備一定的叛逆心理,在自身不認可的問題上會體現(xiàn)出較大的情緒波動,同時不太重視集體意識與集體活動,更加偏向于追求行為上的與眾不同。在這樣的情況下,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就會受到一定的阻礙,如果不重視與學生交流的方式方法,只是一味地機械化開展,那么會很容易引發(fā)學生的方案,阻礙班主任班級管理活動的開展。
(二)教師對德育模式的認識不足
相較于普通院校的班主任,中職班主任在工作中還需要對學生的課外生活加強管理,從而保障學校內部優(yōu)秀的教學氣氛與良好的教學秩序。然而結合現(xiàn)階段的情況來看,很多中職班主任并沒有對管育并重德育模式樹立起足夠的認識,在日常的管制工作中僅僅關注到學生的日常生活行為,發(fā)現(xiàn)錯誤就進行單一的規(guī)范和約束,而并沒有對其中深層次原因進行分析。這樣很容易導致中職班級德育管理不到位,進而出現(xiàn)治標不治本的后果。中職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仍然會再次出現(xiàn)相同的行為,不僅會限制班主任日常管制措施的有效推進,還會對整體中職教育水平的提升造成不利影響,無法發(fā)揮出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實際成效。
三、中職班主任在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的管理措施
(一)加強教學創(chuàng)新
現(xiàn)階段,很多中職班主任依然沿用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理念,將管理工作作為中職班級管理的重點,而忽視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為了有效推動“管育并重”班級管理模式的實施,中職班主任必須加強教學創(chuàng)新,采用更為優(yōu)化的班級管理思想。在此過程中,學校應為班主任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通過開設相應的培訓活動和講座來提升班主任對“管育并重”班級管理模式的認識。與此同時,中職班主任自身也要樹立終身學習意識,通過不斷學習與經(jīng)驗總結來實現(xiàn)班級管理效果的優(yōu)化。此外,班主任在管理的時候還應進一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在原有班級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加強德育教育內容的滲透,做到學生學習行為規(guī)范與道德素質提升的并行發(fā)展,進而培育出更多的全面型人才。
(二)注重對學生的心理疏導
中職學校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一方面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另一方面卻還沒有建立穩(wěn)定的三觀,因此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他人與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中職班主任在開展日常班級管理的時候應充分關注學生的心理動向,從其心理特點與行為特點出發(fā)進行有針對性的管束和教育。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實施要求班主任在加強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基礎上還應格外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相應的心理問題,班主任應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只有細心地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才可以更快地糾正學生的反常行為;反之,如果只是以批評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沒有對其心理健康進行關注,那么反而會刺激學生,誘發(fā)更嚴重的心理疾病。在心理疾病的影響下,中職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原本規(guī)劃的人生成長道路也將會走向難以預測的方向。為了開展更好的進行心理輔導,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中還應當有意識地構建和諧的班級氛圍,幫助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班級生活中,并可以在各類班集體活動中找到歸屬感,這樣學生的心理問題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也會因此而更加緊密。
(三)推行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
實際上,管育并重教育模式的開展更加強調班級德育和管理的共同推進,從而有效對學生的個性與行為加以引導。因此在實際開展相關管理活動的過程中,應更加注重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的表現(xiàn),并以此為基礎對相關管理流程與模式進行調整。只有切實加強班級管理的針對性和效果,才能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其的關懷,從而達成班級管理目的[2]。與此同時,要想管育并重班級管理模式發(fā)揮出更加良好的成效還需要推行完善的班級規(guī)章制度,通過規(guī)章制度來對學生行為加以約束,進一步降低班級管理難度,實現(xiàn)班級管理工作的穩(wěn)定開展。在制定班級管理制度的時候,中職班主任要先對班級整體情況進行深入分析,明確整體班級的管理重點與實際需求,并針對制度的可行性與學生加以探討,鼓勵學生參與到班規(guī)制定中,引導其自覺遵守班級規(guī)章制度,增強班級內部的集體感與凝聚力。
結語:
綜上所述,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不僅是中職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提升教學水平的有效舉措。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中職班主任應充分關注“管”和“育”的有機結合,實現(xiàn)班級管理水平的提升。班主任在加強教學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應推行完善的管理制度,并注重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從而推動中職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克瑩,王麗.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的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J].教育教學論壇,2020(27):366-367.
[2]陳葉.“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的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分析[J].黑龍江科學,2021,12(11):160-161.
作者簡介:
李泉震,1992年3月出生,男,江蘇省徐州市人,漢族,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