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榕
[摘 要] 針對以往中職學生學習Photoshop速度慢,靈活運用工具能力不足,設計實踐能力差等特點,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四種方法幫助中職學生更好地學習掌握與運用Photoshop。從正確認識Photoshop、掌握圖層、記錄筆記及增加實例練習四個方面入手,經(jīng)過實踐與總結,能幫助學生更快掌握Photoshop,能靈活運用所需工具為設計實踐服務,效果良好。
[關鍵詞] Photoshop;中職學生;圖層
一、權威的教材
Adobe公司有很多出名且使用率超高的軟件,如AI\PS\PR\DW,但是其中圖片編輯方面的權威就是PS也就是Photoshop,掌握Photoshop,幾乎可以將圖片進行“無所不能”的編輯。既然這么權威,那么只有學好Photoshop才可以成為平面設計師,目的性明確。
二、學習Photoshop的必要性及方法
經(jīng)過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針對中職學生學習Photoshop不知道為什么學,學的時候盲目學習,學過以后就遺忘等常見的問題,現(xiàn)總結四種方法予以解決,幫助學生學習且掌握Photoshop。
(一)正確的認識Photoshop——不只是抄/搬素材
一些學生認為,現(xiàn)在的手機自帶的P圖效果豐富多樣,還有學習Photoshop的必要嗎?其實軟件自帶的Photoshop效果范圍很小,而且千篇一律的濾鏡效果是非常死板的,如果加強濾鏡一試,所有的面孔都會變成同一副樣子,沒有任何特點與美感。而且P圖只是Photoshop里的一小部分,Photoshop是非常全能的軟件,還有很多強大的功能,掌握的技巧越多,設計的作品就越豐富且多樣化。因此年輕有激情的學生們想要與眾不同的設計與表達,絕對離不開Photoshop的使用。
很多學生包括已經(jīng)參加工作的學生形成一些誤區(qū),認為Photoshop只是簡單的“搬”素材。剛剛開始學生覺得這樣很簡單快捷,可以輕而易舉直接“搬”一張插圖、一個邊框、一組文字,一個底紋,就成了一張完整的設計作品,但久而久之,覺得越來越無趣,沒有個人思想的體現(xiàn),認為平面設計就是“搬圖”,失去了興趣。其實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因為乏味沒有創(chuàng)意的復制粘貼,只是素材的搬運工。設計師是在作品中表達自己的設計與創(chuàng)意,找到合適的素材進行編輯與呈現(xiàn),圖片只是工具,核心是設計者的設計與構思。我常把Photoshop比作一個工具箱,各種各樣的工具都有,了解每個工具的使用方法后,結合設計師本身的想法,能正確利用工具制作出類型豐富的作品。作品的好壞取決于設計師的構想,而不是Photoshop的工具。因此只要你是有想法的,作品就會是有火花的。讓學生對Photoshop有正確的認識,會大大提高Photoshop學習效果。真正的設計是根據(jù)學生對設計對象的了解,經(jīng)過思考與構思,融入自身的設計創(chuàng)意制作出有個性,突出對象特點的新作品,正是這樣的“新”作品擦出的火花,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地進行新的設計嘗試,設計與創(chuàng)新,從中獲得巨大的快樂與成就感。這個過程學生會覺得很有趣,把運用Photoshop制作作品變成興趣而學的更好[1]。
(二)掌握精華——圖層
Photoshop有豐富多樣、功能齊全的工具,構成了Photoshop強大的圖片編輯功能,但如果要為中職學生歸納Photoshop的靈魂或者是核心,那就是Photoshop中的“圖層”。學習圖層的時候,學生常出現(xiàn)不理解或者理解不透徹,一旦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會直接影響到后面所有工具的使用與圖片的編輯,因此要告訴學生,“圖層”是核心與靈魂,充分提示“圖層”的重要作用,引起學生絕對的重視。
Photoshop強大的功能的要歸功于“圖層”功能,教學時候應該運用實物與實例為學生多次講解與示范,讓學生能全面了解透徹。圖層就像是一層層透明且尺寸相等的膜,以十張的圖層為例,什么都沒有的時候,十張圖層疊加起來就是一張透明的圖,而當我們在每一張膜中任意位置隨機畫一個圓圈,最終就呈現(xiàn)出一副一張十個圓圈的圖。而“圖層”的奧秘是,編輯其中的圈,只需要找到這個圈所在的“膜”(即“圖層”),編輯的時候,不會對其他九個“膜”(即“圖層”)產(chǎn)生影響,這個就是Photoshop可以任意編輯功能強大的奧秘了。這是Photoshop的最靈魂的知識點,教師必須確認學生完全理解掌握,這樣才能幫助后面學習的順利進行。而對學生而言,這個不是死記硬背的內(nèi)容,一旦了解透徹了,便不易遺忘,即使多年以后使用PS,圖層仍第一印象。
(三)筆記——發(fā)揮“爛筆頭”的作用
在PS的教學中,我非常強調(diào)筆記的重要性,針對學生不喜歡記筆記的特點,我的筆記的內(nèi)容精簡,實操性強,是真正濃縮的精華。筆記里主要是非常容易混淆的知識點與操作工具常用的快捷鍵[2]。Photoshop功能強大,很多工具學生區(qū)分不清,需要用筆記區(qū)分于記憶,不會混淆。另一部分重要筆記是常用快捷鍵,要求學生掌握的原因是在使用Photoshop的時候運用菜單欄編輯不僅影響速度而且影響設計思路,快捷鍵則省去很多不必要浪費的時間,因此設計師都是運用快捷鍵,對快捷鍵熟練到不用眼睛看,就可以像“彈鋼琴”一樣靈活運用。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使用快捷鍵,原因有兩點:(1)學生們會覺得操作起來很酷;(2)可以大大提高制作速度。針對這些特點,我整理出學生常用的快捷鍵相關筆記,都是在實例運用中使用頻率非常高的,在實例中很快就熟記了。當然,這些都必須依托“爛筆頭”!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發(fā)現(xiàn)了很多很聰明的學生,一點就通,學的快,作業(yè)完成的又快又好,但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認為自己很厲害,不用記筆記,然而這些在一兩次課上表現(xiàn)很突出的學生,隨著課程的不斷深入,漸漸變的普通,原因就是當初的“老師,我覺得我不用記筆記!”到了后期綜合運用的時候這個忘了,那個記不住,嚴重影響到設計的進行,沒有了當初的“成就感”,就很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而那些一開始有點懵懂,對著筆記琢磨,向老師同學尋求幫助的學生,反而漸漸嶄露頭角,因為筆記已經(jīng)“吃透”,因為操作不正確的各種“彎路”也都走了,對工具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操作熟練做起設計游刃有余。因此發(fā)揮“爛筆頭”的作用,是快速入門的重要途徑。
(四)實例——加強多練,沒有捷徑
有的學生認為想學的時候通過網(wǎng)絡教程學習Photoshop就好了,但實際上很難堅持,有兩個主要原因:(1)網(wǎng)絡教學內(nèi)容是針對有基礎的人,但初學者一個地方看不懂,沒辦法尋求答案,便無法繼續(xù)下面的學習,馬上就想放棄了。(2)網(wǎng)絡教學實例使用范圍窄。那些有很強學習能力的初學者即使學會了網(wǎng)絡實例,如發(fā)光字、火焰字、霓虹字等操作,有短暫的成就感,但網(wǎng)絡實例都是根據(jù)網(wǎng)上給的參數(shù)輸入制作,一旦脫離視頻根本無法獨立制作,很快就遺忘了。并且這些看起來酷炫的實例在設計中運用的概率幾乎是零,更不用說學生能通過實例來掌握工具了。多年的經(jīng)驗告訴我,實例不是目的,實例只是手段,是用來學習Photoshop工具的手段[3]。學生在實例中使用工具,形成了對工具的深刻認識,在遇到難題的時候,就思索用哪一個工具可以更好地達到需要的效果,真正做到了用軟件為設計服務,而不是被軟件牽制。
Photoshop實例的選擇是教師們在備課中最注重的內(nèi)容,有的實例針對單個工具的學習,有的實例則針對不同工具組合的專項練習,實例中不能牽涉到還未學習的工具,還需要有代表性和趣味性讓學生得到一定的成就感。好的實例讓學生得到趣味性、成就感以及對工具的深刻了解。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實踐與總結,有一些很好的實例被保留,加上根據(jù)每一年學生的興趣點,加入的新鮮實例,幫助學生在簡單實例中體會工具的使用與設置,增加學習趣味性。實例中提高中職學生的學習效果,效果顯著。
三、結語
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總是需要不斷地思考與探索,如何針對學生的特點與需求,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與掌握知識。針對Photoshop的學習與掌握,筆者總結出四種方法,可以使學生快速地掌握Photoshop基本操作,經(jīng)過總結與實踐,筆者發(fā)現(xiàn)這些方法確實能幫助學生更好掌握及熟練PS,而且在后面的設計中學生使用Photoshop軟件頻率最高,學生真正做到把軟件吸收透徹靈活運用,并且普遍認同Photoshop用起來更自如。
參考文獻
[1]李金明,李金榮.好學好用好玩的Photoshop[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2]孟翔三,王韻,畢海龍.Photoshop快速入門——案例教程[M].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19.
[3]鄧俐.案例教學法在Photoshop教學中的運用[J].信息系統(tǒng)工程,2019(2):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