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敏
課間是誰的?這應當是個不言自明的問題。在學校里,課間首先應當是學生的,這短短10分鐘時間主要用于兩方面工作,一方面作為他們此前緊張學習活動之后的放松時間,另一方面為接下來的學習活動做好充分準備。如果說課間是教師的,那么首先是指導學生完成上述兩方面工作,接下來是自己為教學活動而做的準備。然而,在某校開展的聯(lián)盟?!奥犝n日”活動中,筆者注意到一種現(xiàn)象——學生的課間時間用來訂正錯誤或完成課堂剩下的學習任務,以至于完全淪為了課堂教學活動的延續(xù)。當這種似是而非的觀念在校園里面大行其道時,教育也就背離了它的初衷,學校也就成為令師生不安的地方。
我們應當知道,教師勞動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著細膩的心靈和復雜的思想,因此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須要指向學生的心靈和思想。
當以這樣極為嚴格的專業(yè)視角來審視學校的課程設置時,不難發(fā)現(xiàn),不同學科的課程合理搭配穿插有序,這樣的課程內(nèi)容對學生來說是豐富多彩的。另外,課堂學習與課間休息張弛有度、勞逸結合,這樣的學校生活又是五彩繽紛的,也只有這樣的學校生活才能滿足學生多種智能的發(fā)展需要,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成長需求。當學生的課間時間普遍被教師用以進行學科學習時,無疑是在強化智育第一的錯誤思想,這與當前正在進行的基礎教育改革相背離,與學生身心的全面和諧成長相割裂,學生成了等待填滿的知識容器,成為了地地道道的學科人,結果只能使他們逐漸逃離課堂,厭惡學習。
當然,從教師角度來看,不應侵占學生課間時間以彌補教學活動的不足,并不意味著學生不可以利用課余時間來訂正自己作業(yè)中的錯誤。作為教師,應當贊賞和提倡學生在課間高度自覺和自發(fā)的學習行為,這樣的行為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對于學習活動的責任感。
那么,教師解放出來的時間可以用來做什么呢?教師應當充分利用這段時間走到學生中間,和他們一起游戲、玩樂、談心,多和學生在一起,這是師生雙方互相了解、增進情感、建立友誼的最佳路徑。師生共同參與的游戲活動不僅極大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的內(nèi)容,還能夠改善師生關系,有效消除學生的厭學思想和教師的職業(yè)倦怠心理,對于建立良好的校園生活樣態(tài)具有深遠意義。
另外,對于教師來說,要真正將課余時間還給學生,還意味著要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真正實現(xiàn)這一目的,就須要在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上下功夫。除了需要教師具備必要的專業(yè)知識之外,還需要豐富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以及關于教育教學活動方面的實踐知識。教師要在深入研讀課程標準、領會課標精神的基礎上研讀教材,全面而準確地把握整個學科的知識結構,再綜合考慮自身素養(yǎng)、學生特點以及所面臨的教學條件等因素精心設計教學活動,要在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品質上面下功夫。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將課間真正還給學生,意味著還給學生一個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還給學生一個五彩斑斕的幸福童年,意味著學校成為學生心馳神往的樂園,成為提升學生人生品質的圣地。
[責任編輯:白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