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閱讀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小學教學階段的重難點。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進,家長及教師對語文閱讀的重視程度日益上漲。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將讀寫結合起來,這樣不僅有助于對當前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還有助于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效果,對豐富小學生的語文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對策探析
【中圖分類號】G6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19-0132-01
【本文著錄格式】陳紅果.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對策探析[J].課外語文,2020,19(19):132,134.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是重要的教學內容。新課標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當提高閱讀教學對寫作教學影響的重要程度。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對加強學生的語文知識掌握能力、豐富學生的閱讀及寫作能力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寫作主要是借助語言和文字符號來反映事物的變化、情感的表達以及信息的傳遞等,通常來說,寫作在小學語文中屬于教師布置的一項任務。由于小學生沒有形成學習的意識,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有重要的意義。如果教師在寫作教學中過于強調掌握閱讀技能的意義,學生就會感到厭煩,或者被其他新鮮的事物所吸引。但是如果教師讓學生了解到閱讀對寫作產生的重要性,就會激發(fā)學生閱讀的動力。學生在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文章時,不僅能夠積累大量的詞匯以及素材,還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學生日后的寫作提供依據(jù)和素材,從而提高學生寫作的水平,也能發(fā)揮出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價值。讀寫結合屬于心理變化的過程,但是兩者卻有所不同,閱讀指的是由外向內進行吸收,寫作指的是由內向外進行表達,兩種不同的心理過程卻能夠進行溝通。因為沒有進行閱讀就展開寫作的文章是沒有靈魂的,無法準確、真實地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僅僅閱讀而不嘗試寫作,就無法體現(xiàn)出閱讀的意義。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吸取他人優(yōu)秀文章的精髓之處,應用在自己的文章中,不僅能夠體現(xiàn)出讀寫結合的真正價值,還能夠使學生創(chuàng)作出優(yōu)質的作文。
二、引導學生養(yǎng)成摘抄批注的習慣
閱讀是提高語文效果的重要方法,不僅能夠帶領學生積累好詞好句,豐富學生的文學思想,拓寬知識面,還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使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得以提升。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讀寫結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勤動手摘抄的良好習慣,結合讀寫的學習模式,提高學生在閱讀方面的綜合能力。一方面,使學生學會在閱讀的過程中摘抄,將文章中涉及的好詞好句摘抄到筆記本上,便于課下鞏固,轉變成自己的文學庫,為自己的寫作提供優(yōu)質的文學知識;另一方面,讓學生在閱讀期間學會批注,當學生閱讀時,若與個別詞句產生共鳴,就可以在詞句旁邊批注,備注閱讀時的感受,學生在進行寫作時,就會大膽展現(xiàn)自己的情感,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掌握想象、創(chuàng)新以及質疑的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學生還能夠在長期摘抄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從而提高文學素養(yǎng),提高閱讀教學質量。例如在進行《美好的星期天》閱讀時,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將自己認為優(yōu)美的短句抄寫下來,劃分文章段落。標注能表達中心思想的重點段落或者語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摘抄批注的好習慣,為今后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讀寫結合出現(xiàn)的問題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用讀寫結合模式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由于小學語文教師對讀寫結合重要性的重視程度不足,沒有形成較強的讀寫結合教學意識,導致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效果不理想,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也是小學語文教師教學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其次,我國很多地區(q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閱讀與寫作分開教學,設置了單獨的閱讀及寫作課程。由于一節(jié)課的時長為45分鐘,如果將閱讀與寫作進行結合教學,實際的教學時間比較緊迫;再次,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沒能將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效結合,這與小學語文教師缺乏閱讀與寫作結合的教學經(jīng)驗息息相關。小學教師受自身的實際教學水平限制,不能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采取科學、合理的手段將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效結合;最后,一些小學在實際發(fā)展過程中,由于不能積極順應新課標的發(fā)展趨勢,仍然采用較為傳統(tǒng)的教育發(fā)展思路,在教學方式上不能與時俱進,最終導致教學模式落后、教學效果不理想等諸多問題的出現(xiàn)。
四、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讀寫結合的對策分析
(一)引導學生形成大膽擴寫的觀念
在語文教學中,大多數(shù)文章的精彩處或者結尾處會使讀者產生意猶未盡的感覺,這種寫作手法稱為留白,主要是為了留出想象的空間,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想象,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當學生在閱讀文章時,不同的學生會產生不同的理解,學生就能夠借助這種留白的文章展開大膽想象。教師也應該充分借助文章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結合文章的主要內容以及脈絡展開擴寫。但是擴寫之前,學生必須要詳細閱讀文章,掌握文章的內容以及細節(jié),才能夠展開合理的擴寫,從而使文章的內容更加豐富多樣化。例如在學習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材中《幸福是什么》一課時,課文結尾姑娘回答三個青年說“是智慧的女兒”,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猜測,這三個青年知道真正的幸福是什么了嗎?那么你們可以想象一下幸福是什么?學生通過詳細閱讀課文,就會明白通過自己的智慧,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出有益于人們的事情就是幸福。結合課文展開大膽擴寫,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能使學生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引導學生認識大膽擴寫觀念的同時,讓學生結合著實際進行閱讀,對優(yōu)美段落進行仿寫或者擴寫,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明確閱讀目標,合理進行讀寫訓練
學生在閱讀文章時,應該明確閱讀的目標,使閱讀更加有方向,提高閱讀效率。所以為了能夠提高學生閱讀的效率,教師需要在閱讀教學中,制定明確的閱讀目標,要求低年級的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認識字、積累生字、背誦好詞句,對詞語進行造句,以此來加深學生對好詞的理解;要求中年級的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要認識、積累詞句,還要背誦優(yōu)秀的段落,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要求高年級的學生對好詞好句好段落進行背誦,并放進自己的文學庫,為以后的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還要使學生根據(jù)文章的內容進行仿寫或者擴寫,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跨越百年的美麗》一課時,文章中提到居里夫人認為“只有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之花,才有永開不敗的美麗”,教師可以引導高年級的學生進行仿寫,如“只有敢于迎難而上,才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通過讀寫訓練,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五、結語
綜上所述,讀寫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也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途徑。為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知識能力,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有趣的教學方案,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而提高實際的語文閱讀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鄭蕾.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7.
[2]王羅.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7.
作者簡介:陳紅果,女,1980年生,湖北武漢人,大專,二級職稱,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