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聽力教學是語言學習中輸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初三聽力教學中,初中英語教師要立足課標和教材并積極整合教材。與此同時,還要根據(jù)學情,科學規(guī)范地進行彈性設計,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面向全體學生授課,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提高聽力能力,進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初三聽力;教學;彈性設計
【作者簡介】蔣樂,廣西南寧市新民中學。
《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初中畢業(yè)生的聽力能力提出了具體要求。聽力在語言學習的輸入環(huán)節(jié)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影響著學生口語的輸出。傳統(tǒng)的初三聽力教學設計,有以下不足:首先,重語言點、輕聽力。其次,重形式、輕技巧。再者,設計缺乏梯度。因此,我們有必要在初三英語聽力教學中,在結合學情和深度研讀教材的基礎上進行彈性設計。
一、理論基礎——認知彈性理論
這是最初由美國的斯皮羅提出的一種學習理論。認知彈性主要指從多角度出發(fā),用不同的形式建構學習者的知識,用不同的案例來呈現(xiàn)知識,讓學習者能夠在體現(xiàn)問題本質(zhì)的情景中作出恰當?shù)姆答?。它的基本原理是對于相同的教學內(nèi)容,在不同的學習階段、不同的生活情景、帶著不同的問題,從學習內(nèi)容相關聯(lián)的各個視角反復交叉學習,以此來理解概念并且促進遷移能力的形成??傊J知彈性理論強調(diào)教學課堂是多元的、有彈性的、網(wǎng)狀的,而不是線性的、單一的。這是非常值得提倡的教學模式。
二、認知彈性理論在初三英語聽力教學彈性設計中的實踐
基于在傳統(tǒng)的初三英語聽力教學設計存在形式單一、沒有梯度、不注重學情等問題。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積極嘗試改進教學設計,旨在提高初三聽力教學的課堂效率和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1.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和整合教材。我們在備課的過程中,需要考慮聽力題目的設計。比如:我們在外研版上九年級上冊Module3Unit 1的教學中,讓學生聽長對話,課本上的練習給出的是一個關于鄧亞萍的個人信息,需要填寫很多內(nèi)容,我們可以把這個表格進行一下改動。
從上面的改動可以看出,原來的題目是需要學生看著文本填入信息,而改動的題目是讓學生聽長對話進行信息的填寫。這樣設計,不僅充分利用了長對話進行聽力訓練,而且還很有針對性地設計了跟中考聽力題中心聽填信息題型相吻合的訓練題。
2.面向全體、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初三英語聽力教學,需要我們面向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的聽力水平全面提升。因此,老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需要進行全局考慮,層層遞進,照顧到每個層面的學生。
首先,聽力活動一主要是進行對信息的捕捉,把原文的回答問題改成選擇題,這樣的題目更適合給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其次,聽力活動二增加了聽力的難度。讓學生聽長對話,來選擇圖片。相比第一個簡短的對話,難度大了許多,這樣的題目適合中等生。聽力活動三可以升級一下難度,讓學生聽大明說這句話的語氣,來揣測他當時想表達的真正意思。聽力活動四則設計了一個對能力要求更高的聽填信息的題目。
三、設計科學規(guī)范,技巧和內(nèi)容相結合
很多老師在聽力教學設計中,題目設計得太復雜,不夠清晰明了。我們要根據(jù)《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初中畢業(yè)生提出五級要求,有目的地訓練學生在聽力方面的不同能力。我們在設計題目的時候要多用恰當?shù)奶厥庖蓡栐~來設置題目,并在授課的時候指導學生作出預測和畫出關鍵詞。以外研版九上Module8 Unit 1的長對話為例,為了訓練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可以設置以下問題。
Who is Tonys team playing against? A.HAS? ?B.BIG? ?C. HBG
What was the score for Tonys team last time? A: 55 B: 52 C: 53
Where are they talking? A. At school? ?B. At home? ?C. In the park
When will the next match be held?
A.Next Saturday? ?B. Next Sunday? ?C. Next Monday
Why do Betty and Lingling say those words?
A.To laugh at Tony? ?B. To cheer for Tony? ?C. To hurt Tony
由以上例子不難發(fā)現(xiàn),我們可以通過when, where, why, who和what這些常見的特殊疑問詞來設置題目和選項,重點在培養(yǎng)學生捕捉信息和細節(jié)的技能。另外,還可設計信息差表格檢測學生是否能針對所聽語段的內(nèi)容記錄下簡單的信息。以外研版九上Module2 Unit1長對話為例進行設計:
中考英語聽力題的設置難度要求容易題、中檔題與難題的比例是6:3:1。一般每道題都有兩到三個空的填寫難度較大,以此來拉開考生間的差距。第一個空格填的是flags,這個有點難度,學生通常會忘記加s; 第二空應填three-day這個帶有連字符的形容詞短語,要寫對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而剩下的三個空難度不大。需填寫的五個詞的詞形多樣,考核全面,符合命題的要求。
四、結束語
課堂教學是提升學生聽力水平的主陣地。初三英語聽力教學設計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學情,在深入研讀教材和課標的基礎上,積極整合教材,利用好現(xiàn)有的素材,進行科學規(guī)范的彈性設計。我們的聽力教學設計需要做到面向全體、層層深入,只有這樣才能在備考過程中,逐步提升全體學生聽力水平,進而為學生全面提升英語綜合語用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2).
[2]義務教育教科書九年級上冊[J].外研社,2014,10.
[3]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合訂刊第37卷[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2).
[4]基于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改革[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5]程曉棠,鄭敏.英語學習策略[J].外研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