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寧
摘 要:鋼琴課作為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必修課,在陶冶學生情操,培養(yǎng)學生藝術技能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是幼兒園教師的儲備資源,其素質好壞直接決定了未來幼兒教育工作質量。為此,本文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實施集體課教學的優(yōu)勢做了簡單介紹,并提出了幾點教學實施意見。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優(yōu)勢;模式分析
生產力的進步為人們追求精神文化享受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中,學習鋼琴的人數較多,且在逐年增長。利用集體課教學,不僅能夠節(jié)約教學資源,也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表演環(huán)境,克服緊張心理。文章在肯定了集體課教學對學前教育的積極意義之后,介紹了教學實施策略,希望對提升學生社會適應能力,陶冶學生藝術情操起到積極作用。
一、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教學的優(yōu)勢分析
首先,提升教學效率。隨著社會對人才多樣化的需求,中職學校人數也成逐步上升的趨勢。不斷增加的學生人數卻同匱乏的教學資源特別是教師資源形成了鮮明的矛盾,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如果在鋼琴教學中采取一對一教學,不僅會耗費大量時間,學生也無法全部參與到學習當中。而集體課教學具有“一對多”的特點,可以進行一次性授課,加快教學進度,滿足大多數學生的需求。
其次,提高學生演奏自信心。鋼琴是群眾性藝術,需要由演奏者面向大眾進行表演。諸多中職學生未踏足社會,在眾人面前表演時容易出現焦慮現象。而集體授課模式要求學生廣泛參與,可以模擬鋼琴表演環(huán)境,長此以往可以克服學生緊張情緒。此外,在一對一教學中,學生會擔心出錯而被教師責罵,所以不敢放開表演手腳。但在集體授課環(huán)境下,能夠充分的體現出學生的參與性,塑造你追我趕的競爭環(huán)境。
此外,集體課可以體現團隊意識,且群體接受同等的教學資源,利于營造相互依存的教學環(huán)境。而且鋼琴課堂按照文化課的授課形式開展,所有學生都有發(fā)言權,并不存在特例,保障了學生的平等受教育的權利。
當然,在長期的固步自封的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下,也出現了很多弊端。例如,課程內容統(tǒng)一性強,未考慮不同學生的鋼琴基礎;教學內容老套、陳舊,日益落后于現代社會對藝術特別是音樂的欣賞標準;教學形式具有明顯的“應試”性質,師生交流少,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考核標準單一,沒有體現學生間的差異,可能會打擊學生對鋼琴的學習熱情。
二、有目的地進行課堂導入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在傳輸知識前應當激發(fā)學生情緒,課堂導入要具備情緒的功能。高爾基將“第一句話”視為整首音樂音調的“給予者”,奠定了整個音樂風格。利用課堂導入,可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確保接下來的課堂教學“箭無虛發(fā)”。而且如果導入過于精彩,也會創(chuàng)造絕妙的情境。例如,優(yōu)美的板書、幽默的講解、瀟灑的繪畫,都可以使課堂擺脫枯燥無味之感。在鋼琴集體課教學中,多數教師將導入重點放在了作業(yè)檢查、彈奏復習上,過于關注已學知識,缺乏與新課的鏈接。筆者認為,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作業(yè)檢查必不可少,這能加深學生對已學知識的印象,提高鋼琴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此外,也要集體進行手指練習,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比如在進行《致愛麗絲》鋼琴曲教學的時候,中職教師可以通過這首曲子創(chuàng)作的背景進行導入:貝多芬《致愛麗絲》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后有著一個動人的故事,美麗善良的愛麗絲為了幫助一位失明的老人看到大海和森林而努力著,她走遍很多地方,求助了很多人。貝多芬被愛麗絲的精神所感動,于是創(chuàng)作了這首曲子,并在圣誕夜的時候給老人進行演奏,老師聽得非常入迷,并從音樂中看到了阿爾卑斯山的雪峰,塔希提島四周的海水,同時還有森林、海鷗和陽光。老人感到非常滿意,不再有孤獨和悲憐。此后,貝多芬將這首曲子命名為《致愛麗絲》。通過課堂導入,更有利于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增強學生練習的信心,從而為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三、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
學習環(huán)境直接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影響,過于壓抑、緊張的氛圍可能會降低教學質量。對于中職鋼琴集體課而言,參與人數眾多,管理困難,個體的消極情緒可能造成普遍性影響。鋼琴是音樂藝術,教師應當發(fā)揮其審美功能,創(chuàng)建藝術性濃厚的課堂氛圍。例如,可以播放《愛之歌》、《夜曲》、《天鵝》等經典鋼琴曲,向學生講述鋼琴家的有趣小故事。同時,中職教師也要保持和藹、虛心的心態(tài),加強同學生的溝通交流,創(chuàng)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上攵绻麕熒P系不融洽,整個教學活動也會缺少生氣,很難促進教學計劃的有效開展。
在中職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多媒體,給學生進行曲目的示范和講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通過多媒體栩栩如生的畫面,讓學生形象感知曲目的內容,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通過視覺和聽覺相結合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欣賞樂曲,體驗樂曲中蘊含的豐富表現力,促進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發(fā)展。在實際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增加一些能夠讓學生進行參與的合作曲目,組織學生進行合奏。這樣,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和特長,進行適合的演奏,諸如,對曲目不是很熟悉的學生可以演奏淺顯的聲部,而非常熟悉曲目的學生擔當難度大的聲部,學生都能夠在合奏中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感受音樂的魅力,獲得良好的成就感。同時,教師也要參與到學生的演奏中,一方面組織學生進行欣賞,一方面對學生在合奏和訓練中出現的問題和困惑進行解答,并且教師可以讓程度高的學生對程度低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幫扶,逐步提高學生的整體鋼琴水平。
四、尊重差異,科學劃分層次
學生由于環(huán)境和學習等多方面的原因,其音樂水平和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如何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是中職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首要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以參考國際上鋼琴集體課的經驗,采用“考核+分組”的方法,對學生的真實水平進行考查,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這樣,再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將學生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層次,在各個層次學生鋼琴實際水平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這樣可以更好地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立足學生的思維最近發(fā)展區(qū),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鋼琴集體課的學習、探究和演奏中,不但提高學生的鋼琴水平,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教師也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學習進度和層次的調整,比如,每周上一次新課,學生合作探究一次,教師專業(yè)輔導一次,學生進行學習成績展示一次,對于學習較快,鋼琴技能掌握較快的學生,教師應該增加訓練難度,提供附加的作業(yè)要求等,對于跟不上進度的學生,教師應該單獨地進行輔導,幫助學生盡快掌握學習要領。學生在各自層次學習了一段時間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重新考核,重新劃分層次,給學生壓力和危機感,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動力,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這樣,在尊重學生差異的基礎上,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到鋼琴集體課的活動中,充分釋放學生的活力,提高學生鋼琴技能和水平的機上,也滿足了不同學生差異化的要求,讓學生形成你追我趕的良性循環(huán)。從而提高學前專業(yè)學生整體的鋼琴技能,促進學生素質的發(fā)展。
五、優(yōu)化課堂練習
中職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教學不僅要教授學生基本理論知識,也要留足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彈奏實踐。但是,如果練習操作缺乏教師的參與,不僅會降低練習效果,也會因為沒有正確的指導而使錯誤的練習方式長期延續(xù)下去。為了提高練習的有效性,此時可以采取一對一教學方式。當然,因為該方式耗時長,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精力,進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少被采用。為了發(fā)揮一對一教學的優(yōu)越性,教師應當在課前做好合理的安排,綜合考慮學生人數、課堂時間,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指導。
在完成新課教學之后,需要師生一起對所學內容進行回顧,總結重難點??紤]到鋼琴集體課以培養(yǎng)學生操作技能為主要方向,所以,在總結時也要關注彈奏,而且要鼓勵學生主動總結。在評價學生學習成果時,也要堅持多樣化的方針,不能將考核成績當作唯一的評價指標。
對于教師而言,進行音樂知識的再學習顯得非常必要,這不僅能提升鋼琴演奏技能,也對加強教學質量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如果教師勤于學習,樂于奉獻,不僅會受到學生愛戴,也會將其視為學習榜樣。有的教師認為鋼琴教學存在很強的重復性,無需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也沒有更新教育內容的必要。殊不知,時代在發(fā)展,任何停滯不前都是落后的表現。為此,教師只有積極更新理論體系,加強彈奏練習,才有可能不被時代所淘汰。中職,教師應當在教學中投入十足的激情,將全部精力奉獻給中國教育事業(yè),為國家復興貢獻出微薄的力量。
六、完善考核制度
考核制度是對中職學前教育學生鋼琴技能掌握情況的考查標準,也是學生實際學習成績好壞和教師教學效果優(yōu)劣的評價標準。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中職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的考核制度也應該不斷的改進和完善,既要做到滿足當前學生學習的實際需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情感態(tài)度,也要避免考核的主觀性,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出學生的實際素質。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平時出勤情況、學習態(tài)度、活動參與積極性等融合到考核制度中,按照與學生鋼琴成績1:1的比例來評價學生。在實際的成績考查中,教師應該增加即興伴奏等一些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的內容,考查學生的臨場發(fā)揮能力,對學生的鋼琴技能和音樂綜合能力進行全面的考查。同時,在考核結束以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優(yōu)點和不足進行點評,讓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鋼琴水平,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
結? 語
在生產力的不斷進步之下,國民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提升,而且各類藝術形式也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鋼琴是鍵盤樂器,是眾多音樂家表達思想的主要媒介,同時也受到普通大眾的熱愛。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集體課能有效發(fā)揮教學資源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練習興趣與自信心。教師應在提升自我鋼琴修養(yǎng)的基礎上優(yōu)化課堂導入,創(chuàng)建輕松的課堂氣氛,為提高學生素質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譚晶.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探析[J].北方音樂,2018,(24):146,148.
[2] 金藝花.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教學發(fā)展路徑研究[J].北方音樂,2018,(22):203,205.
[3] 王雯.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集體課分層教學的實踐探索[J].戲劇之家,2018,(10):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