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鵬
摘 要:初中階段的音樂教學中,合唱逐漸占據(jù)了重要地位,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配合協(xié)調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以及良好的審美素養(yǎng)具有重要功效。本文立足班級合唱訓練的視角,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探討了班級合唱訓練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和訓練方法,旨在充分發(fā)揮班級合唱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協(xié)作能力,從而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
關鍵詞:班級合唱;訓練;音樂教學
合唱教學對于未來社會的發(fā)展、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合唱所表現(xiàn)出來的張力要比齊唱豐富得多,通過各個聲部的相得益彰,體現(xiàn)歌曲的內涵。尤其對于班級合唱來說,涵蓋的學生比較多,我現(xiàn)在帶的七年級學生,一共6個班,每個班55人左右,通過了解發(fā)現(xiàn),學生們喜歡音樂,也愿意參與到音樂教學中,但是學生的水平差異性比較大,對于合唱的認知還存在誤區(qū),甚至還有一些學生可謂零基礎,這就需要音樂教師因材施教,把握每個學生的特點,真正發(fā)揮班級合唱的功效,提升審美素養(yǎng)和團結意識。
1 加強基本功訓練
合唱首先要“合”,這對老師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說,除各聲部都要具有齊唱應具備的各種唱歌技能的一致性外,還應具有比齊唱更好的節(jié)奏感、聽辨能力和視唱能力以及使各聲部間協(xié)調與均衡的能力。并且,音準是聲部協(xié)調的基礎,因此必須加強前面我們提到的歌唱基礎訓練。
如在班級合唱《七色光之歌》的訓練中,我采取了以下幾個訓練步驟展開教學,方便學生掌握:1)訓練開始之前,我要求全體學生都要練習兩個聲部,熟悉彼此的旋律;2)我在唱高聲部時,讓學生唱低聲部,練習一段時間后,再交換練習;3)我將訓練的重點放在低聲部,因為低聲部需要時刻輔助高聲部的合唱,從而呈現(xiàn)和諧整齊的和聲效果;4)找?guī)讉€音準、節(jié)奏較好的不同聲部的孩子合作,讓其他同學試聽合唱演唱效果,有了感性的認識,這時再讓大家分聲部合起來練習。
通過這樣的訓練,各個聲部可以很好地進行融合,相互配合、相互烘托,同時也做到了速度、強弱、節(jié)奏的一致,班級合唱能在學生的共同配合下,發(fā)揮自身特有的魅力。
2 推薦歌曲曲目欣賞
在班級合唱訓練的同時,通過欣賞一些優(yōu)秀的合唱作品,讓孩子們領略合唱藝術的美。教師可 以將歌曲欣賞作為班級合唱訓練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篩選一些優(yōu)秀的合唱曲目,讓學生體會和聲的魅力。
推薦曲目:如《歌聲與微笑》、《讓我們蕩起雙槳》、《小紙船的夢》、《小龍舟》、《庫斯克郵車》、《飛來的花瓣》、《牧歌》、《在銀色的月光下》、《送別》《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茉莉花》、《雨花石》等
3 合理編排合唱隊形
班級合唱的歌曲形式多種多樣,諸如:齊唱、輪唱、領唱等,這要求教師在合唱前將學生站位提前分配好,在教師指揮下,讓學生各司其職,默契配合。為了使指揮、合唱、領唱三者間的合作達到最理想效果,需要教師合理編排班級合唱隊形,通常隊形站位是略成弧形。
1)編排隊形考慮的因素。(1)隊形整齊、和諧。班級合唱隊形要根據(jù)學生身高進行排列,隊形中間高,兩側低是常用的排列形式,能夠呈現(xiàn)出一種對稱的弧形美。(2)方便指揮。一聲部在左,二聲部也就是和聲部在右,這樣的聲部分區(qū)站位會更有助于指揮掌控合唱節(jié)奏。(3)確定中心位置。選出歌唱技巧好的學生,放在隊形中間位置,這樣可以有效帶動其他學生。
2)合唱聲部分部的劃分。二聲部:高聲部(c1-f2)低聲部(a-d2);三聲部:高聲部(c1-2)中聲部(a-2)? 低聲部(g-d2);四聲部:女高音? 男高音? 女低音? ?男低音
3)合唱隊形排列??蓮囊韵聨讉€方面出發(fā),考慮如何進行班級合唱隊形的設計與應用:(1)由于班級合唱作品的內容形式、體裁特點以及演出時舞臺面積大小所產生的局限性存在差異性,根據(jù)實際情況可以采用直線條、曲線條、直曲線條相結合三種排列形式,同時根據(jù)具體演出需要而作出多樣化的變化和調整。1.直線條隊形可用在:題材為歌頌祖國、領袖、英雄、大地山河以及其他崇敬贊美的對象和心愛的事物,歌詞旋律莊嚴宏偉的頌歌(如李群作曲的《中華、中華》等);曲調較為雄壯、節(jié)奏比較鏗鏘有力,充滿豪邁剛毅氣概的進行曲(如寄明作曲的《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等);富于歌唱性且具有寬廣的氣息,其中抒發(fā)著對所歌頌的事物所表達出深深情感的抒情歌曲(如張文鋼作曲的《我們的田野》等)。2.用曲線條隊形設計的歌曲題材可以是抒發(fā)少年內心的思想感情,歌唱性鮮明,具有詩化情懷,或通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所表達出對自然山水風光而陶醉的抒情歌曲(如吳大明作曲的《春雨瀠渫下》等);節(jié)奏感強、旋律輕快活潑、詞曲皆適合歌唱與舞蹈的合唱作品(鄭律成作曲的《我們多么幸?!返龋?反映青少年豐富課余生活,如劃船、登山、春游、跳皮筋、踢毽子、捉迷藏等游戲曲體的作品(如黎英海作曲的《船歌》等)。(2)班級合唱訓練時,從合唱學生與指揮隊形站位的實際情況和效果看,采用任何線條的隊形都應以指揮為中心。學生側身傾向于指揮,使整個隊形呈現(xiàn)為扇形或梯形,這樣可以使學生視線集中,照顧到彼此歌聲,確保發(fā)出的聲音更為集中,同時指揮者也更容易發(fā)現(xiàn)演唱過程的問題,從而達到演出時指揮與學生的最佳配合狀態(tài)。(3)從對觀眾的審美角度、審美觀念分析出發(fā),無論隊形怎樣調整,其隊形設計都要以對稱、平衡、整齊、協(xié)調為準則,隊形依據(jù)學生的身材高矮適當排列。通常身材高大的學生站位在隊形正中間,然后從高到低的順序分別排在兩端;也可采用身材較矮的學生居中排列方式,這種排列方式從看臺上遠看,整個合唱團的列隊會有看起來很深遠的視覺效果。如果演出時不使用站臺,合唱隊形應安排身材高大的學生站位在后排,后排每個人站位于前排兩個人之間,這樣可使每個學生自然清晰的看到指揮動作。
4 適當開展形體訓練,提升藝術審美素養(yǎng)
藝術審美素養(yǎng)由內在與外在兩方面構成。形成個人良好的藝術審美素養(yǎng),不僅需要勤修“內功”,適當接受形體訓練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內外兼修才是真正養(yǎng)成良好藝術審美素養(yǎng)的有效方法。
1)普通學生接受形體訓練的途徑通常在于音樂課堂?;A舞蹈形體教學包含在初中音樂教學大綱之中,這為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了指導,在指導學生唱歌的同時加入必要的形體訓練環(huán)節(jié),塑造學生外在氣質形象,從而達到讓學生演、唱俱佳的效果。
2)形體訓練可以安排在特定的時間進行定向訓練,也可與歌曲演唱排練同步進行。歌唱練習過程中遇到合適曲目時,可根據(jù)歌曲題材、內容設計簡單的肢體表演動作,達到演、唱結合的表演效果。演唱時要用心做好看似簡單的動作,小到每一個眼神、手勢都要求準確、美觀、到位。
3)在設計表演動作時,教師需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根據(jù)表演學生的年齡段設計相應的表演動作,動作盡量不跨越年齡界線。
5 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班級合唱規(guī)模比較大,所以是一個需要時間和積累的活動。在不斷豐富和提高班級合唱教學與訓練的同時,也需要我們相互借鑒成功經(jīng)驗,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創(chuàng)新,使我們的班級合唱以更新穎的模式展現(xiàn)給每一個學生,從而達到最終的教育目的,為更多的學生步入青少年合唱的藝術殿堂點亮明燈,引導學生愛上合唱,讓學生通過參與合唱活動提升自身藝術修養(yǎng),讓每一個學生因合唱而綻放自信、燦爛的笑容。
參考文獻
[1]張懿.以“多聲思維”培養(yǎng)高中班級合唱教學策略的研究[J].北方音樂,2020(4):147-148.
[2]吳奕民.初中學生變聲前期的合唱教學策略初探[J].北方音樂,2019(07):179-180.
[3]商慧麗.初探互動排練式教學方式在中學合唱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4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