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梅霞 周爽
【摘? 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女性白色念珠菌性陰道炎患者的療效。方法:選擇我中心2016年4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8例女性白色念珠菌性陰道炎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2組,每組24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綜合干預措施,包括心理護理、局部護理、健康教育、治療后隨訪等方面。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疾病復發(fā)率。結果: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采用護理干預可提高女性白色念珠菌性陰道炎的治療效果,降低疾病復發(fā)率。
【關鍵詞】護理干預;白色念珠菌;陰道炎;治療效果;復發(fā)率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200-02
白色念珠菌性陰道炎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外陰灼痛、瘙癢,同時伴尿痛、尿頻、性交痛等癥狀[1],患者外陰會出現(xiàn)的大量豆渣樣或大量呈凝乳狀且白色稠厚的分泌物,行外陰檢查時可發(fā)現(xiàn),患者的外陰水腫潮紅,粘膜上附著有白色膜狀物,行實驗室檢查時可發(fā)現(xiàn)白色念珠菌,患者常感覺外陰奇癢難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2],若患者自行用藥不當,容易導致患者反復發(fā)病或治療效果不佳,因此需給患者采用合適的護理措施,我中心將護理干預用于女性白色念珠菌性陰道炎患者中,療效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中心2016年4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8例女性白色念珠菌性陰道炎患者,年齡范圍為14~43歲,平均年齡為32.3±5.6歲,病程范圍為1個月~2年,平均4.5±1.2個月。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2組,每組24例,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等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且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綜合干預措施,包括心理護理、局部護理、健康教育、治療后隨訪等方面。(1)心理護理:因患者外陰奇癢難忍,在工作及生活中多存在不便,且有些患者存在害羞心理,不愿進行治療,容易反復發(fā)病,因此需向患者介紹疾病的病因、誘發(fā)因素、傳播方式及治療方法,告訴患者只要按照正規(guī)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可有效改善疾病,降低復發(fā)率,也可消除患者的焦慮心理,讓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療,提高治療依從性;(2)局部護理:由??迫藛T根據(jù)醫(yī)囑,進行陰道擦洗,并上藥。患者先排空膀胱,之后取截石位,用2%碳酸氫鈉棉球擦洗外陰,之后置入滅菌的窺陰器,采用滅菌鉗夾將含溶液的大棉球夾住,將陰道前后穹隆、四周進行反復擦洗,之后轉動窺陰器,將陰道上的皺襞死角也進行擦洗,徹底清洗分泌物,再用干棉球擦干,將50~100萬U的制霉菌素用溫水去除糖衣后,置于陰道后穹隆處,對于外陰瘙癢嚴重者,可涂抹達克寧,待晾干后再穿上內(nèi)褲,以便于藥物吸收,其可大大提高局部藥物的治療效果,也可避免患者因陰道塞藥不到位或自行沖洗不徹底導致治療效果不佳;(3)健康教育:首先告知患者需堅持正規(guī)治療,以免病情復發(fā),在治療最初3~5d,每日來門診,由護理人員進行換藥,之后囑患者在家中進行碳酸氫鈉溫熱坐浴后將50U制霉菌素置入陰道后穹隆;其次督促患者堅持完成治療,在急性期可連續(xù)用藥1周至10d,可在癥狀消失后進行停藥,下次月經(jīng)干凈后自行放置制霉菌素,第2次月經(jīng)干凈后囑患者來院復查,治療期間需禁止性生活,對于復發(fā)者,雙方夫妻需同時服藥;再次告知患者需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如便后從前向后進行擦拭,穿純棉內(nèi)褲每日需進行更換,需用專用的肥皂清洗內(nèi)褲,經(jīng)常檢查衛(wèi)生巾是否漏氣、過期,開封的衛(wèi)生巾需盡量用完,不宜長期使用;告知患者治療期間需食用高纖維素、高熱量、易消化、高營養(yǎng)的飲食,禁止吸煙,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4)治療后給患者提供咨詢電話,以便患者遇到問題可隨時咨詢。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若患者治療后鏡檢顯示陰性,臨床癥狀消失,陰道分泌物正常為治愈;治療后患者鏡檢陰性,臨床癥狀減輕且陰道分泌物減少為有效;治療后患者的陰道分泌物或臨床癥狀無改善為無效;(2)對比兩組患者的疾病復發(fā)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軟件,計數(shù)資料用n或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檢驗對比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白色念珠菌性陰道炎也稱為外陰陰道念珠菌病或霉菌性陰道炎,致病菌為白色念珠菌,患者可能因為流產(chǎn)、外陰不潔、濫用抗生素、經(jīng)期使用不潔衛(wèi)生巾、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或長期服用皮質類固醇或避孕藥等導致,其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chǎn)生嚴重影響[3]。
本文結果表明,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主要是由于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可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互患關系,消除患者的疑慮,可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而通過指導患者換藥,可提高患者用藥的準確性[4],從而提高治療效果,也可顯著降低疾病的復發(fā)率。
綜上所述,采用護理干預可提高女性白色念珠菌性陰道炎的治療效果,降低疾病復發(fā)率。
參考文獻
[1]????? 方燕芬,潘微玉.育齡期女性白色念珠菌性陰道炎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7,12(17):185-186.
[2]????? 張黎,胡瑩花,孫志宏,等.育齡期女性白色念珠菌性陰道炎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27):131+134.
[3]????? 蒙馨瑩.育齡期女性白色念珠菌性陰道炎護理干預措施及臨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A5):355.
[4]????? 祁靜波.綜合護理對真菌性陰道炎患者疾病復發(fā)的影響觀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5(15):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