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問題為基礎的PBL模式適應了高中思想政治課的生活化教學理念與活動型課程建設要求,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升政治教師專業(yè)素質以及推進高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都具有獨特作用。本文在分析PBL模式的內涵和特征的基礎上,重點闡述PBL模式應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價值,從而助力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實踐走出傳統教學困境,進一步激發(fā)思想政治教學的生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PBL模式;應用價值;高中思想政治教學
在我國新課程改革深入推進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學不斷嘗試使用新技術、新方法以適應新時代對思政理論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務。與一味單向灌輸的傳統“填鴨式”教學方式相反,PBL模式是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互補,強調課堂的情境教學和互動教學。就其特征和過程來說,既符合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生活化教學方向,又與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相匹配。因此,PBL模式能在思想政治教學實踐中產生巨大教學價值與社會效益。
一、PBL模式的概念
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模式,又稱問題驅動教學法,是“基于現實問題的解決為核心、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的小組討論及自學的一種教學模式”[1]。這一模式最早誕生于1969年,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創(chuàng)建,因其可以將教學有效融合社會生活而實用性強的比較優(yōu)勢,我國教育界在20世紀末也開始引入該模式,并從大學醫(yī)學類課程擴展開來,積極探索其在各級各類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PBL教學法與我國傳統教學方式相比,有以下幾個顯著特征:第一,強調以問題為基礎,“問題是學習的起點,也是選擇知識的依據”[2]。由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情預先設計問題,同時在導學案中引導學生在自學之后提出疑難。教師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分析整合,重新修改預設,從而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關、與學情高度契合的真實且有意義的問題情境。整個學習過程圍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展開,教學目標明確且極具參與性和實用性。第二,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凸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問題源于學生又終于學生,能夠極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第三,轉換教師主導地位實現方式。教師在教學中承擔問題引導、活動銜接等任務,是課堂的調節(jié)師與粘合劑,也是教學順利開展的關鍵。第四,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互補。學生將個人搜集的學習資料分享給他人,促進不同信息之間的比較、統一;匯集個人疑惑或獨到見解,引起思維碰撞。
二、PBL教學模式應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價值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明確指出,本課程“著眼于學生的真實生活和長遠發(fā)展,使理論觀點與生活經驗有機結合”,“力求構建學科邏輯與實踐邏輯、理論知識與生活關切相結合的活動型學科課程”[3]??梢?,PBL模式與高中思想政治課的課程性質與課程目標不謀而合,而其所帶來的教學價值與社會價值同樣可觀。
(一)學生主體性顯著增強,有助于實現思想政治課的育人價值
PBL模式下,學生成為教學中心和活動主體,從組內成員分工到組外作為一個整體與其他小組比拼,綜合素質的較量都更為突出。學生能在學習技能、思想品德、政治素質等多方面得到點播與提升,使思想政治課的育人價值得以落實。
第一,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涵養(yǎng)政治個性。PBL模式的首要環(huán)節(jié)便是學生自主學習。課前,學生需要獨立完成導學案并提出疑難。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政治理論的認識較為簡單和零碎,除了要理清知識脈絡外,還需通過自行查閱資料初步解決自己提出的基礎問題。此外,學生在課中針對老師的提問,也要求優(yōu)先獨立思考再合作討論,這為學生鍛煉思維提供了良好的緩沖區(qū)間。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學生養(yǎng)成獨立汲取政治理論知識、正確分析甄別政治問題的個性,逐步完善政治興趣濃厚、政治信念堅定的政治人格。
第二,強化合作學習精神,在公共參與中立己達人。PBL模式下的政治課堂重視小組成員的團結與合作、政治信息的分享與交流。學生在小組中,或通過扮演不同角色把握政治主體的性質與特征,或搜集家鄉(xiāng)文化展示文化的多樣性等,每一位學生都成為學習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保證全部學生通過合作小組全員參與課堂,既能挖掘學生自身豐富的課程資源,使學生在學習中的獨特性和重要性被肯定,獲得強烈的課堂參與效能感;也能開發(fā)思維潛能,擴寬問題解決維度,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促進與成長;還能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樂于分享的品質,并在小組實踐中,提升公民社會責任感。
第三,樹立終身學習意識,練就卓越本領。課堂一系列問題是學生所期待解決的,在激發(fā)學習動機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增強問題意識,使之積極參與和探究社會生活,保持好奇心與學習欲望,有利于學生樹立終身學習意識。其次,PBL模式注重學生在信息搜集、價值判斷等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會直接促使學生提高學習技能,從而不斷追求卓越,增強終身學習本領,為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與時共進的時代建設者而不斷奮斗,為構建學習型社會貢獻力量。
(二)教師主導而不主講,有利于政治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與角色轉變
長期以來,由于政治課堂以理論灌輸為主,社會對政治教師持有嚴肅、“洗腦”的刻板印象。加之受高考應試及文理分科教育的影響,高中政治課未受到學生和家長的足夠重視,造成部分政治教師自我效能感低,陷入教師角色不明晰、教學模式難以革新的教學困境。而PBL教學法中,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教師主導作用不減反增,突出體現在:首先,教師是問題情境的設計者。將學生疑難、教材內容與合適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情景相對接直接影響學生學習體驗和教學目標實現程度,沒有教師對問題的整合與情景的再加工就無法達到因材施教、因時制宜。其次,教師是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銜接者。促進不同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任務各個突破并融合統一需要教師全程全面統籌學習進度、追蹤學生狀態(tài)、調節(jié)教學氛圍、把控課堂秩序。
PBL模式明確了師生任務分配,教師得以擺脫靠說教維持自身威信的局限,代之以知識疏導與思想引領,順利轉變了其主導作用實現方式。與此相對應,修養(yǎng)人格魅力、提升專業(yè)素質越來越成為思想政治教師的普遍共識。思想政治課較其他學科來講,更加關注實踐性和時效性,講究普遍原理下的“特殊問題特殊分析”。因此,圍繞問題展開的PBL模式,激勵著教師不斷完善知識結構,精通專業(yè)知識、掌握社會知識;增加革新動力與自信,及時更新新時代教育觀念;提高教學素質,獲得專業(yè)發(fā)展。同時,通過充分展示出政治課堂也可以鮮活有趣、親近實用,使政治教師傳統的社會形象成功轉型,成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關鍵和首要標志。
(三)教學要素良性聯動,推進活動型思政課程建設
PBL模式中,“教學情境不是單純的‘故事再現,也不是‘就事論事的細節(jié)描述,而是‘由事及理的必要手段”[4]。這樣一來,在問題基礎上作為教學要素的學生、教師、教材必然共同形成良性聯動機制。其中,學生是解決問題的主力軍,其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程度影響教師主導行為的選擇和教材知識的拓展廣度與深度;教師擺脫傳統劇本教學的束縛,主動性、變通性增強,教學形式、教學方法也靈活能動;政治課不再“滿堂灌”,而是著力于教材知識與生活常識融匯貫通,不僅為師生良性互動提供場所,也搭建起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互作用的橋梁。以情境教學和互動教學的實施為顯著成效之一的PBL模式,一方面將教材抽象知識轉化成亟待解決的具體問題,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強化感性體驗和理性分析。另一方面,通過引入有意義的情境并優(yōu)化加工,使之形成完整有邏輯的知識鏈,組成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由此可見,PBL模式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課體現了課程內容情境化與情境內容課程化的有機統一,從而為建設活動型思政課程提供了新的可行性路徑。
三、結語
PBL模式引導學生由知識接受的被動個體轉向意義建構的主動集體,啟發(fā)教師由單向灌輸轉向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推動思想政治教學氛圍由枯燥乏味轉向充實活躍,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發(fā)揮顯性功能、釋放隱性功能,在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將PBL模式應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既不能只顧耳目一新之效,圖其新鮮而游于形式,不去深入推敲問題的層次性與情境的適當性;也不能過分夸大PBL模式的優(yōu)點而將思政理論課的改革創(chuàng)新止步于此。為了保證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致力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時代新人和終身學習者,還需要結合教學手段和教學技術,進一步探究PBL模式的多種應用方式,以最大程度實現PBL模式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李肖峰,李振良.PBL教學法在高校思想政治課中應用的體會[J].教育與職業(yè),2011,No.694,147-148.
[2]褚小紅.PBL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應用[J]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7).
[3]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4]李曉東.教學情境與命題情境的區(qū)分及其意義——基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的文本分析[J].中國考試,2020,No.333,50-56.
作者簡介
王潔(1998—),女,四川瀘州,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項目基金:2019年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PBL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價值研究》,立項編號:S201910636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