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蕓
2014年3月,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概念?!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理念。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基礎素養(yǎng)和能力外,還要拓展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這其中包括學生的語言、寫作、表達及閱讀能力。王薔(2015)指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主要由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構成。學生將語篇作為載體,積極探尋主題意義,在語言理解及表達的實踐過程中充分運用所學知識及技能,通過感知、獲取、解析、概括、推理、判斷、對比、評價及創(chuàng)新等思維層面的活動,將知識實現(xiàn)結構化,并且在不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思維品質(zhì),培養(yǎng)文化意識,進而構建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和發(fā)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英語寫作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學生協(xié)調(diào)處理多種英語能力。在寫作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具備豐富的詞匯量和語法知識,還需要具備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因此,英語寫作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素養(yǎng)的重要平臺。教師需要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語寫作課堂。
在對近十年的高考英語全國卷書面表達進行分析后發(fā)現(xiàn),寫作內(nèi)容以書信類提綱式應用文為主,可見此類寫作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因此,將針對高考英語全國卷寫作類型,結合課例,探討如何在高中英語寫作課堂教學中有效實現(xiàn)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本堂課選擇了書信類之邀請信寫作,主線為“母親節(jié)”和“母愛”,期盼能夠與學生共同商討如何在母親節(jié)當天和媽媽共進晚餐,營造溫馨的節(jié)日氣氛。
1.熱身導入
上課伊始,通過播放詩人孟郊的《游子吟》英文版吟唱視頻,導入本堂寫作課程。視頻的其中一幀畫面為《游子吟》中英文對照內(nèi)容(見圖1)。
圖1:《游子吟》中英文對照圖
當悅耳的誦讀聲和優(yōu)美的畫面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時,教師適時提問:“Who’s the writer of the poem?Can you recite the poem in Chinese together?What is mother’s love like in the eye of the poet?”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母愛在詩人孟郊的心里如同三春暉一般,那么在你的眼里,母愛又是什么呢?”這使得學生在欣賞我國傳統(tǒng)古典文學美妙之處的同時,更容易理解詩中表達母愛的詞語,如游子(parting son)、密密縫(sewn stitch by stitch)、寸草(young grass)、春暉(warm sun)等,并體會中華傳統(tǒng)古詩詞的音美、形美和意境美。之后,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帶領學生朗誦英文版《游子吟》。學生的參與度很高,且整個誦讀任務完成得輕松、愉快。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能明顯感受到畫面、音樂和古詩詞的融合觸動了學生的內(nèi)心,為引入寫作話題作好了準備。這一熱身活動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主動思考本堂課的話題,調(diào)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也恰恰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前提。
2.創(chuàng)設個性化的語言情境
在學生獲得內(nèi)心情感共鳴的基礎上,教師設置了如下切合生活實際的交流合作情境:“教師平時工作忙碌,想在母親節(jié)這一天陪伴自己的媽媽,請學生推薦一些當?shù)販剀暗牟蛷d,讓教師能夠在母親節(jié)那一天邀請媽媽一同前往,享用晚餐。”然后,學生小組討論,對推薦的餐廳進行評分,最終挑選出最適合、最溫馨的餐廳。這個任務激活了學生的相關背景知識,并使他們能夠有機會表達出具有個人特色的言語內(nèi)容,進而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提高語言表達的自信和動力。
師生對話如下:
T:Just as you said,mother’s love is like star shining in the sky/candle/sunlight/...
To me,mother’s love is like the light that guides me to the direction of home.
Look,this is my beloved mum.
S:Wow!She is so beautiful/kind/...
T:My mother suffered a lot to raise my brother and me and provided us with schooling.I want to accompany her on this Mother’s Day.Please discuss in groups and help me with a nice restaurant,ok?
S:OK.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的語言能力是指學生能在社會情境中,以聽、說、讀、寫、譯等方式為載體,在相應的輸入及輸出活動中不斷培養(yǎng)語言知識、語言意識和語感、語言技能、交際策略等,最終形成語言的溝通和表達能力,也就是用語言做事的能力(徐奕、姚桂招 2018)。在寫前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選取的討論話題將學生置于真實的社會情境中,引發(fā)他們積極分享個人觀點。同時,在交流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學到了新知識,掌握了新技能,為后續(xù)寫作活動的開展創(chuàng)設了真實、有效的學習環(huán)境。
3.“頭腦風暴”
在創(chuàng)設了個性化的真實語言情境后,教師引導學生對推薦餐廳進行“頭腦風暴”,通過討論繪制思維導圖(見圖2)。
圖2:思維導圖1
寫作課堂不應該是教師的“一言堂”,也不應是對寫作模板的“灌輸”和模仿。它需要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找準切入點,精心設計問題;需要教師在互動中激活學生的思維,構建師生信息溝。“頭腦風暴”是教師了解學生背景知識的有效途徑,它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貫徹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徐蔚琳 2016)。通過這一活動,教師鼓勵學生自由討論、大膽思考,激活其已有的相關背景知識,補充必要的、新的背景知識,啟發(fā)他們對有關話題的思考,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4.小組討論,推薦餐廳
在小組討論結束后,教師選擇其中兩個小組上臺推薦各自選出的餐廳。其中一名學生對餐廳進行介紹,另一名學生則將餐廳的食物、環(huán)境、服務特色、地理位置等信息寫在黑板上。在此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適時介入、啟發(fā)、引導學生展示,并作出點評。
小組具體發(fā)言如下:
Group 1:
Two girls:We recommend Dory Town at Xinhua Road,which is near Suguo Supermarket.Dory Town can not only provide the delicious food but also offer the satisfactory service to you.It’s amazing to try pasta,steak and many special foods there.The waiters and waitresses are very thoughtful and polite,and the price is reasonable.
Group 2:
Two Boys:We recommend Mama’s House to you,which opened three years ago.As a popular Chinese food restaurant,it is a little expensive,but the food is the best.The menu has more than 50 dishes and it has the tastiest noodles.The service there is very good and fast.The music they play is also the best.It’s really a fantastic place to enjoy Chinese food with your mom.Have a try!
寫作是知識輸出的過程,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英語知識儲備。對于知識儲備的訓練,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訓練方式。此處,教師采用的是以“說”促“寫”的教學方法。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二者密不可分,口頭表達是寫作的基礎,書面表達是口頭表達的升華(朱黎明 2017)。因此,教師以口述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展開對話題的討論,打開寫作思路,為后續(xù)寫作創(chuàng)造情境與氛圍。說與寫相結合,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解決問題,理性表達自己的觀點,有效完成任務,能提高他們運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的能力。
5.評選最佳餐廳
在兩個小組推薦完餐廳之后,所有學生采用舉手表決的方式給餐廳打分,挑選出最合適、最溫馨的餐廳——Mama’s House,并給予獲勝方掌聲鼓勵。
1.呈現(xiàn)寫作任務
教師為學生準備了精美的信紙,要求學生用英語給媽媽寫一封邀請信,邀請媽媽在即將到來的母親節(jié)當天一同前往Mama’s House共進晚餐,這也是寫前小組討論活動的延續(xù)。寫作要求如下(見圖3):
圖3:寫作任務
寫作的關鍵點在于如何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在實際場景中,寫作是有明確的目的和讀者對象的。教師呈現(xiàn)寫作任務,讓學生明確寫作的目的和對象,然后參與有真實交際意義的活動,這樣才能夠讓他們自發(fā)地“想要寫”,隨后才能實施后續(xù)“如何寫”的教學活動(何廣鏗 2011)。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擬定了一個實際場景,設定好話題,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完成角色代入,在心理和情感上開始寫作。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真正運用自身掌握的語言知識,并在實際運用中鍛煉和提升語言運用能力。相比傳統(tǒng)模式,這種方式更切合實際,也更能讓學生融入場景。同時,學生會更多地關注現(xiàn)實生活和身邊的故事,并采用觀察社會、感受生活、探討問題等自覺、主動的學習方法完成對自身學習方式的優(yōu)化,進而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并更加積極地探索英語寫作的方式、方法。
2.通過文本對比構思寫作框架
針對邀請信,教師給學生提供了兩組不同的文字表述,然后讓他們通過閱讀文本、比較文本歸納并總結出更有邏輯和條理的寫作框架。通過對比,學生構思的寫作框架如下(見圖4):
圖4:思維導圖2
與傳統(tǒng)寫作課堂不同的是,學生不是從教師的講授中直接獲得寫作技巧,而是需要自己閱讀文本和對比文本。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對文本信息進行比較、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chuàng)造等思維活動??梢哉f,這就是一個有效訓練、發(fā)展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過程。
3.學生自主學習,獨立完成邀請信寫作
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學生能夠更加快速、高效地對邀請信的格式和相關要求進行分析和理解,進而將每一段的邏輯關系梳理清晰,并運用具有個性特點的語言獨立、自主地寫好這一封母親節(jié)英文邀請信。這個環(huán)節(jié)旨在檢驗學生在課程學習后能否積極運用恰當?shù)姆椒▉硖嵘约旱恼Z言運用能力。
1.指明評價標準
在同伴互評之前,教師為學生指明了評價標準(見下頁表1)。
表 1:Peer-Assessment Form
2.同伴互評
在教師點評之前,學生參照表1以兩人小組的形式互評習作,給出評價或建議。在互評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先對同伴的習作作出正面評價,發(fā)現(xiàn)其優(yōu)點,然后指出具體問題,并盡可能多地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比如,語言如何潤色?表達如何更地道?邏輯如何更通順?教師在整個過程中運用互評策略,維護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
由于時間有限,教師選取了兩名學生的習作,附上同伴評價進行投影展示(見表2)。
表2:學生習作與評價
與教師一次性評定這一傳統(tǒng)的評改模式不同,同伴互評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積極的功效。一方面,它引導學生從讀者的角度深入思考文章的結構與內(nèi)容,從而更好地學習和體會謀篇布局及遣詞造句等技巧,并盡量避免因評分或語言表達有誤而引起的焦慮;另一方面,它是合作學習在寫作教學中的實際運用,鍛煉了學生的合作、交流和探究的學習能力。
對于評價者而言,評價同伴的習作也是一個發(fā)展個人思維能力的過程。學生在思維上的準確性、相關性和邏輯性能夠在總結評價理由和提供相關證據(jù)等過程中得到鍛煉,因為在此過程中,他們所學到的知識不斷地被實際運用。楊俐(2004)的研究表明,同伴互相評價反饋的學習機制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二語寫作能力,對于寫作構建能力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顯著的影響。除了學習新知識和掌握新技能,學生自身的語言表達及溝通能力也在分享個人觀點和聆聽他人觀點的過程中得到了提升。
3.教師點評
在學生互評之后,教師現(xiàn)場補充點評了這兩名學生的習作(見表3)。
表3:教師補充點評
作為課堂的引導者,教師的意見應該具有建設性,而不是批判性。教師應該更加看中保護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表達欲望,讓他們更加流暢地表達,而不是盯著一兩個語言錯誤不放(徐蔚琳 2016)。教師點評的重點不應放在簡單的詞匯和語法問題上,而應放在學生習作的思想內(nèi)容、語言流暢度及篇章結構等更高層次的問題上,并引導學生對習作作修改并定稿。
此外,既然《課程標準》突出了“以德樹人”的教學理念,那么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因素就不能被忽略。所以,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用親切、清晰的語言肯定學生習作中的可圈可點之處,還要用柔和的語氣指出學生習作中的不足之處,并努力激發(fā)他們的潛能,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情感,再適當幫助他們釋放學習壓力,從而為其學科能力的提升和優(yōu)秀品質(zhì)的塑造提供空間和有利條件。
4.呈現(xiàn)母親節(jié)英文詩,總結激勵
最后,在優(yōu)美的配樂聲中,教師帶領學生一起朗讀了一首有關母愛的英文短詩。
M-O-T-H-E-R
—Howard Johnson(c.1915)
“M”is for the million things she gave me,
“O”means only that she is growing old,
“T”is for the tears she shed to save me,
“H”is for her heart of purest gold,
“E”is for her eyes,with love-light shining,
“R”means right,and right she will always be.
Put them all together,
they spell“MOTHER”,
A word that means the world to me.
教師通過呈現(xiàn)同一主題的英文詩歌,與本堂課伊始的中文詩歌《游子吟》遙相呼應,架設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發(fā)展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不僅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和語言運用技能,還幫助他們獲得文化知識,理解文化內(nèi)涵,比較文化異同,這是對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中國情懷、國際視野”的具體實踐,也是對核心素養(yǎng)中文化意識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生動體現(xiàn)。
在作業(yè)環(huán)節(jié),教師給學生布置了相同主題的寫作任務(見圖5),這是對課堂內(nèi)容的有效延伸。
圖5:作業(yè)布置
同時,教師給學生提供了關于“母愛”話題的文本素材,讓他們在寫作前閱讀適量的文章,做到讀寫結合,幫助他們積累更多的語言,通過輸入更多的內(nèi)容實現(xiàn)良好的輸出,最終提升其寫作質(zhì)量。
于洪偉(2013)提到,閱讀可以幫助人們獲得大量的信息,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主要任務之一。寫作是一種思維活動,是學生表達思想的體現(xiàn)。由此可見,閱讀是信息的輸入,而寫作是思想的輸出,閱讀是為了更好地寫作。“讀寫結合、以讀促寫”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因此,教師將寫作與閱讀相結合,讓學生帶著目的去閱讀,使他們在這個過程中鍛煉與作者對話、溝通的能力,并主動汲取信息,最終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成為有想法、有判斷力的閱讀者,進而提高高中英語寫作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其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從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以高考英語全國卷書信類之邀請信為例,對高中英語寫作具體課例進行分析,探索教師如何通過課堂寫作教學體現(xiàn)對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給了高中英語寫作課堂教學一種全新的導向,教師應順應時代的發(fā)展,積極開展創(chuàng)新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提升寫作教學的綜合性、關聯(lián)性及實踐性。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通過學習獲取與梳理、概括與整合、實踐與內(nèi)化、分析與評價,有效表達個人觀點、情感和態(tài)度,發(fā)展多元思維與批評性思維,提升學用能力,從而實現(xiàn)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等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