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玲
【摘要】現(xiàn)代科技十分發(fā)達,人們時刻生活在信息化的社會中。所以教學模式也應做出適當改變,逐漸實行信息化教學。而小學教育作為義務教育的基礎,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小學數(shù)學作為三大主科之一,則是重中之重。但是對于該如何進行小學數(shù)學的信息化教學,很多老師卻沒有相應策略。由此可見,實行信息化教學,已經是刻不容緩。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信息化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1-0134-01
小學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傳授與知識,但是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未經社會洗禮,稚氣未脫,童心未泯,又剛剛離開家長庇護,對外界事物常常感到新奇。我們常說,興趣往往是學生不斷學習的動力。所以,要想對他們傳授知識,就需要先誘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傳授相關知識。對此,筆者提出了幾種解決方案,以供大家參考。
一、講述相關學史,激發(fā)學生興趣
低年級的學生,對于有趣的故事往往是比較容易接受。所以作為老師,我們可以依靠網(wǎng)絡的力量,查詢相關的數(shù)學史料,并且將史料轉化為一個個通俗幽默的小故事,用故事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并逐漸誘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并借此傳授相關知識,如此便降低教學難度,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我在講述一年級加減運算的時候,便適當引入了數(shù)學歷史知識,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講述數(shù)學史的過程中,使學生們知道了,在三千多年前的中國,大概商代的時候,中國人便開始了加法運算,但是一開始是沒有加法運算符號的,兩個數(shù)字寫在一起代表相加,到了兩千多年前,才有了減法符號,而我們現(xiàn)在所學的“+”,“-”符號,也不過是近二百年才出現(xiàn)的。以故事講故事,以故事說知識。用這樣的一個方式,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我們在講到小學三年級的“年,月,日”時,也可以引用一些史學知識,在講述這堂課之前,我曾告訴學生,中國以前實行干支紀年法,一百年前才開始使用公元紀年。所有學科都是想通的,只有多方涉獵,才能夠更好的激發(fā)學生興趣,從而便于進一步實行信息化教學。當然在這一過程中,老師也不能花費太多時間大面積講述史學知識,要主次分明。
二、利用網(wǎng)絡媒介,加深學生記憶
在激發(fā)出學生學習興趣之后,老師便要進行知識傳授。在信息化教學中,傳統(tǒng)方式或許并不太適合。如今網(wǎng)絡十分發(fā)達,我們可以適當依靠網(wǎng)絡媒介,依靠網(wǎng)絡資源,為學生提供多種思路。我們也可以適當使用,視頻、音頻、投影儀等信息化手段,進行多方講解,在多種方法的碰撞下,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學生思路。
例如在講述三年級上冊《認識小數(shù)》這一課題時,老師可以制作幾張PPT,將小數(shù)點人格化,使學生更加形象直觀的了解小數(shù)的變化。老師也可以在生活中選取案例,配上相應的講解,以便于學生理解。同樣也可以,依靠網(wǎng)絡媒介對學生進行小數(shù)歷史的初步普及。另外人們對于視覺信息是比較容易接受并加以記憶的,一塵不染的學生更是如此。所以我們在講述三年級小學數(shù)學的《年,月,日》時,我們也可以依靠信息化技術,將一天中的時間變化,配合鐘表,太陽的升落做成一個簡單明了的視頻,在這個視頻中老師還可以適當講述一些時令問題,也可以加入一些幽默的小插曲,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由于這些設備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在這個時候可能會比較活躍,造成課堂混亂,所以老師要及時維持秩序。
三、強化教學重點,提高教學效率
在激發(fā)出學生的求知欲,利用網(wǎng)絡加深了學生記憶之后,老師應該進行教學知識的重點強化,鞏固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應該提前做好教案,便于課堂上進行知識的重點強化。也可以在進行多媒體教學時,將重點內容家已標記。這樣不僅可以傳授知識,還可以使學生加深對重點知識的理解記憶。一舉兩得。
例如,在講述三年級下冊《什么是面積》時,老師可以在進行視頻教學時,對于其中的重點難點,加以詳細講述,并在課后留下學習任務,便于學生進行相應的課后鞏固。在講述課后習題過程中,我們可以將題目的具體算法告訴學生,有公式的,可以讓學生重點記憶,并在課余時間,進行相應的監(jiān)督,比如默寫、聽寫之類。在教授《除法運算》時,可以教授一些相關的除法口訣,以便于學生記憶,由于知識的互通性,老師也可以適當與以前的只是相互聯(lián)系,從而使學生對知識加深印象。老師對于重點難點應該準確把握,并加以耐心指導,這一階段,切忌指責學生,因為這樣的做法會使學生的積極性受到打壓,并因此喪失興趣,甚至產生厭學情緒。
綜上所述,信息化教學應該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前提。而要激發(fā)學生興趣,可以適當進行數(shù)學歷史常識的引用,以小故事的形式,激發(fā)學生興趣;其次,利用網(wǎng)絡等科技手段,從不同方面,提供給學生多種思路,以便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記憶;最后,老師為學生詳細耐心地講述知識重點、難點,從而鞏固教學成果,進而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吳文瑤,吳靜.淺析教育信息化技術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 教育現(xiàn)代化,2018(01):189-192.
[2]張春平.小學數(shù)學信息化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的幾點思考[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5(2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