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
【摘 要】與其它學科相比,數(shù)學知識相對來說枯燥一些,再加上農(nóng)村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偏弱,所以農(nóng)村學生在數(shù)學課上講不出來或講得不好。要讓學生講出來講得好,需要解決四個層面的問題:敢講——解決心理關;會講——解決技術關;必講——是“講出來”的手段;愛講——是“講出來”的目的與“學進去”的動力。這四個問題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相輔相成的,在實際的教學中,應整體把握,全面提升。
【關鍵詞】數(shù)學課;營造氛圍;方法指導;改革評價;激發(fā)情感
新一輪課改提出的“學講計劃”已在全市范圍內(nèi)廣泛開展,“學講計劃”所倡導的讓學生講出來、教別人是自主學習的方式之一,是在自己學會的基礎上,通過歸納、概括、梳理形成自己的學習成果,并能夠正確、清晰、條理地講給別人聽。那么,如何讓學生講出來,如何讓學生講得精彩,以下是筆者結合教學實際談談幾點體會。
一、營造氛圍,疏通心理,讓學生敢講
記得我曾經(jīng)教過的一個班,課堂上非常沉悶,但是有一個學生很活潑,非常喜歡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每次都是唯一一個舉手發(fā)言的,但是一段時間以后,連這位學生也不舉手了,我詢問原因,原來,別的學生這樣說他:“這么簡單的問題誰不會,就他逞能?!庇谑牵揖妥鰧W生思想工作,從教學原理,講到教學效果;從敢于擔當,講到共同進步等方面,這樣,消除了班級中的“不正之風”,民主和諧、積極發(fā)言的班級課堂氛圍逐漸建立起來了,學生就敢說了。當學生因為緊張而語無倫次時,要給予降壓,讓他放松心情,緩一緩再講;當學生回答錯誤時,要友善的提示:“沒關系,再想一想,你一定會想出來的?!笨傊?,要多鼓勵,慢慢地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和逐漸形成的暢所欲言的課堂氛圍。
二、方法指導,反復訓練,讓學生會講
由于種種原因,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存在較大差異。葉圣陶先生說過:“凡是技術,無不需要歷練。”從實踐論的觀點看,學生數(shù)學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大量的表達實踐,因此我們要在課堂上盡可能少講,多給學生提供口語表達的機會,有時,一道例題,我只稍作提示,就大膽地放手交給學生嘗試講解,我只在一邊給予補充和指導。在指導學生講時,要有計劃、有目的、有意識的地對學生進行思維方法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引導學生在學習知識、運用知識的過程中把大腦中的思維過程用數(shù)學語言表達出來,可以請講得較好的學生做個示范,讓其他學生相互借鑒,提高表達能力。
三、改革評價,機制引領,讓學生必講
隨著年齡的增長,初中生的自尊心逐漸增強,學生視愛發(fā)言是一種出風頭的表現(xiàn),再加上恐回答錯了又怕沒面子,不管老師怎么鼓勵,他們就是不積極發(fā)言,從而造成數(shù)學課堂沉悶無味。為了調(diào)動學生講的積極性,我將學生分成成績均等的六個組,組內(nèi)要兼顧口語表達能力的差異,小組分好后,我給每組的六個學生隨機編號,我采用的是組內(nèi)合作互助,組間競爭對抗的策略。比如,我提出一個問題后,先組織組內(nèi)協(xié)作完成,每個學生都要弄明白才行,因為我在請學生發(fā)言時,不是指定“中心發(fā)言人”,而是隨機抽取一個組的編號,因為是隨機的,所以每個學生都可能被抽到,因而在組內(nèi)合作學習時,每個學生都不敢懈?。翰粫耐瑢W忙著去請教別人,已經(jīng)會了的同學忙著去教會別人,另外,所有的學生都還得思考如何組織語言讓人聽得明白,比別的組講得精彩。被抽到的學生必須發(fā)言,這是硬性規(guī)定,任何人不準違反,而且他的發(fā)言就代表本組的成績,所以每個組都特別注重幫助不會的學生,同時也就達到在組內(nèi)“講”的目的。我在班里安排一個專門負責記錄各組發(fā)言的情況,一周將其匯總,評選出優(yōu)秀的組進行精神和物質獎勵,每學期結束時,以此作為評優(yōu)評先的依據(jù),這些都可以調(diào)動學生積極發(fā)言,漸漸向愛講層面過渡。
四、激發(fā)情感,做好鋪墊,讓學生愛講
研究表明,個體的情感可以推動認識活動的發(fā)展。在課堂上,學生感到有需要才愿意學,感到有迫切的需要才認真學。教師在課堂上,要多鼓勵學生,多使用激勵的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例如,可以說,運用你的智慧與口才完全可以完美的講出來,老師相信你等等,這些“標簽”可以給學生極大的勇氣,大膽的站起來講出自己的見解。
學生在課后遇到感興趣的話題時,其實很能講,所以,在數(shù)學課上,我們要善于將數(shù)學問題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相聯(lián)系。比如,我們經(jīng)常會做到這一題: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裝有紅、黃、藍3個小球,這些球除顏色外都相同,從中任意摸出1個球,將小球放回,攪勻后,再從中摸出1個球,問兩次摸到的都是紅球的概率是多少?這個問題的呈現(xiàn)方式千篇一律,缺乏新鮮感,學生都看膩了,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將題目改編為: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后來和尚甲想出了一個解決方案,采用抽簽的辦法,抽到誰就由誰值日,問兩次都由和尚乙值日的概率是多少?這樣一改,學生感到既親切又有趣,個個躍躍欲試,踴躍舉手發(fā)言。另外,有些學生不開口,不是一點都不會,而是不知從哪里開始說,這時,作為老師就應該給學生做好鋪墊,給一些提示、點撥,這樣,學生自然就愿意、樂意開口了。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大有進步,不但克服了心理障礙,敢講了;而且掌握了表達的技巧,會講了;更難能可貴的是學生積淀了自信,愛講了。因為自信,所以愛講,因為講得精彩,所以更加自信。
參考文獻:
[1]徐州市關于實施“學進去講出來教學方式轉變行動計劃”的意見.
[2]文耀標.數(shù)學課堂上讓學生學會“開口”[J].小學教育,20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