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佳楠
(上海杉達學院,上海 201209)
在全球意識越來越強的今天,國家的發(fā)展和進步離不開與世界的交流,世界需要了解中國,中國也需要走向世界。隨著“中國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的實施,我國對外傳播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這個過程中外宣翻譯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航運白皮書英譯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國航運市場,促進航運業(yè)的發(fā)展,架起我國航運業(yè)與世界溝通的橋梁。做好翻譯,是實現中國與世界溝通的第一步。在《翻譯問題探討》一書中,紐馬克(Newmark)提出要針對不同的文本類型采取不同的翻譯方法[2]。通過探討航運白皮書翻譯實踐,筆者嘗試歸納總結出處理白皮書此類型文本的翻譯策略,力求對該類型文本的翻譯實踐提供借鑒。
外宣翻譯是應用(文體)翻譯的一種類型,廣義的外宣翻譯包括除文學翻譯之外的幾乎所有實用問題翻譯。狹義的外宣翻譯是指各類媒體報道、政府文件公告、政府及企事業(yè)單位的介紹、公示語等實用文體的翻譯。上海外國語大學張健教授在其《外宣翻譯導論》一書中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讓世界了解中國為目的、以漢語為信息源、以英語等外國語為信息載體、以各種媒體為渠道、以外國民眾(包括境內的各類外籍人士)為主要傳播對象的交際活動”[8]。此外,黃友義[4]、盧小軍[5]等學者也對外宣翻譯概念的界定給出了詮釋。
總之,外宣翻譯文體作為一種特殊的文本形式,在日常與官方對外交流中頻繁出現,選擇適合的翻譯策略做好外宣翻譯對“國家形象”[5]的構建與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文本分析要從宏觀的語篇開始到微觀的詞語[7],而不是把詞語孤立開來,要練習該詞語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和功能,才能做到最大限度的語言和功能對等[3]。
《中國航運發(fā)展報告》(又稱《航運白皮書》),是關于我國航運業(yè)發(fā)展的年度系統(tǒng)總結,是對部分現行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的解釋,也是了解中國航運政策的重要線索,屬外交文本類型。在對其進行翻譯時要注意把握語言風格,這類介紹性外交文本的“語言氣質”應是客觀且嚴肅的。
通過語篇類型分析,得出航運白皮書為外交文體。再看語篇的結構,航運白皮書首先介紹我國航運業(yè)的整體狀況,然后分別介紹原油進出口運輸、中國國際海運企業(yè)和船隊以及中國國際航運管理等。顯然,其結構為總分結構。因此譯者在翻譯前要了解英語語篇“總分”結構的表達特點,句子之間的銜接和連貫[1],以求最大可能地接近目的語的語篇結構表達。
語言是翻譯研究的主要對象和內容之一[6]。要實現英漢兩種語言的轉化,首先要了解英漢語言的類型差異,清楚了差異,才能在進行英漢語言轉化時找對路徑,翻譯的文本才能為人所接受。英漢語言的類型差異表現為:英語多為主語—謂語型語言,主語一般為說話內容的主題,其他的小句部分表達的內容則是通過分詞、連詞、從句和嵌入句(定語從句)來實現連接。而漢語多為話題—說明型語言,這樣的語言結構類型中,主語可以是話題,也可以是時間、地點、方式和工具等,甚至存在“零主語”的情況。通常,一個句子的起始談論一個話題,緊接著的流水小句則是一些說明性或評論性的語言內容,而這些小句是由漢語的銜接機制連接起來,最后形成一個完整的說話內容。所以,我們一般說漢語為意合語言,而英語為形合語言。在翻譯過程中,如果有了英漢語言類型差異意識,有助于理清文本脈絡,譯文會更加地道。
經過了以上語篇類型、結構和語言差異的分析,文本翻譯便有了整體“外在”形象,那么局部“內在”該如何把控呢?這就涉及到具體的翻譯策略。
語篇分析使譯者大致了解了待譯文本的語篇類型和結構,同時具備了語篇語言類型差異意識。在進行翻譯時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語篇中詞的漢英轉換。在翻譯航運白皮書過程中,會遇到很多術語,創(chuàng)建術語庫可為以后進行類似文本翻譯提供便利。由于篇幅有限,列出部分術語,創(chuàng)建術語庫如表1。
表1 航運英語術語表
這些術語的搭建為接下來漢英翻譯的由詞到篇提供了基本保障。
航運白皮書這類外交文本一般語言凝練,有些內容并沒有具體而言,意思卻已體現在字里行間,在翻譯時可以采取加詞的翻譯策略。
例1:原文:據海關統(tǒng)計,2012年我國進口原油2.71億噸,比上年增長6.8%,進口量穩(wěn)步提升,原油對外依存度達到56.4%。
譯 文:As the imports grows steadily, we see the high degree of crude oil external dependence, accounting for 56.4% of the total.
分析:原文中提到“原油對外依存度達到56.4%”,但是在進行漢譯英時要體現出數字56.4%背后的具體內容,通過語篇內容分析得出原油對外依存度指的是總體的56.4%,因此在翻譯時要增加“of the total”。
從英漢語言使用的差異來看,漢語多用動詞,英語多用名詞和形容詞,因此在進行翻譯時要用到詞性轉化的翻譯策略。一般的思路是,在進行漢譯英時采用動詞名詞化和形容詞化策略。具體翻譯實例如下:
例2:原文:隨著國內經濟穩(wěn)步增長和消費的不斷擴大,石油剛性消費需求呈繼續(xù)上升趨勢。
譯文:With the steady growth of domestic economy and increasing demand of consumption, the rigid demand of oil continue to grow.
分析:例2 原文中的“經濟穩(wěn)步增長”中的動詞處理成“growth”,“消費不斷擴大”處理成為形容詞作定語的短語“increasing demand of consumption”。
外宣文本翻譯是時代的需要,國家對外交流的重要任務?;谡Z篇翻譯理論,從語篇分析的角度探討該類文本的翻譯,對外宣翻譯的實踐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翻譯策略。實踐出真知,通過翻譯實踐,筆者總結出的相關翻譯思路和策略可供廣大翻譯同行參考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