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利珩
摘 要:在國家發(fā)展教育行業(yè)的過程中,中職教育作為國家教育行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起到了向社會輸送專業(yè)人才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教育環(huán)節(jié)。對中職教育來說,中職學生涉世未深,心智發(fā)展處于不成熟的階段,對新鮮事物抱有好奇心理,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和優(yōu)秀文化的同時,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事物的影響,因此,德育教學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在中職德育教學工作中,教學工作明確了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加強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能夠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保障,“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概念將得到充分落實,為社會主義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提供了先決條件。故此,德育教學中對中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中職;德育教學;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
在國家的教育總方針中明確提出,要注重培養(yǎng)有社會責任感的學生。對于中職學生而言,中職學生處于人生的快速發(fā)展階段,基本的人生觀開始形成,在這個時候,德育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認識觀,能夠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進而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鋪平道路,是教育工作必須要重視和關注的問題。
一、社會責任感的基礎概念
社會責任感的要求總的來說就是關懷他人,關懷社會。人類作為群居生物,不可能遺世獨立不與人相處,社會作為一個人類群居構成的整體,其構成的部分是需要相互扶持,相互關懷的。就社會責任感而言,社會責任感通過對社會成員的約束,使得每個社會成員都能擔負起對其他社會成員和社會整體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它的存在是符合人類心理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作為新時代背景下的中職學生,是應該具備社會責任感的,社會責任感的存在讓中職學生能夠對自己負責,能夠對社會和他人負責。對自已負責而言要做到:本著為多讀書多學習的原則,認真學習專業(yè)知識,認真接受德育教學工作,改變固有理念,完善自身,認識到知識的作用,正視教育工作,為自身成才奠定基礎。對社會和他人負責應該做到:本著回報國家感恩社會的理念,堅持為國家的崛起而奮斗的原則,關注社會態(tài)勢,關懷弱勢群體,多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努力成才回報社會,為國家的建設和社會的發(fā)展提供所需的人才。作為年輕的一代要能夠在道德倫理上堅持合理正確的觀念,具有正義的主張和原則,愿意付出和奉獻,進而實現(xiàn)年輕一代的協(xié)調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
二、中職德育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方式
(一)完善中職德育教學的教材
現(xiàn)如今,為了便捷教育工作,中職院校的教材大都互通,甚至一些教材的使用年限超過了十年,這些不完善的教材大都沒有提到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在缺失相關內容的影響制約下,給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的德育教學工作帶來嚴重的阻礙因素的,不利于德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和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因此,完善中職德育教學的教材是格外重要的,可以跟進教材和更新內容,在教材中可以采用圖片和人物對話的方式,增加學習趣味性的同時讓學生了解社會責任感,進而加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
(二)發(fā)揮教育過程中教師的作用
教師在德育教學工作中屬于組織者和主導者,合格的教師能夠教出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進而增加學生的社會責任感[1]。在德育教學過程中學校要做到:重視教師的作用,確保教師的教育工作能夠在培養(yǎng)社會責任的基礎上進行,切實提高教師在德育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同時教師應該做到,在教學過程中多涉及對社會責任感理念的灌輸,采用實際舉例的方式來加強對學生人生觀的樹立,采取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增加社會責任感教學的趣味性,對社會責任感的理念和重要性進行重點講解,確保學生在掌握社會責任感的基礎上提高自身的社會責任感。
(三)開展相關的研習和實習活動
1.開展相關的研習活動是指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的來研究社會會責任感,在興趣的支撐下,使得中職學生樂于研究社會責任感,通過對實例的研究和先進人物的調查,更具有針對性地了解和掌握社會責任感所帶來的積極意義,在研究中體會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性,從本質上改善中職學生的理念,進而從自身提高對社會的責任感[2]。
2.開展相關的實習活動是采用學生踏入企業(yè)進入社會的方式來深入了解社會責任感,對中職學生而言,紙上學來終覺淺,實踐實習工作能夠很好地深入了解社會的運作,在進行社會鍛煉的基礎上,增加了專業(yè)知識的水平和自身的專業(yè)技能,使得中職學生向著成才的道路上邁進,同時,實習活動能夠讓中職學生切身體會到學校的關懷、企業(yè)的關懷和社會的關懷,為培養(yǎng)中職學生社會責任感起到了非常積極的現(xiàn)實效益。
教育行業(yè)是培養(yǎng)人才的行業(yè),是國家進步發(fā)展的原動力。對中職的德育教學工作而言,科學的教學工作能夠完整并科學地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國家發(fā)展步伐加快的今天,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fā)展提供了具備高素質、高技能和社會責任感的人才,是值得推崇和提倡的。
參考文獻
[1] 鄭清.中職德育的意義和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6(5):41-42.
[2] 于寧.在中職德育課堂教學中角色扮演的價值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22):15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