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全坤 梁敏 杜彩娟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認知護理應用在抑郁癥臨床康復中的具體療效。方法:本次研究于我院精神科接診的患者中選出資料完整的80例患者作為參與者,患者都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內在我院接受治療。給與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康復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其心理認知護理。結果:將兩組患者接受康復護理前的生活質量水平進行對比分析不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代表其不具有對比意義。給予兩組患者針對性護理后再將其生活中量評分進行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均有顯著改善,但是觀察組患者的改善結果更加理想,P<0.05,本次研究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醫(yī)學臨床中給予抑郁癥患者康復治療時采用積極心理學護理手段,可提升患者心理狀況改善的水平,于其生活質量的提升有積極作用,可考慮醫(yī)學臨床的積極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心理認知護理;抑郁癥;臨床康復;應用效果
就抑郁癥而言,其屬于精神科內一種相對普遍的疾病種類,類屬于重性精神病的范疇,此種疾病的誘發(fā)因素十分多樣化。臨床數(shù)據(jù)顯示,通常情況下抑郁癥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情況,患者的生活質量會大幅度下降并產(chǎn)生各類消極心理,于患者身體康復產(chǎn)生十分不利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80例抑郁癥患者都于我院精神科接診的典型抑郁癥患者中選出,患者治療時間都處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的2年內。將患者病例號碼作為對比小組劃分的依據(jù),兩個小組人數(shù)相當。該8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占比較大,有50例患者都為男性,剩余患者均為女性。計算得出該80例患者平均年齡值是(38.5±2.6)歲。將兩組患者的各種基礎資料深入對比,對比結果顯示不會影響統(tǒng)計學結果。
1.2一般方法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在入院接受康復治療期間均給予基礎康復護理,觀察組的所有患者除了接受基礎康復護理之外,還添加心理認知護理,具體內容簡單整理如下:第一,興趣培養(yǎng) [1]。通過與患者家屬的有效交流做到對患者個人興趣以及愛好的掌握,然后將患者的實際情況作為依據(jù)安排符合其興趣的活動,進而將患者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進行提升,借助活動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第二,家庭護理。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家屬保持有效溝通,在溝通過程時要積極主動并且保持耐心,就患者的實際病情與家屬進行交流,并將家屬支持的重要性進行講解,進而患者家屬可以給予患者更多的支持和關心,于患者的身體康復有積極意義 [2]。第三,放松訓練。護理人員結合患者的身體狀況與興趣愛好選取可平復患者情緒并適合患者康復的輕音樂進行播放,進而達成幫助患者放松心情并緩解不良情緒的目的,促進患者的身體康復。
2.結果
本次研究中的80例患者接受相應的心理護理之后其生活水平均得到明顯提升,但是對比之下觀察組患者的緩解情況更加理想,P<0.05,具體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
3.討論
抑郁癥是精神科的常見疾病之一,其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發(fā)的重性精神類疾病 [3]。抑郁癥患者通常情況下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其生活質量水平在患病后大幅度下降。甚至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嚴重的自卑心理以及絕望心理,對患者身體康復造成嚴重影響,因此給予患者康復治療的同時需要進行相應的心理護理,旨在通過針對性的心理認知護理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進而促進其身體康復。
綜合抑郁癥患者的臨床癥狀可以得出,其包含思想、行為、情感、知覺等不同方面的癥狀,由此可見抑郁癥患者的臨床癥狀具有廣泛性特征。此外,眾多臨床資料顯示抑郁癥還具有病程較長和復發(fā)率較高的特征,不僅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而且情況嚴重時患者的生命安全會受到威脅 [4]。大部分醫(yī)學專家認為心理認知護理具有較大的主動性,在主動角度對傳統(tǒng)心理學進行探討,進而可以積極改變患者的生活質量,于患者個體積極品質的產(chǎn)生有較大作用,與此同時可幫助患者創(chuàng)造較高的適應能力,進而促進患者的身體恢復。
由此可見,抑郁癥患者的臨床康復中應用心理認知護理方法可將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幅度提升,在護理過程中心理認知護理為護理人員開展護理工作的基本指導,在其指導下護理人員給予抑郁癥患者主動性的積極心理干預,在強化患者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將其參與治療的積極主動性進行提高,進而護理效果更加理想。
綜上所述,醫(yī)學臨床中給予抑郁癥患者康復治療時采用積極心理學護理手段,可提升患者心理狀況改善的水平,于其生活質量的提升有積極作用,可考慮醫(yī)學臨床的積極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王海靜. 心理認知護理對抑郁癥患者抑郁癥狀的影響[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9,13(01):223-224.
[2]金鳳仙,趙建利. 心理認知護理對改善抑郁癥患者抑郁癥狀的效果觀察[J]. 廣東醫(yī)學,2013,34(20):3217-3219.
[3]童宇. 心理認知護理對改善抑郁癥患者抑郁癥狀的效果分析[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5(05):28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