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摘 要: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新時代的父母對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德智體美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更為重視。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家長都會為自己的孩子選擇一門藝術課程培養(yǎng)孩子的情操,繪畫是很多家長的選擇。幼兒美術教育迎來發(fā)展機遇的同時,幼兒美術教育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文章分析了幼兒美術教育中臨摹式范畫的作用和現(xiàn)階段出現(xiàn)的一些弊端,探索幼兒美術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途徑,以提升幼兒美術教學質量。
關鍵詞:幼兒;美術教育;范畫;自由畫
縱觀我國多年的幼兒美術教育,讓學生根據(jù)教師所提供的范畫進行練習已經(jīng)成為大多數(shù)幼兒美術教學的模式。老師授課時的范畫通常是臨摹式范畫,一方面,臨摹式范畫可以讓孩子直觀地認識事物,從而在老師范畫的引導下快速地掌握事物的形體,另一方面,臨摹式范畫卻容易阻礙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限制幼兒想象力。臨摹式范畫缺失自由的教學氛圍,孩子們的繪畫水平、對美的感受能力并沒有得到很大提高。本文針對臨摹式范畫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的作用和有待改善的創(chuàng)新途徑進行討論。
一、幼兒美術教學中臨摹式范畫的作用
臨摹式范畫,如大家熟知的簡筆畫,非常形象地描繪了事物的樣子,孩子可以通過這樣的范圖依葫蘆畫瓢,輕松掌握事物的形象,這無疑是一種很好的認識事物的方式。孩子也可以通過這些簡單的圖形更輕松地掌握事物的特征,所以這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幼兒教學中廣泛應用。
二、現(xiàn)階段幼兒美術教學中臨摹式范畫的
一些弊端
很多幼兒教師在幼兒美術教育中常常都會采用做范畫的方式進行授課,通常是臨摹式范畫。老師在授課中一筆一劃進行演示,孩子們根據(jù)老師所描繪的內容進行一五一十的臨摹。然而,幼兒學習繪畫是為了在繪畫中認識美,而不是命題訓練,老師畫什么孩子也跟著畫什么,我們希望孩子有自己的審美,學會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認識美,從而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美?,F(xiàn)階段幼兒美術教學中的臨摹式范畫容易讓孩子進入另一種狀況,出現(xiàn)了一些弊端。
(一)臨摹式范畫的局限性
很多美術機構、幼兒園的美術教育是老師在臺上示范什么,孩子就跟著畫什么。這樣會大大阻礙孩子認識事物多樣性的能力發(fā)展,也使他們對事物的認知受限。比如,畫一個蘋果,老師通常會將蘋果涂成紅色,孩子也把蘋果涂成紅色,但是蘋果只有紅色嗎?顯然不是。臨摹式范畫很大程度上會限制孩子的認知。
(二)臨摹式范畫的模式性可能會限制獨特的想象力
關于臨摹式范畫的模式性,可以舉個淺顯的例子。幼兒園老師教小朋友畫畫會說把天空的云朵涂成藍色的,天空留白。起初,一些小朋友會有疑問,為什么云朵是藍色的呢?不是藍藍的天空,雪白的云朵嗎?但是漸漸地,孩子不會再問這樣的問題,只會說老師就是這樣教的。有一種流行了很久的美術構圖方式,畫中的太陽總是在畫面左上角而且只有半個,很多人兒時會這樣描繪太陽。筆者曾在教學中示意學生不要如此作畫,可惜孩子們大多已經(jīng)陷入固定思維,如果不按照約定俗成的構圖方式來畫,就不知道太陽應在畫在何處,最終依舊將其放在左上角。因此,臨摹式范畫的模式性可能會使孩子們陷入固定思維,限制孩子獨特的想象力。
三、幼兒美術教學中臨摹式范畫的創(chuàng)新途徑
對于幼兒來說,范畫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教授方式。為了避免現(xiàn)階段幼兒美術教學中臨摹式范畫的弊端,筆者結合自身幼兒美術教學經(jīng)驗,探索了一些幼兒美術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途徑,以提升幼兒美術教育質量。
(一)由故事引導進入教學
首先由故事引導進入教學。孩子大多都很喜歡聽故事,因此,在幼兒美術教學中,老師可以在故事中提煉畫面,引導孩子構思畫面主題和畫面元素,讓孩子參與其中,畫他們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而不是照著老師事先畫好的樣式做范畫。然后增加討論力度,讓孩子參與其中,自由選擇自己畫什么,這樣即使是同樣的主題也會呈現(xiàn)多種畫面。這才是美育的初衷,拓展發(fā)散式思維,讓兒童畫自己的畫而不是成人眼中的兒童畫。
(二)引導孩子發(fā)揮想象力
就3~6歲的兒童而言,這個年齡正是全面觀察事物的好階段,孩子需要接收更多樣的信息,不能過早讓孩子進入單一的規(guī)定模塊中學習,照本宣科的方式不利于讓孩子發(fā)揮想象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想辦法引導孩子發(fā)揮想象力。
(三)增加故事想象空間,實現(xiàn)多樣化表達
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將孩子們帶入奇妙的想象空間,在想象空間里,孩子們自己就是主角,用自己的雙眼去觀察這個世界,用自己的大腦去想象,從而讓畫作更加多樣化,更加個性化。
(四)聽故事、說故事、畫故事,進行主題教學
聽說讀寫是教學中常用的辦法,通常老師會讓孩子先聽,然后復述表達,最后再寫出來。那么在美術教學中也不例外,首先老師描述事物這個階段是讓孩子更全面地認識事物,找出他們感興趣的點去做下一步討論,然后找出表達的方法,這是一種翻轉課堂的教育模式,要求老師有很強的把控力和引導力,這不僅是孩子的奇妙旅行也是老師的奇妙旅行。在畫出討論的故事的過程中,讓孩子自己選主體并說明原因,老師通過孩子所選的主體進行示范性教學,這個和傳統(tǒng)意義上的臨摹式范畫截然不同,根據(jù)需求局部示范,讓孩子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愛上畫畫,愛上美術。
(五)尊重孩子想表達的事物,將繪畫范疇外延擴大
傳統(tǒng)概念中的臨摹式范畫太過于成人化,沒有從兒童心理入手尊重兒童眼中的事物本質,因此,在幼兒美術教學中,要把繪畫的外延擴大,讓孩子盡情表達他們心中美好的事物和愿景,老師只是解決孩子們在技術層面上的問題,要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使其畫出屬于自己的繪畫作品。
(六)兒童自由畫式范畫引導教學
兒童自由畫式范畫是指尊重孩子的主觀意愿,在老師的指導下自由繪制主題性繪畫而不是兒童涂鴉,兩者是有本質區(qū)別的。兒童自由畫式范畫已經(jīng)成為當今美術教育時代的需求,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繪畫不是涂畫,讓孩子接受美術教育不是單單為了掌握一門技能,而是鍛煉思維,提高審美。
1.保留童心,畫孩子自己的畫
童心是最珍貴的東西,保有童心的作品是最能打動人的作品,孩子的畫最重要的就是保留童心,童心是無法模仿的,有童心展現(xiàn)的繪畫作品才是孩子們自己的畫,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展示童心而不是過多干預他們的表現(xiàn)。
2.培養(yǎng)兒童的自我解讀能力和發(fā)散性思維
兒童的世界和成人是不一樣的,保有童心看世界是兒童獨特的視角,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培養(yǎng)兒童的自我解讀能力和發(fā)散性思維。例如看到一個圈,成人可能會說那是個圓形,但是在兒童眼中,它可以是各種東西,太陽、皮球、盤子、肉夾饃等。老師給出的其實不是一個形狀、一個符號而是一個范疇,只要滿足這個范疇都可以,這樣的教學會更加生動。
3.自由表達帶來的創(chuàng)造力
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自由表達的訓練會讓孩子開啟不一樣的藝術之門,讓我們用碰撞游戲來揭秘這一切。我們在紙的左邊畫一個長方形,然后再在紙的右邊畫四個圓形,將中間空出來,需要小朋友思考的是,當長方形碰上四個圓形會變成什么呢?這是游戲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充分想象,將不相關的事物進行碰撞,訓練發(fā)散思維。老師的范畫不再是傳統(tǒng)觀念里的描摹圖案,這一切需要小朋友一起完成。通過想象,孩子們可以得出多種多樣的結論,當長方形和四個圓形碰撞在一起,可以變成一輛公交車,也可以變成一盒月餅。通過這一方法讓孩子自己想象然后畫出來,不會的地方老師輔助示范,讓孩子們在這種自由表達中學會創(chuàng)造新事物。
四、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美術教學中,老師要盡可能避免臨摹式范畫帶來的弊端,多嘗試由故事引導進入教學,引導孩子發(fā)揮想象力,增加想象空間,實現(xiàn)多樣化表達,聽故事、說故事、畫故事,進行主題教學,尊重孩子想表達的事物,將繪畫范疇外延擴大,運用兒童自由畫式范畫引導教學,以更好地實現(xiàn)美術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嚴彬彬.關于范畫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合理運用的幾點建議[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4(11):133.
[2]李芳.莫讓“范畫”成為“泛畫”:淺談幼兒美術活動中范畫有效運用的實施策略[J].教育觀察(中旬),2014(3):79-80.
[3]肖麗霞.淺議范畫在幼兒園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應用策略[J].教育界,2015(7):179.
[4]許佳瑩.幼兒美術教學活動中范畫的有效運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7(12):69-70.
[5]呂江英.幼兒美術教育中運用“范畫”的思考與分析[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9(9):153-155.
作者單位:
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