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查詢排球教學文獻,總結排球教學困境,通過分析角色扮演法的特點和優(yōu)越性,引入到排球課堂教學中實施,旨為角色扮演法在高校排球課堂教學中運用。
關鍵詞 角色扮演法 排球 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807文獻標識碼:A
隨著信息技術時代覆蓋,越來越多學生接受到各種各樣的運動項目信息資源,這些運動項目資源就會被學生嘗試,排球項目是高校體育教學組成部分,三大球之一,但是排球項目在高校教學中一直不是很理想,長此以來會對排球項目發(fā)展越來越不利,通過文獻資料法搜索近十年高校排球教學困境,引入角色扮演法,在排球教學應用可行性進行探討,以期更好服務高校排球教學。
1近十年排球教學困境
通過知網、超星期刊等搜索近十年排球教學文獻,通過總結排球教學困境文獻,主要有三個方面制約著高校排球教學發(fā)展。
1.1教學理念滯后
由于中國的應試教育主導,導致教師注重以考試為目的,以終結性評價為主,雖然素質教育推行很多年了,但是應試教育還是影響深遠,造成排球教學理念滯后,教師重技能教學,忽視實踐教學,嚴重阻礙學生創(chuàng)新性,使得排球教學理念滯后。
1.2教學模式單一
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成為20世紀教學模式的主導,一直影響到至今,傳統(tǒng)模式往往形成了教師單向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新課改提出很多年,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但高校排球教學教師灌輸教、學生被動聽未做改變,改變方式只是增加輔助工具,教學模式還是具有單一性。
1.3學生興趣不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們常??陬^的諺語,剛接觸排球的高校學生,往往對排球項目很感興趣,但是學了幾周后,慢慢喪失對排球的興趣,因教師只注重學生學習技能,未把握學生的心理走向,學生厭煩機械性操作,甚至有的學生一學期下來,技能也未掌握,教師缺乏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排球的課堂教學效果也未提升,學生學習也就缺乏應有的興趣。
2角色扮演法在教學特點分析
2.1情景性特點
學生在體育課中的學習過程可看作是一種體育表演過程, 在該過程中,為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必須依靠環(huán)境場景和材料場景的支持。學生根據角色需要在設定情景中完成角色分配,通過情景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自己的角色扮演,更好運用相關技術知識。
2.2共同性特點
角色扮演法不是一個學生扮演完成,而是需要師生、生生之間共同扮演完成,學生角色需要通過教師設計角色進行分配,生生之間配合,共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能夠主動積極參與體育活動中來。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使學生能夠以真實的角色去體驗所扮演的角色特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都體現(xiàn)交流合作。
2.3趣味性特點
課堂教學的角色扮演法要具有趣味性,能激發(fā)學生有效主動去學習,拉近師生之間的教學情感,通過對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設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放松學生的身心,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3角色扮演法在排球教學優(yōu)越性
3.1高度靈活性
角色扮演有形式和內容是豐富多樣的,學生根據教師的設計的好的教學內容的要求,自由發(fā)揮好各類角色的扮演,而不是局限于規(guī)定的時空限制,在排球的教學過程中,把各個技能和戰(zhàn)術比賽的演示,讓學生對排球技能和戰(zhàn)術有感性認識,在比賽飾演各類角色的轉換應有自如,學生參與性強,興趣濃,對排球教學技能學習效果有效提升。
3.2學生主觀愿望
角色扮演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在模擬狀態(tài)下,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成,不必計較得失,只要扮演好角色的就行了,在排球教學設計過程中,學生是體育活動的主體,根據學生能力差異性,在一定影響可控制范圍內,安排不同角色的扮演,讓學生具有自己的主觀愿望去完成角色需要,就會調動學生活動的熱情。
3.3生生之間配合
教學目標有三個維度,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是其中之一,倡導對學的情感體驗、態(tài)度形成、價值觀的體現(xiàn)。角色扮演法,需要各類角色之間互相配合、交流與溝通,于是增加生生之間感情交流,培養(yǎng)生生之間溝通和相互認知等社會交往能力,生生彼此具有強烈的歸屬感,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動力系統(tǒng)。
4角色扮演法在排球教學具體設施
4.1課前準備階段
每次課之前,教師需要鉆研排球教材的內容,根據學生的學情分析,提前設計好排球教學過程內容,設計排球教學內容一定具有靈活性與多樣性。
4.2課的實施階段
實施階段是整個角色扮演法的關鍵階段,排球設計內容角色分配“好與壞”在這個階段有一定體現(xiàn),例如排球教學比賽,學生通過觀看掛圖上排球場地上每個角色位置圖片和技術動作要領提示,使得學生對每個角色位置的技術動作形成感性認識,看完掛圖,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賦予學生二傳、一傳、主攻等位置,讓學生在比賽過程中體驗每個位置的角色,比賽完后,每一排為一組,進行小組討論學習,學生與學生互相交流,比賽過程中排球的技術動作所要注意的問題,教師在觀看比賽全過程中,及時對學生學習情況總結,對學生學習會有激勵的效果。
4.3課后反思階段
每一堂課結束后,教師都要對排球課堂教學角色扮演設計過程進行總結,對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效果及時反饋,存在什么問題?進行及時修正不足,以對后面排球課堂教學角色扮演更好延續(xù)性。
5結語
角色扮演法彌足課堂的三維度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是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更加促進師生、生生之間關系,角色扮演法在排球課堂教學中如運用得當,學生更愿意在角色需要過程去詳細學習相關技能知識,從而有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更好掌握排球的理論與技能知識。
作者簡介:楊明(1986.03-)男,漢,安徽定遠人,碩士,安徽建筑大學城市建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運動訓練科學化理論與實踐。
參考文獻
[1] 佟玉永.角色扮演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6(12):84-87.
[2] 馮偉,李峰,孟捷.角色扮演教學法在大學體育足球選項課程中的應用分析[J].課題成果,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