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欽
摘 要:教育實習是師范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重要的一個實踐性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實習使我可以接觸與專業(yè)相關的實際工作,提高自己在教育工作的實際操作能力。通過實習提升了自己在教育工作的實際操作能力。本文我將從聽課與評課工作、課堂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三個方面談談自己實習工作的經(jīng)驗總結。
關鍵詞:課堂教學;班主任工作;總結
一、 評課工作
評課更重要的,一節(jié)課的設計流程取決于任課老師,我們聽完一節(jié)課,有很多細節(jié)需要磨合學習的地方,例如教學語言、教學態(tài)度、教案、板書、學科專業(yè)知識等等?!币虼宋冶憧偨Y了評課的幾個要素:
(1)評教學基本功
教學基本功又叫教師教學的基本素質(zhì),它是由教學語言、教態(tài)、板書、教案、學科專業(yè)知識等幾部分組成。評教學語言主要看:是否運用普通話進行教學,普通話是否標準、流利:語速是否適中,聲音是否洪亮;語言是否準確、簡明。生動,過渡是否自然,有無廢話和口誤;是否使用學科專業(yè)術語。評教態(tài)主要看:儀表是否端莊、整潔;教態(tài)是否自然、親切、大方;有無愛護。信任學生的表情。評板書主要看:“三筆字”功底怎樣,特別是粉筆字;板書格式是否規(guī)范、清晰;板書設計是否合理、精良;有無筆誤和錯別字。評學科專業(yè)知識主要看:教師學科理論功底是否深厚;講解知識是否準確,有無知識性錯誤。
(2)評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又稱教學目的。這一要素主要有:教師根據(jù)教學大綱、教材內(nèi)容所確定的教學目標、要求是否明確、具體,是否符合學生實際:是否體現(xiàn)知識、能力、覺悟和識記、理解、運用的統(tǒng)一;課堂教學是否圍繞目標進行。
(3)評教學內(nèi)容
這一要素是教學中的重點,主要看:教師對教材上概念、原理,(理論)、觀點、結論的講授及運用是否準確、完整;知識講解的邏輯性是否嚴密,條理是否清楚,層次是否分明,是否做到深入淺出;知識重、難點確定及講解是否恰當,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突破;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事例材料是否準確、科學、典型,是否貼近社會和學生現(xiàn)實生活,是否有說服力;教學內(nèi)容份量安排是否適當。
(4)評課堂結構及教學組織
課堂結構及教學組織主要看:課堂結構中各環(huán)節(jié)是否完整、合理,時間安排是否恰當;課堂教學組織是否嚴密、緊湊,過渡是否自然;課堂上是否注意學生的學習紀律和信息反饋,師生雙邊活動是否良好,課堂氣氛是否活躍。
(5)評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主要看:教法是否得法,是否符合認知規(guī)律,是否靈活且有實效;是否面向全體學生,是否激發(fā)學生興趣,是否啟迪學生思維;是否注重學法指導及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是否正確、有效地使用現(xiàn)代電化教學手段。
(6)評教學效果 教學效果主要看
教師是否按時、按量、按質(zhì)完成了教學任務和目標;檢測學生是否掌握、理解了所學知識,學生能力是否有所提高;課堂貫穿德育教育是否自然有實效;整個課堂教學有無特色。
二、課堂教學
語言是人類社會交往生活中所特有的用來表達思想、交流感情、溝通信息和傳遞知識的工具。它為人類所創(chuàng)造所擁有,同時為人類所應用而發(fā)展。對于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來說,語言尤為重要,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語言是駕馭教學的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現(xiàn)手段,若能恰如其分地使用好教學語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因此,注重課堂教學語言的應用是保證和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基礎,除此之外還要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在學習中的生理發(fā)展規(guī)律也是使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的重要特征。
(1)正確掌握口頭語言。
口頭語言是教學過程中的主導語言,它能使聽者在繪聲繪色中獲取知識,受到教育和啟迪,同時也能得到美的享受。第一,以發(fā)音和發(fā)音技巧為表達語言的基礎,形成發(fā)音準確、吐字清晰的授課語言,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以優(yōu)美動聽的語言,讓學生如沐春風,樂于接受。第二,以激勵的語言傳達和溝通思想感情,從而使學生輕松、愉快地聽課。心理學表明:對人的良好思想行為做出肯定和贊許,能使其產(chǎn)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得到表揚和鼓舞,會煥發(fā)出很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三,以幽默的語言活躍和渲染教學氣氛,使其在課堂教學中,既能融洽師生關系,又能加深學生記憶,同時也能讓幽默來陶冶學生成為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2)努力發(fā)揮體態(tài)語言。
作為教師只有表現(xiàn)出不做作、不矯揉和不失態(tài),才能使體態(tài)語言得到應有的發(fā)揮。當口頭語言不足以表達思想感情時,教師若能將體態(tài)語言運用得當,將會對教學活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這樣,體態(tài)語言和有聲語言互相結合互相彌補,調(diào)動教學信息的組織和傳達,促進學生在輕松的狀態(tài)下進行心理活動,有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表情,服飾,眼神和手勢的運用都很重要。
(3)積極應用書面語言。
課堂教學是應用語言指導、掌握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習能力和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徑,而書面語言是教學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講課過程中,教師要抓住以課本知識內(nèi)容為基礎的關鍵性的書面語言,組織、歸納、板書,并且要在理解記憶其定理、定義、公理和公式的同時,運用課堂教學手段進行練習,以便順利達到教學目的。
(4)課堂中的提問
增進交流 ,活躍氣氛,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在這種活動進程中,師生不僅存在知識的傳遞,而且還存在著人的感情交流。實現(xiàn)師生互動、雙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且有效的就是恰當?shù)剡M行課堂提問。一個好的問題猶如一條紐帶,會將師生間的認識和感情緊密聯(lián)系起來,架起師生雙向交流的橋梁,而且能活躍課堂氣氛,促進課堂上教與學的和諧發(fā)展。
集中注意力,激發(fā)興趣 ,如何增強教學的吸引力,磁石般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激發(fā)起學習的興趣,以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呢?實踐證明:當教師提出問題時,往往會使學生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的狀態(tài)。
(5)課堂紀律的保持
維持學生學習的注意和興趣。引起并維持學生學習的注意和興趣,是維持紀律的最佳策略。
非語言線索的運用。給學生信號,一個暗示的手勢,這種非言語線索,既可以控制不當行為,又不影響教學秩序。
有選擇的正當強化。正當行為為了預防課堂內(nèi)違紀行為的發(fā)生,教師可以對某些學生采取選擇性強化策略。班級里哪些學生的行為容易越軌,教師心中是有數(shù)的。
表揚其他的學生。有些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表現(xiàn)出不當行為,可能是為了引起教師的注意,向教師挑釁。對待這樣的學生,教師一般不用去理會他,可以表揚他鄰座的學生,贊揚方式可以是表揚他的家庭作業(yè),或者讓他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
正確運用懲罰與獎勵制度。非不得已,不得使用懲罰;懲罰之前,必須讓學生清楚地認識違紀的重要性,并且接受懲罰;懲罰后,要給與學生積極的幫助;不得使用體罰。
三、班主任工作
當然了,實習期間也包括班主任工作,主要有這個工作內(nèi)容:第一:看學生的早讀;第二:管理班級的衛(wèi)生;第三:看學生做操,第四:不定時參加班會。早讀每天得很早到小學,坐在班級看孩子們讀課文,不定時提醒他們打掃班級的衛(wèi)生:看操也是每天的必修課,鈴聲一響帶學生到操場組織集合排隊做操。班會算是最重要的,每周固定開一次班會,班主任總結一周以來的班級基本情況,表揚批評部分學生并給予評價。
于是我總結了班主任工作的幾個要點:
(1)要全面的了解學生。
(2)組織培養(yǎng)班級體。
(3)評定學生操行。
(4)創(chuàng)作型的設計班級集體目標。
(5)合理確定班級角色位置。
(6)構建“開放、多維、有序”的班級體活動體系。
(7)營造健康向上、豐富活躍的班級環(huán)境。
四、回顧與展望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除了美術家學工作之外對于其他的領域的工作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回顧是對過去自身工作、行為、態(tài)度、方法的概括和提煉,不斷在自身教學方法細節(jié)上提升,做到教學上的高效,快、準、直接的效果;展望是對未來 教學的規(guī)劃,是預測未來可能發(fā)生或?qū)l(fā)生的諸多問題,更多的是未雨綢繆,也是對未來工作發(fā)展的一種期待。在實習中,我不斷地努力做出改變,一定要多學,多問,多反思,多做筆記,不懂的地方虛心指教有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并與其探討上課的不足,汲取指導老師的上課的優(yōu)點,盡力地去修正自己上課的缺點等等,在教材每一課的教案編寫上都下足了功夫,每一個上課流程都腦中構思一遍,在下筆寫教案,盡量做到每一個細節(jié)都完美,不管是PPT、教案、上課風格、評課、班主任工作等等都做到比以往更完善,我想只有做好細節(jié)的東西,打好基礎才能為使自己成為一名真正的合格教師更進一步。
結語
實踐已結束當然伴隨著我的更多是不舍與想念,沒有了每天到學校聽到學生清脆的老師好,沒有了美術辦公室老師一天天的嘮叨聲,沒有了每天早起帶學生做操升旗的緊迫,沒有了做代班主任的種種繁瑣的事情,沒有了課下同學生們閑聊的那份超越師生的友誼。拋去這些,像是一下子又回到了原點的感覺,我想實習的這段時光是彌足珍貴的,我要將它放在心里作為我人生的寶藏。經(jīng)驗來源于實踐,又運用到實踐中去最后,我要為成為一名真正的老師付出不懈努力,實現(xiàn)自己教師夢!
[參考文獻]
[1]魏書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談為》。漓江出版社,1993版.
[2]吳非著:《致青年教師》。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版.
[3]韓珍德著:《教育是實踐的藝術》。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版.
[4]丁如許著:《給班主任的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版.
[5]李沖鋒著:《課堂教學應變:案例與指導》。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版.
(作者單位:福建師范大學,福建 ?福州 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