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青 主任醫(yī)師 天津市泰達醫(yī)院
我的一個朋友的母親,65歲,家住天津濱海新區(qū),感覺嚴重頭暈惡心,血壓高達205/110毫米汞柱。住院檢查沒有發(fā)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我讓她服用絡活喜和代文等藥物來治療,用藥后血壓平穩(wěn)降至130/80毫米汞柱后出院。
剛出院沒幾天,我的朋友跟我說,他的母親血壓又升高了,收縮壓達170毫米汞柱。我問他是不是忘吃藥了或者減量了,因為臨床中經常遇到一些老年人忘記吃藥或者偷偷減藥量的情況,從而導致血壓波動。他說:“肯定沒有!每天都是我督促母親吃藥,而且完全按照住院時的用藥情況來用藥的。”我繼續(xù)問了患者的其他情況,都沒有發(fā)現(xiàn)異常。
我問他,是不是恢復原來的飲食了?他點點頭。我告訴他,讓他回去后控制母親鹽的攝入。住院時我了解過這位老人的飲食情況,吃得比較咸,所以分析判斷她血壓升高可能與回家后吃得咸有關。我沒有給她調整用藥,而是讓她大幅度地減鹽。
今天,我的朋友告訴我,經過幾天嚴格控制鹽的攝入,他母親的血壓已經恢復正常了。
在引起高血壓的不良生活習慣里,吃得太咸、鈉攝入過多大概是最壞的習慣。人體內的鈉攝入過多,會引起以下幾種變化。
●鈉水潴留,直接導致高血壓。
●激活交感神經系統(tǒng)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導致血管收縮引起高血壓。
●刺激血管本身發(fā)生纖維化等改變,引起動脈硬化的發(fā)生。
●使降壓藥尤其是沙坦類和普利類降壓藥的療效減弱。
所以,許多國際醫(yī)學機構都將減鹽、控鹽作為控制高血壓的主要措施。
相關機構研究發(fā)現(xiàn),高風險人群要想降低慢性病風險,需要進一步限鹽,每日攝入鹽量3.8克(相當于鈉1.5克)就足夠了,過多的鹽量只會給人體增加負擔并帶來危害。高鹽飲食不是我們的生理需求,而是從小養(yǎng)成的不良飲食習慣。
臨床上許多病例已經證實,逐漸減鹽是能夠改變飲食習慣的。對控鹽效果不佳者,還可以用利尿劑促進鈉排泄來作為補救措施。此外,從兒童期嚴格控制鹽的攝入,養(yǎng)成好的飲食習慣,能更有效地控制鹽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