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宴 《李世民到底篡改了什么》
貞觀十六年(642),唐太宗李世民親自翻閱當朝國史,認為玄武門之變語多微隱,命削去浮詞,直書其事。但史書并沒有給李建成和李元吉安上病逝或暴卒的死法,而是直言不諱李世民手刃親兄弟。那么李世民削去的到底是何“浮詞”?
筆者認為問題出在皇帝李淵身上。按史書記載,就在前一天,秦王李世民向皇帝狀告太子和齊王淫亂后宮,李淵于是命三個兒子次日一早入宮對質。然而,秦王與太子和齊王短兵相接,身在宮中的李淵竟對此仿佛毫不知情,“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遲敬德入宿衛(wèi),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上大驚,問曰:‘今日亂者誰邪?卿來此何為?’對曰:‘秦王以太子、齊王作亂,舉兵誅之,恐驚動陛下,遣臣宿衛(wèi)?!?/p>
此中疑點重重。首先,李淵等三個兒子前來對質,怎會突然去坐船游玩? 其次,尉遲敬德在政變后,竟能拿著兵器直奔李淵所在之處而暢通無阻,說明所謂“泛舟海池”,不過是李世民挾持皇帝到湖上,將其與外界隔離。
當年十月,登基才兩個月的李世民公布了一份封賞名單,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敬德與侯君集是李世民欽定的此次政變第一功臣,全部封為國公。前四人的獲封均能在史書中找到呼應,唯侯君集一人,新舊《唐書》都記載他在此次政變中尤其賣力,可具體做了什么,卻不著一詞。
筆者認為,侯君集極有可能在這次政變中,遵李世民之令看守皇帝李淵,切斷他與外界聯系。由此可見,李世民授意史官“直書其事”是指誅殺李建成和李元吉,“削去浮詞”是指深宮囚禁李淵。畢竟臣犯君、子逼父對李世民的合法性打擊太大,是一定要隱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