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要:對于幼兒教育工作而言,最具代表性的創(chuàng)造性教學工作當屬幼兒的韻律活動。為了有效提升韻律活動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幼教系統(tǒng)教職員工應對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進行更新,從而使幼兒韻律活動課程信息化課程建設邁向一個更高臺階。本文從信息化角度出發(fā),對幼兒韻律活動課程的建設作出分析闡述。
關鍵詞:幼兒韻律? ?活動? ?課程? ?信息化? ?建設方法
中圖分類號:J60-05?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9-0120-02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工作的深入穩(wěn)步推進,教育界人士對幼兒的教育工作也愈加重視。而在信息化技術手段日臻完善的當前,如何有效將幼兒韻律活動課程與信息化手段進行有機融合,將幼兒韻律課程的建設發(fā)展推向全新高度?是值得幼教從業(yè)人員思考的問題,從而不斷的推動幼兒教育的快速發(fā)展和不斷進步。
一、韻律活動構建信息化探索課程
對于幼兒韻律活動課程來說,主要包括:律動、歌表演和幼兒舞蹈等幾部分內容,其中絕大部分需要幼兒跟隨音樂旋律進行身體律動。這里面所說的律動就是指韻律方面的活動,也就是在音樂的伴奏下,身體會隨之有節(jié)奏的進行運動,這一現(xiàn)象的雛形來自于對生活現(xiàn)象的模仿。在幼兒韻律活動課程的建設過程中,一個最根本目的在于對幼兒在音樂伴奏下,可以將身體的律動狀態(tài)與音樂的節(jié)奏保持高度同頻[1]。而音樂律動由于其具有較強的律動感,可以更好的對律動節(jié)奏進行表現(xiàn)和展示,從而應作為首要教學目標,在課程建設進程中,被廣為關注。其實早在21世紀初,就有國外科學家做出研究,讓學生以身體為樂器,對音樂進行再現(xiàn),該科學家認為,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喚醒幼兒本能,對其的節(jié)奏感起到激發(fā)作用,同時也可以激發(fā)幼兒的動手實作能力,以及拓展幼兒的想象空間,從而使幼兒的身心得到更加和諧的發(fā)展。具體說來,教師在進行律動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應明白幼兒對音樂活動,或者說幼兒對具有趣味性的音樂律動課程都是非常感興趣的。因此,教師在設計課程的進程中,首先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出一個律動共享的平臺,這樣可以使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和感知力,在原有層面上產生一個質的飛躍。教師可以在課程設計建設環(huán)節(jié),為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的互動提供一個良性的發(fā)展平臺,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對幼兒的律動潛能進行激發(fā)。當然,上述課程教學方案的設計,都可以利用數字信息進行記錄,這樣可以使課程建設發(fā)展有一個體系化的進步,使課程建設的發(fā)展目標更加量化具體。
二、借助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生活化韻律活動教學情境
幼兒教師在組織韻律活動的過程中,影響提升韻律活動的有效性,正式開始教學之前,教師需提前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置教學方案,保證課堂教學準備充分,與此同時,實際韻律活動要體現(xiàn)靈活性和隨機性,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韻律活動教學情境,使幼兒能夠受到教學情境的感染,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幼兒根據因為音樂節(jié)奏進行即興表演,在這基礎上,有效提升幼兒的音樂感受能力,培養(yǎng)幼兒感受各種聲音的能力。例如:教師就可以借助班級的多媒體設備為幼兒播放雨滴的聲音,使幼兒能夠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下回想下雨的情景,在此基礎上,根據聲音的節(jié)奏編排舞蹈動作,在此過程中,不僅能夠充分發(fā)揮音樂元素的積極作用,還能有效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幼兒創(chuàng)造力的提升,在此基礎上,真正達到韻律活動教學的整體目標。
通過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韻律活動教學情境,不僅能夠使教學內容更好地貼近學生的生活,與此同時,還能將音樂教學活動與舞蹈教學活動有機的結合到一起,充分突出韻律活動教學的特點,使幼兒能對音樂的魅力有更深刻的感受。
三、借助信息技術豐富韻律活動教學主題
幼兒時期的孩子在思考的過程中,具體形象思維和直覺行動思維普遍占據主導地位,他們的思維不僅具有較強的行動性特征,同時具備較強的形象性特點。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生活是第一陣地,其不僅為幼兒的發(fā)展提供了更多地可能,同時能夠有效促進幼兒的學習,使教學活動能夠更好地貼近幼兒的發(fā)展規(guī)律。因此,幼兒教師在開展藝術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對社區(qū)教育資源和幼兒家庭的教育資源進行充分挖掘,在此過程中,信息技術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借助信息技術,教師可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有機的融合到一起,通過線上教學,鼓勵幼兒家長參與其中,全面了解幼兒的學習興趣,線下教學中,根據幼兒的興趣選擇合適的音樂素材組織韻律教學活動,通過舞蹈的編排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豐富韻律活動教學的主題,例如:教師在教學《洗澡歌》這首歌曲的過程,由于歌曲的旋律比較歡快,且歌曲的內容更貼近幼兒的現(xiàn)實生活,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嘗試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有機的結合到一起,線下教學中,要求幼兒利用業(yè)余時間聆聽這首歌曲,同時在課上為幼兒編排舞蹈動作,線上教學中可將舞蹈動作拍成小視頻,鼓勵幼兒模仿,在此基礎上,一方面能靈活教學形式,一方面能豐富教學主題,所有與幼兒現(xiàn)實生活有關的內容都可作為教學主題,達到韻律活動教學的目標。
四、借助信息技術豐富韻律活動教學內涵
教師在開展韻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以往教師只是單純的通過音樂和舞蹈相結合的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教學內容嚴重脫離幼兒的發(fā)展實際,且幼兒多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參與學習,自身的創(chuàng)造能力很難得到全面發(fā)揮。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就可以嘗試將信息技術引入到教學中,借助信息技術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使韻律活動的教學內涵能夠有效的得以豐富。例如:教師在教學《拍手歌》這首歌曲的過程中,如果單純采用音樂和舞蹈的教學形式,幼兒只是機械的進行模仿,創(chuàng)造能力很難得以提升。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嘗試將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有機的融合到一起,通過線上教學,先將歌曲的音頻上傳至班級管理平臺中,要求幼兒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合理時間進行聆聽,自主創(chuàng)設舞蹈動作,線下教學中,可承接線上教學的內容,要求幼兒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在此基礎上,要求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討論,自主以《拍手歌》為主題創(chuàng)設舞蹈動作,在此過程中,音樂教學和舞蹈教學的內涵都得到了有效豐富,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五、借助信息技術增強韻律活動中師生之間的互動
教師在組織運力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將信息技術引入其中還能有效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通過線上教學,教師可提前將下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告知幼兒,使幼兒自主查找相關資料,在對學習內容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幼兒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就會更愿意與老師交流。除此之外,在開展線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合理應用信息技術,借助信息技術來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使幼兒能在不知不覺中跟隨音樂的律動走入教室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在此基礎上,鼓勵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幼兒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的過程也是與教師交流的過程,更是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提升的過程,一方面能夠有效深化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夠有效提升幼兒的表現(xiàn)力,真正將舞蹈教學與音樂教學有機的融合到一起,打破兩者之間的界限,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提升。
六、結語
總的來說,幼兒韻律活動課程建設,要著眼于幼兒韻律活動課程內涵,借用現(xiàn)代信息化教學手段,打造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激發(fā)幼兒的參與性,利用大數據資源,豐富內容,擴展幼兒視野。旨在對幼兒的審美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運動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并提升。因此,要求廣大一線幼教工作人員,應立足本職崗位,運用信息技術,并結合幼兒身心發(fā)育特點,設計建設出一套完整立體化的韻律活動教學方案,從而使我國的幼教工作發(fā)展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付海霞.大班韻律活動中動作創(chuàng)編的策略探析[J].幼兒教育研究,2019,(06):35-38.
[2]曾雅清.融入游戲情境,體驗韻律之美——以中班韻律活動“可愛的小精靈”為例[J].亞太教育,2019,(05):58.
[3]王燕.幼兒園有效開展韻律活動的幾點思考[J].華夏教師,2019,(10):46-47.
基金項目:本文為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備案課題立項通知書,項目名稱:高職學前專業(yè)幼兒韻律活動課程信息化教學的實踐研究,項目類別:省教育廳規(guī)劃課題,項目編號:ZJC1319056。